A. 中英宴客文化差異比較的論文
東西方宴客習俗比較
世界各國,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有宴客的習俗。宴客,顧名思義,就是請客吃飯。在人們的社會交往中,上至政府官員,下至平民百姓,只要情況需要,都會採取各種各樣的形式舉行宴請活動。由此可見,宴客是人們社會交往中的重要內容。
1、 宴客的社會功能
宴客的重要性是由其社會功能所決定的。人們之所以要請客吃飯就是因為它具有聯絡感情、疏通人際關系的作用。當人們坐在一起,把酒痛飲,品嘗者美味佳餚的時候,他們之間的距離縮小了,感情接近了,關系密切了,事情也就好辦了。對於這一點,中國人的感受尤其深刻。錢鍾書先生在《吃飯》一問中說:「吃飯有許多社交的功能,比如聯絡感情,談生意經等等…………把飯給自己有飯的人吃,那就事請飯;自己有飯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飯,那是賞面子。交際的微妙不外乎如此。」胡平在《美食家的自白》一文中也說:「不吃行嗎?官場上諸多人際關系都在酒桌上獲得了和諧的體現:再吝嗇的人都會變得豪爽,在世故的人都會成為君子。熱氣和香氣,忙碌的在人們臉上織出紅潤之色。人似乎年輕了幾歲,這是心理效應;網又伸展了幾絡,這是可觀效果。」近來更有人用打油詩的形式來譏笑某些不正當的宴請活動。所謂「筷子一提,可以可以;酒杯一端,好辦好辦」的話是俗了一點但也的確說到了點子賞上。
當我們批評某些不正當的宴請活動時,我們還應當認識到它的聯絡感情、疏通人際關系的功能是不應該被輕視的。這一點在世界各國的宴請活動中都得到了充分得體現。比如,美國是一個商業發達的國家。經商自然不能沒有商業關系。一個公司、一個企業、一個商店的業務關系的穩定是否是他成敗的關鍵。如果該部的主管不屈這里建立和穩定這種關系,他就會遇到極大的麻煩。無怪乎現在的各種商業部門都是有公關部,一些商學院還設有公關課程。正是由於這一點,美國或其他任何商業社會的宴請或款待活動是很多的。他們不必大吃大喝,但這類活動是不可少的。美國禮儀事典Emily Post is Ettiquette 專門用了一章的篇幅來介紹這類禮儀活動。書種子阿見到這類宴請活動的目的時是這樣說的:
向提供服務這表示感謝;
對剛剛達成的一筆交易表示慶祝
贏得客戶或新客戶的信任;
探討共同遇到的問題;
更好的結交某人;
請人幫忙;
建議或討論某些想法;
引見他人;
離開辦公室去休息放鬆一下。
中國人正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商業活動越來越多,各類應酬是不可避免的,而應酬的主要形式仍然是飲食活動。用公款吃喝是不對的,但必要的應酬又不能少。所以,對這類活動一定要加以規范,使其有序適度的進行。
為了聯絡感情,疏通人際關系,不但官方有宴請活動,如設宴款待來訪的外賓或內賓;上冒火其他行業部門油煙慶活動,如前面提到的設宴款待商業客戶,以維持良好的業務關系;名間的普通老百姓也油煙慶活動。按照中國人的習慣,自己的知己、朋友或熟人,好久不見了,會找個時間聚在一起小酌一番,互敘舊事或別情。這種親朋好友之間的宴請具有一種親和作用,通過這種形式,已建立起來的人際關系有進一步加強了。老百姓之間互由提攜、幫助、照顧之類的事情,為了表達協議,人們會舉行宴請活動。家家戶戶都會有訪客。對於遠道而來的重要客人,中國人一般都要置酒宴客,為客人「接風洗塵」。客人要走了,或者親朋好友遠行,人們又要為他們「餞行」。其實這類宴客活動,其他國家也都是有的,只是大同小異罷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還有一些大的事情或活動,諸如婚喪嫁娶、孩子生日、嬰兒滿月、晉職或喬遷,宴請活動也是少不了的。為這類活動舉行的宴請都帶有明顯的慶祝的意思。在這一點上,中國和英語國家也基本上是大同小異的。婚宴、生日宴、喬遷宴等,東西方都有,也許在做法有較大的差異。至於為喪事舉行的宴請活動,主要是指中國老百姓中的老年人,他們去世時,被認為是喜喪。漢語中所說的「紅白喜事」就是這個意思。老年人去世,子孫後代為了表示孝敬,也常常在舉行喪事時,宴請參加喪禮的賓客。這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做法,在中國的小城鎮和廣大農村這樣做的人家很少舉行喪宴的了。中年人或年輕人因病、傷、天災人禍而突然去世這都沒有宴請活動舉行。
2、英語國家的宴請形勢和規范
雖然宴請就是請人吃飯,但也有不同的形式。這一點在英語國家表現得尤為明顯。大致說來,他們有一下八種宴請形式。
有席位的宴青(seated dinners)
自助餐(buffet dinners)
正式午餐(luncheons)
招待會(receptions)
雞尾酒會(cocktail parties);
聚餐會(BYOB and BYOF=Bring your own bottles and bring your own food);
野餐 (picnics)
茶會 (tea parties)(朱梅萍,1995)。
雖然以上把中宴請形式在中國都可以找得到,但我們國家更流行的是有席位的宴請、招待會和聚餐,也不是西方人那種自帶飲料和食品,放在一起大家共享的方式,而更多的是單位的食堂在節假日做一些好吃的食物,廉價賣給大家,個人在買些酒水,同事們聚在一起,共同享受一番。
人們在宴客時究竟採取那種形式一般取決於客人的身份、主人想要達到的目的以及他的方便程度。在官方的國際交往中,款待來訪的國家元首要舉行國宴,(state banquet);款待商業客戶或各種業務關系的人,款待親朋好友或同事,款待任何其他需要款待的人,有的則按宴請規范行事,有的則視具體情況而定,該正式的要正式,該隨便一些的要隨便,重要的是要達到宴客的目的。
在美國的商業活動中,經常採用的是午餐形式。一些經理人員幾乎天天有午餐約會。這種宴請一般安排在對主客來說都比較方便的一家餐館里,預先訂好比教安靜的桌位。如果你要與客人談商務,那就更需要安靜一點的地方了。這種工作午餐一般繼續一個小時左右。盡管現在已經不那麼嚴格,但最多也不要超過一個半和兩個小時。如果人們在飯前有喝雞尾酒的習慣,喝一杯比較恰當。當然,不想喝也沒有關系。如果客人要再來一倍,你不必更折腰,但可以要些橘子汁或礦泉水之類的飲料來代替。如果你的客人還想繼續喝,你可以客氣的說:「也許我們該點菜了,時間不早了。」午餐會比較隨便,即便你款待的客人比較多,也很少安排座次。
在美國的商務活動中,另一種宴客方式是商務晚餐(business dinner)。他不如午餐那麼經常和方便,但也不時被採用。當一些經理人員忙忙碌碌,無法安排午餐約會時,就會採用晚餐的形式。參加種宴請活動的經常是若幹人,大家致力於共同的事業。宴請一定要事先通知應邀的客人。這件是一般由經理的秘書來做,她可以電話通知客人,也可以寫一封簡訊。如果沒有秘書,就只好自己動手了。但需要注意的是這類宴請一般不包括家屬。還要在一家方便的餐館預定比較安靜的桌位,或者包一個單間。做東者一定要提前到達迎接客人,介紹彼此不認識的人,並為他們安排座次。把地位最高的客人或者賓主安排坐在主人的右邊,次一等的坐在左邊。其餘的人則隨便坐。如果沒有級別的差異,主人可以說:「諸位,請隨便坐吧。」客人到齊後,主人開始點酒。飯前喝酒一般限定為一兩杯。有人再要第三杯,也不能阻止。但這時不要再為每位客人統統再要一杯。如果要了一瓶酒而又沒讓客人喝是一件很尷尬的事。如果主人要的葡萄酒,最好是一瓶紅葡萄酒和一瓶白葡萄酒由客人根據自己的習慣或口味自由選擇。酒後緊接著是吃飯。正式晚餐一般為六道:湯、魚、主菜(肉類和蔬菜)、色拉、甜食(布丁、蛋糕、冰激凌等)和咖啡或茶。有時,人們也把魚歸入主菜之內。當然具體吃什麼,一般要由客人自己來點。這類商務晚餐還常常和其他一些活動合在一起舉行。比如,飯後邀請客人去跳舞、看歌劇、聽音樂或者看足球比賽。在紐約,一些客戶是戲迷,請他們去百老匯看高水平的戲曲演出當然是最愜意的事了。在南方的新奧爾良市,一些客戶喜歡爵士樂,請他們到法國人居住區度過一個優美的夜晚也會令人十分開心。
美國商界還有一種傳統的宴客方式,那就是邀請自己的商業客戶到離城鎮不遠的鄉間俱樂部去打高爾夫球或網球,游泳或組織其他體育活動。通常有兩種做法:主人邀請客人早晨到達鄉間俱樂部,打高爾夫球或網球,共進午餐,然後打道回府,繼續回辦公室工作或者回家。另一種做法是,主人和客人上午工作,然後約好一起或分別開車到鄉間俱樂部共進午餐,飯後再打高爾夫球或網球。
以上講的美國商界的一些宴請活動只限於和商業活動由關系的人員,家屬被排除在外。
但實際上有些商務宴也邀請家屬參加。比如外埠的商業客戶及其家屬到主人居住的城鎮來旅遊觀光;主人想和某一客戶建立較為密切的關系;主人舉辦的是正式的宴會或舞會,需要夫妻雙方參加;主人和自己的商業關系人已經成為要好的朋友,想和自己及朋友的親屬一起分享這份友情;主人是公司老闆,他想加深與雇員之間的互相了解。在以上種種情況下,宴客時邀請家屬參加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一般有家屬參加的商業宴請多安排在晚上,在外面的餐館里進行,但有時也在家中宴客。家中宴請常使客人感到輕松自如,賓至而歸。有時也邀請公司同仁到家裡吃早飯或午飯的情況,這樣做一般是為了方便個人之間的交往。
中國正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商業活動越來越頻繁。商務方面的應酬也是很多的。不過,多數情況下,中國人更習慣在晚餐館里宴客。由於中國的烹調藝術享譽國內外,各類菜系的中式餐館林立,一般人們都挑選那些有特色的餐館讓客人去美食一番,使內賓大快朵頤,使外賓領略一番中國飲食文化的風采。有的餐館或飯店還設有卡拉OK,感興趣者還可以一試歌喉。當然,飯後帶客人去看戲、聽音樂或打保齡球,或組織其他類似的娛樂活動的也有。
不管是官方宴請,還是商務宴請,主管部門都有特定的規范可循,只要人們按照範例行事就可以達到預期目的,不致於失禮。一般不好掌握的是民間的家庭宴請。在家中宴客,不管是正式還是非正式,不管是中餐還是西餐,都涉及到宴客的目的。如果在那一個環節上考慮不周,就可能在成不快,甚至誤解。不但與人際關系的和諧無補,而且還會進一步損壞它,了解這方面的知識顯然是十分必要的。
在英語國家宴客,不管是在餐館、俱樂部還是在家中進行,不管是人多還是人少,都必須做到以下幾點,才能使宴會成功。首先,邀請的客人一般要志趣相投,,氣質相近。中國又句老話,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我想用在這里是恰當的。如果赴宴客人講話不投機就很容易破壞餐桌上的歡樂氣氛。其次,菜單要經過認真的准備,使菜式適合客人的口味。另外,餐桌要華美:餐巾要燙平,銀制餐具要擦拭乾凈,玻璃器皿要閃閃發亮。飯菜要燒的好。如果有僕人,或者臨時僱用了服務員,這些服務員要態度和藹可親,勝任本職工作。最後還要說到男女主人本身,他們要舉止優雅大方,態度謙和熱情;他們幾熱情歡迎自己的客人,又為客人的光臨感到無比的歡快。
在英語國家宴客,方式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就西餐而言,只要宴請時,客人環桌而坐,有專人為他們斟酒上菜,均被視為正式的宴請。當然,這種正式的宴請活動也有程度上的差別,主要表現在主人和客人的著裝方式、餐具的質地規格、菜式的類別和服務的級別。據說,本世紀初期,沒有僕人服務的宴會不能被認為是正式的。帶了今天,人們的觀念有了很大的變化。只要在宴請時,女主人能燒一手好菜,餐具漂亮,酒器閃閃發光,餐桌安排的體,也是一種很正式的宴客規格。要請客,首先要決定邀請人的名單。隨人應邀人最好是志趣相投,氣質相近,但人的個性和興趣總是有差異的。主人在安排座位時,不妨把志趣相投者安排在一起,而把觀點相左的人分開。但是人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甚至對某一個問題有小小的爭論都是很有益處的,因為他們可以激發人們的興趣,引發不同的話題。
西方宴客的餐桌一般是長方形的。就餐時,男女主人坐在桌子的兩頭,而客人則坐在桌子的兩側。一般的規范是女賓坐在男主人的右邊,她可以是一位年齡最大的女士,也可能是一個剛剛訂婚的年輕女孩子,也可能是剛剛出版了一本小說的女作家,或者是男主賓的夫人。當然男主賓則坐在女主人的右邊。如果客人中沒有主賓,女主人可以把客人中年齡最大的女士或者把在主人家已住過幾天的過夜客人安排坐在自己丈夫的右邊。否則,她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辦法,使男女客人(包括夫妻)分開坐下。主賓之外的女貴賓客則需坐在男主人的左邊,其夫則需坐在女主人的左邊。
在私人宴會上,客人到達時,主人從不宣布某某客人到了。但在一個官方的宴會上,這樣做是必要的。宣布到達客人的名字一般有參與服務的人員來做。
在一個很正式的宴會上,客人到達時,現有僕人在門口迎接,並接過他們的外衣。女主人則站在客廳的門口,面帶笑容,也客人握手,並致歡迎之意。當然,她要說些:「I am very glad to see you。」(見到你非常高興),「I am so glad that you could come!」(你能來我非常高興)之類的熱情洋溢的話。男主人則周旋與其他已到的客人之間,一旦發現有新到的客人,則向其他人致歉,立刻走過來歡迎剛到的客人。大多數的宴會並不這般正式。男女主人多站在客廳的近處。當聽到門鈴響時,夫婦雙方一起走上前去迎客。如果男主人正在為客人到雞尾酒,他便為新到的客人端來他們喜歡的酒類,或者讓服務人員照料他們要喝的東西。自然,女主人要把新到的客人介紹給其他不認識的人。
如果餐前有雞尾酒款待客人,正式宴會至少要比請帖上寫明的時間晚一個小時進行。如果餐前不讓客人喝什麼飲料,也要晚20分鍾開宴,因為晚到的客人需要一點時間休息一下。在這個短暫的時間里, 女主人也許會溜進廚房去查看一下飯食的准備情況,但她離開的時間要盡量的短。
對於沒有按時到達的客人來說,主人一般按規范可以等15分鍾,也就是說,宴會可以晚一刻鍾開始。在外邊宴客,等待一個晚到的客人超過20分鍾,被認為是不禮貌的。當晚到的客人終於趕到了餐廳時,它必須走向女主人,向她表示歉意。這時,女主人不必站起來。如果遲到的是一位女賓,女主人只需迅速的和客人握一下手,而其他所有男士不必起立致意。當然,主人不能責備客人,但應該說一些客氣的話,比如:「I an so sorry that you had such a bad drive,but I was sure you would not want us to wait dinner。」(車這么難開,是在為你感到遺憾。我知道你不會要我們等你的。)晚到的客人也要和其他客人一起吃正在上的一道菜。如果那正好是甜食,女主人會告訴侍者從廚房為客人端一大盤主菜來。
一般說來,女主人都要事先告訴侍者什麼時候宣布開宴。在非常正式的宴會上,當時這看到水杯已經到滿了水,蠟燭已經點上,他便走進客廳,對女主人輕聲說:「Dinner is serced。」(可以開始了。)或者這時,女主人正好向餐廳中服務的侍者看去,她便點頭想她示意,女主人便宣布:「Dinner is ready。Shall we go in?」(飯已經准備好了,我們進去吧。)當客人還在喝雞尾酒不能立刻離開時,女主人會示意侍者什麼時候開始,侍者再告訴廚師。有時候,一些賓客很喜歡喝雞尾酒的這段時光,不願意進去就餐。在一個大型宴會上,客人圍成肋幾堆在相互交談時,即便宣布了開宴的話,客人仍然不動。這時,女主人會動員客人進入餐廳就座。
男主人帶領女主賓進入餐廳,讓她坐在自己的右邊。如果是非正式的宴請活動,女主人總是最後進入餐廳的。但當美國總統或州長是宴會的主賓時,那自當別論。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女主人要帶領男主賓入座,男主人則帶領總統或州長的夫人入座。然後才是別的客人入座。客人進入餐廳後可根據寫有自己名字的座次卡片入座。如果沒有這類指示卡,客人要等待女主人的安排。女賓一找到自己的座位便立刻坐下,但女主人要一直站到人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子為止。當然,就座前男士要為自己右邊的女士扶著椅子。男賓要在女主人坐好後再坐下。男主賓要陪女主人進入餐廳,但他要照顧自己右邊的女客坐好;而女主人左邊的男賓則要照顧女主人坐好。
當一個正式的宴會進行時,上菜的次序時很講究的。慣常的做法是,每到菜都由女主賓開始,然後按逆時針方向依次向客人上菜,男主人要等到最後。如果宴請時只有女主人,上菜應由代男主人右邊的女士開始。需要注意的是,決不能先給女主人上菜;如果這樣做將是非常失禮的。
一般講,西餐席上的水杯最好在客人入座前就應倒滿。如果沒有這樣做,侍者待客人坐好後再為每個水杯倒上水也可以。接著,侍者為每位客人斟酒,仍然按著上面說的上菜的次序進行。一般他要客氣的說:「Wine,sir(or Madam)?」(先生或夫人,要酒嗎?)侍者要在客人的右邊斟酒,不能把杯子拿起來。
湯一上桌,裝在盤子或籃子里的麵包便傳到每一個人的面前。這種宴會上用的麵包有幾種不同的式樣,如羊角卷兒、薄麵包、黑麥或全麥做的脆餅。如果麵包不夠吃,還可以再上。侍者上菜時,應以左手平托盤底。如果是熱菜,盤下都墊有一塊餐巾,以免燙手。如果是一個大的橢圓形盤子,則需雙手端著上桌。每一道菜都有與之相配的餐具。另外,餐桌還有大的湯匙和叉子供客人取菜時用。
最後,當女主人看到最後一道甜食已經用完,她便慢慢站起來,客人也隨之離座,並回到客廳去。過去,餐畢,男士和女士總是分開到各自不同的房間去喝咖啡或吸煙。今天,一些大家庭舉行正式的宴會仍然這樣做。但更為流行的做法是,男主人會建議男賓繼續坐在桌旁不動,喝一杯清咖啡(demitasse)、白蘭地,或抽一隻雪茄。這樣做主要是為了照顧女士,因她們中許多人厭惡雪茄的味道。在這同時,女主人則帶著女賓回到客廳,請她們喝咖啡、甜露酒或抽香煙。她也會常常建議女賓到她的房間去梳洗整裝,一般兩三個人會這樣做,多數人會繼續留在客廳里用飲料或聊天。一刻鍾或20分鍾以後,男賓回到客廳與女賓匯合,主人再次獻上甜露酒或威士忌供賓客享用。
當然,客人告辭回家要由它們自己提出來。舊時的做法是,第一個告辭離開的應該是主賓。其他客人,不管多晚,要在那裡不動聲色的等著男女主賓的動作。情況常常是,女主賓坐在那裡,嘴裡嘟嚷:「天呀,這些人不回家了!」忽然,她明白了,她應該首先告辭才是。但是到了今天,規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只要天晚了,任何一對夫婦都可以先提出告辭之意。現在通常的做法是,告辭者從座位上站起來,和與之交談的客人告別,再與主賓告別,然後再找到女主人。他們與男女主人在聊一會兒,向他們表示感謝,接著辭別離去。
上面主要介紹了英語國家,主要是美國正式家庭宴請的一般做法。這里還應該提及的是西餐的主要菜式喝酒類。
西餐最多不超過六個菜,上面已經說到。需要注意的是,色拉應該在主菜之後和甜點之前上桌。這和在餐館宴客的做法不一樣。在餐館里一般作為第一道菜上桌。除非在一個非正式的宴會上,客人樂意色拉先上,還是按照上面說的順序上菜較好。一個宴會上的菜要盡量做到搭配平衡。比如,一道油膩的菜最好配一道清淡的菜。如果第二道菜上的是奶油扇貝,主菜也許上燒雛鴿或烤小羊肉更合適。還要注意菜式顏色和口味的搭配。單一的一個色調或一種口味都是不可取的。
英語國家宴客時,就是很講究的。他們的酒不僅種類多,而且什麼時候和什麼酒,怎樣喝都有一定的規矩。一般講,飯前要喝雞尾酒。主人待客時提供兩三個品種的雞尾酒是適當的。雞尾酒是調制的,比如,人們餐前常喝的the Old-fashioned是由威士忌加冰、蘇打水、苦味酒調制而成的。宴會進行中,客人要用葡萄酒佐餐。一般開始喝雪利酒,但上的第一到湯菜應含有雪利酒,也就是說,喝雪利酒不能配奶油雞湯或奶油濃湯。如果上黑豆湯或綠甲魚湯是可以的。雪利酒應先置入一個細頸玻璃瓶內,在倒入V形小酒杯內。當然,這種酒也可以作為雞尾酒在餐前喝,也可以作為佐餐酒在午餐或餐時飲用。賓客在吃魚或主菜時應喝乾白葡萄酒。干白在飲用前應放在冰箱內至少待幾個小時,甚至數天都可以,因為人們喜歡有一種涼爽的口感。宴會上吃紅色肉菜,如牛排或豬排之類、鴨肉或野味時,客人應喝紅葡萄酒。當然,在一些並不很正式的宴會上,客人可以從頭到尾都喝葡萄酒。所有的紅葡萄酒飲用時要保持在室內的溫度以上,但勃艮第酒(產於法國勃艮第地區的一種紅葡萄酒或產與其他地區的類似的酒),應高一二度較好。香檳就是一種特殊宴會的飲用酒,一般是上肉菜時喝香檳酒。如果它是餐桌上唯一的酒種,上第一道菜時就要為客人斟上這種酒。如果香檳酒不是上乘的種類,應該置於冰箱內一天,飲用潛在用葡萄酒冷卻器降溫。高級香檳酒一般用冰冷卻降溫。盛香檳酒的杯子應該是寬邊,玻璃細薄,高腳式的。葡萄酒杯使用時,應手持頸部,這樣做既可以使用酒者欣賞酒的灑色,又可以保持酒的適當溫度不變。如果宴客時沒有侍者斟酒,主人可以將酒瓶打開,放在客人面前,由他們自斟自用。客人多時,可放兩瓶酒,餐桌兩端應各放一瓶。
舊時,應邀參加宴請,客人拒絕主人准備的某種菜式是不禮貌的。他應該每種菜都要吃,即使不喜歡也要嘗一嘗。但實際上有些人對某種食品過敏。所以,今天在西餐宴席上,如果他不想吃某種食品,比如螃蟹,他可以不吃,但需要向主人解釋,免得主人誤認為他拒吃的原因是菜的質量不好。因此,在今天的西方宴會上,如果忌吃某種食品,客人完全可以說:「No,thank you.」(我不要,謝謝。)這樣做已經成了約定俗成的規范,主人並不認為這是失禮的舉動。
英美等西方國家越來越崇尚那種自由自在、不受禮儀褥節舒服的聚會形式。所以現在流行一種自助餐或半自助餐式的宴請形式。自助餐,英文叫buffet dinner.主人宴客時,將准備好的食品和各種飲料放在餐桌上,由客人自己隨便選用。客人將自己喜歡吃的食品放在一個盤里,拿著自己的飲料,找一個地方坐下或站著,一邊吃喝,一邊與其他人交談。自助餐之所以流行有幾個明顯原因,首先是,客人可以自由走動交談,比較隨便。其次,款待的客人也多。由於客人自己動手取食,也不必有其他人服務。自助餐又分純自助餐或半自助餐。前者是客人自己夾好菜後隨意在宴客場所找個地方坐下享用,並與其他客人邊吃邊談。而辦自助餐是,客人夾好菜後在事先擺好的一張或幾張餐桌旁坐下用餐。半自助餐要比純自助餐更拘謹一些,但用餐時並不將究座次,已經給了客人較大的活動自由。
午餐宴客也是英語國家常用的一種社交形式。午餐會(luncheons or lunch parties)有兩種,一種是工作午餐(business luncheons),這在前面已經講到;還有一種叫做社交午餐(social luncheons).人們在口頭上很少用luncheon一詞,多習慣於用lunch。但栽書寫和第三人稱的請柬中,大家又正式的用luncheon一詞。通常,社交午餐會是一種女士聚會的形式,又女主人發起,邀請女士參加。如果午餐會在周末舉行,男士會受到邀請,否則,則是純粹的女人活動。參加者多為母親、家庭主婦、婦女俱樂部的成員或者半天工作的婦女等。小型午餐會有時在女主人家中舉行。大型的多在俱樂部、飯店或餐館里舉行。如果午餐會有男士參加,才是特別是清淡的,如果午餐會上只有婦女參加,那飯菜的量要少的多,但需要做的精美誘人。餐前的雞尾酒又雪利酒、含有番茄汁的混合酒或者代基里酒。當然,還應備有番茄之或清單果汁飲料,供那些不飲酒的女士享用。午餐會也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客人的座次也都事先安排好了。如果人多,賓客可以分桌而坐。大型正式的午餐會一般有侍者服務,上餐程序和正式宴會差不多。小型的則另當別論。不少人把午餐會辦成自助餐式的,由客人自己動手取菜和飲料。這不但可以省掉服務人員,而且女主人也輕松多了。一般的午餐會,有兩三道菜即可。如果是一個家庭午餐會,菜式從沒有多於4道的。下面5種菜式是人們舉辦這類宴客活動常用的式樣,從中我們看到飯菜是簡單多了。
A) 水果或湯碗
B) 蛋或貝類海鮮
C) 禽肉、牛羊肉(非烤制)或魚
D) 色拉
E) 甜食
當然,午餐會要有麵包黃油。熱麵包是午餐會的一大特點。佐餐酒類主要是葡萄酒,種即可,而且要度數低的,比如干白葡萄酒或紅葡萄酒。在夏天舉行的午餐會上,白葡萄酒最好冷卻降溫後在飲用。同時冰茶和冰咖啡也是人們佐餐喜歡的飲料。但在冬天,熱茶和熱咖啡則比較受賓客的歡迎。
上面多次提到,宴客時,餐前客人有喝雞尾酒的習慣。所謂雞尾酒,就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酒摻入鮮果汁或果露,以及香料、苦味劑等調制而成。調制雞尾酒是一種特殊的技藝,一種雞尾酒需要哪些酒類和佐料都有具體的規定和調制方法。大的賓館、餐館里都有專職的調酒師。不過常喝雞尾酒的人自己也會調制。據說美國已故總統羅斯福就很善此道。雞尾酒的種類很多,目前已有兩千多種。雞尾酒已經成為上流社會招待客人時使用的普通飲料了。
主要以雞尾酒招待客人的酒會稱為雞尾酒會(cocktail parties),現在有時泛指各種酒會(drinks parties).這種宴客方
B. 想問問各路大俠,明星們都愛光顧哪些酒吧啊,北京的!想去看看明星都喜歡什麼樣子的酒吧。。。呵呵
工體THEPARK啊,這還用問吶,以前叫COCOPARK,
關於thepark
Thepark位於工體cocobanana旁邊的拐角處,2010年三月份正式營業,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股東之一是著名的製片人焦先生,若干著名影視劇如電影版《杜拉拉升職記》、電影版《將愛情進行到底》都是在thepark取景,也是眾多明星、演藝圈人士經常出沒的高檔酒吧。
這是一家以單一麥芽威士忌為特色的酒吧,singlemaltwhiskybar,紅酒還有雪茄都是主角。驚喜的是在thepark還可以吃到泰迪戴斯的直供蛋糕。同時Thepark開辟了兩個露天區域,,一個是露天的小院子,在這里可以組織小型的私人或公司聚會,店家周到的提供BBQ烤爐等,為你的聚會更添幾分溫馨(此活動需要提前預約)。另一個露天區域隱蔽在綠色植物的光影下,專為喜愛戶外空間的客人提供一個舒適的談天場所。超大的玻璃屋裡,演繹著前衛而精緻的氛圍,悅耳的鳥鳴立刻把人帶到,南洋的世外桃源里,漂亮的白色鸚鵡,在高大的鳥籠里,享受著它們的美好生活。藤製的吧椅,舒適的紅沙發,現代而時尚的吧台,等待著探奇的客人。高大的落地窗,灑進一縷明媚的陽光,羅馬簾巧妙的隔開想要的私密的空間。夏日的傍晚,坐在酷似露天的玻璃房裡,享受身處大自然的情調中,想必很快就會忘記,煩惱壓力為何物了吧。這里從下午一點開始供應下午茶,晚上則變成了一家放著沙發音樂的loungebar。
特色:
泰迪戴斯直供的蛋糕
單一麥芽威士忌
多種特調馬天尼
性價比超高的紅酒等
代客免費養護雪茄
無線上網
開辟吸煙區
停車方便
適合小型聚會的露天燒烤區域
酒吧通體為玻璃材質,享受到第一縷新鮮陽光
C. 網曝林彥俊生活紙醉金迷!包游輪錢撒滿多個角落,復出只為賺賭資,你咋看
林彥俊戀愛風波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一直沉默不回應的林彥俊,在深夜終於發文回應了戀情風波並公開道歉,表明自己目前是單身,因為自己不善表達造成了一些誤會。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後續會處理好個人關系,不過對於這個姍姍來遲的回應,很多粉絲都表示超級失望,畢竟自始至終都沒解釋自己和酒店女的關系,以至於不少人都喊話讓林彥俊不如體面點退圈。
林彥俊根本沒有用真心對待他的粉絲,某次拍攝時,比他咖位大很多的流量藝人都可以從大門進出,但只有林彥俊在溜粉,明知道粉絲都在大門等他,但就是不出現。錄《野生廚房》綜藝節目時,林彥俊也是特殊待遇不住村子住酒店,就算直到外面有站姐拍他,也是冷臉對待。有一說一,林彥俊這次是直接涼涼了吧。糊人多作怪,既然自己都不珍惜自己的星途,不如就真的乾脆點直接退圈好了,你覺得呢?
D. 送女情人生日禮物送什麼好
包包,手機,項鏈之類的首飾品,有條件的話送套房,條件差點的話就送輛車。還是投其所好,看她喜歡什麼。
E. 我整天在別人的衣服上看見的人物圖案是誰
切·格瓦拉生平簡介
拉丁美洲叢林游擊戰之父——格瓦拉,原名埃內斯托·格瓦拉·德拉塞爾納,1928年6月14日出生在阿根廷羅薩里奧市一個資本家兼庄園主家庭。在瓜地馬拉,由於格瓦拉常用「切」(表示友好)這個感嘆詞,戰友們就給他起了個綽號「切」。這個綽號成了他戰斗的代號,同他的姓名融合在一起。
1941年,格瓦拉進人中學學習,文學和體育是他最喜愛的兩門課。
1947-1953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國立大學醫學系讀書。決心用醫道造福人類。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在大學期間,格瓦拉利用節假日外出考察旅行。
1949年,為了取得研究麻風病和熱帶病的第一手資料,格瓦拉騎自行車和徒步到全國各地進行實地考察。在考察中,格瓦拉親眼目睹了印第安人的貧苦生活,加深了對被壓迫者的同情。
1950年,在油船廠上當水手,漫遊特立尼達和英屬蓋亞那。
1953年3月,25歲的格瓦拉以優異的成績從大學畢業,並獲得醫生資格。憑格瓦拉的成績,他完全可以獲得一份理想的職業,但他卻毅然選擇了到委內瑞拉加拉加斯一所麻風人收容所工作。當他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車站與父母告別時,意味深長地說:「一個美洲士兵向你們告別了!」
1955年6月的一個夜晚,格瓦拉在墨西哥城的一所小公寓里見到了古巴革命領導人德爾·卡斯特羅。共同的志向,使倆人一見如故,通宵暢談革命形勢和策略。在卡斯特羅的三邀請下,格瓦拉參加了正在組建中的古巴遠征軍,成為這支遠征軍中只早的成員之一。
1956年6月8日,格瓦拉因參加卡斯特羅的遠征軍,被墨西哥警方速擄,囚於墨西哥城監獄。同年8月,獲釋出獄。
1956年11月25日凌晨2時,82名古巴遠征軍成員在墨西哥灣的圖斯潘港悄悄登上了破舊的「格拉瑪」號遊艇,緩緩地向古巴出發。想到即將投入到一場革命的風暴中去,格瓦拉興奮不已,和卡斯特羅領著大家不停地高唱古巴國歌和《七月二十六日贊歌》。經過77夜的漂泊,他們終於到達古巴東南部科洛臘多斯海灘一個叫貝利克的地方。不料,他們剛剛登陸,就遭到巴蒂斯塔政府軍隊的襲擊。結果,82名遠征隊員中有70人喪生。格瓦拉作為隨隊醫生,一面救死扶傷,一面參加戰斗。在突圍的過程中,格瓦拉的哮喘病復發,又在戰斗中負了傷。他以頑強的毅力,忍住疾病和傷痛的折磨,和卡斯特羅一起率余部沖出重圍,轉移到層巒疊嶂的馬埃斯特臘山區,創建了游擊運動基地。
1957年1月14日,游擊隊在拉普拉塔河口打了第一個大勝仗。不久,游擊隊成交了由6人組成的指揮小組即總參謀部,格瓦拉是成員之一。5月28日,格瓦拉參了著名的烏維羅戰斗。6月5日,他被任命為第2縱隊司令(後改稱第4縱隊)。縱隊有75人,下轄3個排,相當於連隊。7月,格瓦拉被授予起義軍的最高軍銜——少校。此後,他親自指揮了布埃西托和翁布里托等多次戰斗,與卡斯特羅密切配合,將政府軍逐出了馬埃斯特臘根據地。1958年5月,游擊隊轉入反攻。格瓦拉奉命率「西羅·雷東多」第8縱隊,沖破政府軍的阻攔,向拉斯維利亞斯這個古巴中央省挺進。12月下旬,格瓦拉率第8縱隊攻打拉斯維利亞斯省會、戰略重鎮聖克拉臘市。經數日血戰,於1959年1月1日,解放了這個重兵守衛的擁有15萬人口的城市。此戰,震驚了古巴全國,巴蒂斯塔被迫辭去總統職務,獨裁政府如鳥獸散。格瓦拉也因此而名聲大振。隨後,格瓦拉乘勝揮師西進,於1959年1月4日,一舉攻佔首都哈瓦那。一時間,在古巴,乃至整個中美洲地區,格瓦拉成了傳奇式的人物,被譽為古巴起義軍中「最強勁的游擊司令和游擊大師」。
1959年2月9日,古巴政府宣布格瓦拉為古巴公民,此後,又給予了他極高的榮譽和地位。格瓦拉先後擔任過古巴土地改革全國委員會主任、國家銀行行長、工業部長、古巴統一革命組織全國委員會書記處書記。在他看來,革命尚未完成,拉美大多數國家,包括他的祖國仍被獨裁者所統治。
1960年2月9日,出席在哈瓦那舉行的蘇聯科學,技術和文化成就展覽會的開幕式,第一次同米高揚見面。5月,切的《游擊戰》一書在哈瓦那出版。10月22日--12月9日,率領古巴經濟代表團訪問中國,蘇聯,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1月18日--12月1日,訪問中國期間,受到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主席毛澤東,周恩來總理及陳毅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的接見。
1961年2月23日,被任命為工業部部長和中央計劃委員會委員,不久該委員會也歸其領導。4月17日,僱傭軍入侵吉隆灘。切負現指揮駐防紼那爾德里奧省的部隊。6月2日,同蘇聯簽訂經濟協定。8月,代表古巴出席在烏拉圭埃斯特角舉行的泛美社會和經濟理事會特別會議。在會上揭露了美國建立"爭取進步聯盟"的目的。訪問了阿根廷和巴西,同弗朗迪西總統和誇德羅斯總統進行了會談。
1962年3月8日,被任命為全國領導成員,3月12日被任命為革命統一組織書記處書記和經濟委員會委員。4月15日,在哈瓦那古巴勞動者工會會議上發言,號召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8月27日--9月3日,率領古巴黨政代表團赴莫斯科。繼訪問莫斯科之後,又訪問了捷克斯洛伐克。10月下半月至11月初,負責領導比那爾德里奧省的部隊。
1963年5月,由於革命統一組織改組為古巴社會主義革命統一黨,切被任命為黨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和書記處書記。7月,率領政府代表團赴阿爾及利亞,慶祝該共和國獨立一周年。
1965年1月--3月,訪問中國,馬里,剛果(金),幾內亞,迦納,達荷美,坦尚尼亞,埃及,阿爾及利亞;在阿爾及利亞參加亞非團結組織第二屆會議。2月3日,率古巴社會主義革命統一黨代表團抵達北京,在機場受到了中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鄧小平和北京市市長彭真的熱烈歡迎。2月9日,結束在中國的訪問,鄧小平和彭真再次親自前往機場,為他送行。3月14日返回哈瓦那。3月15日,向工業部的工作人員報千國外之行的情況,這是他在古巴最後一次公開講演。4月1日,給菲德爾。卡斯特羅寫了告別信。辭去黨內外的一切職務、軍籍和軍銜。為了避免連累古巴,他還宣布放棄古巴國籍。【他對單一的蘇聯模式感到不解和失望,對社會主義的前途感到憂慮,因為他發現不少的革命者都是在豪華的汽車里、在漂亮的女秘書的懷抱里喪失了往日的銳氣。所以,為保持革命者的完美形象,他只能選擇戰斗,選擇一個鳳凰涅盤式的壯美結局】。10月3日,卡斯特羅在古巴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成立大會上宣讀切·格瓦拉的告別信。
1965年6月,格瓦拉率領一支有125人的古巴游擊小分隊,開赴非洲的剛果(現在的扎伊爾)金沙薩地區,化名「塔圖司令員」,指揮那裡的起義軍,想在非洲的心臟地帶建立一個「新古巴」。然而,格瓦拉領導的起義軍屢遭挫折,格瓦拉認為這里不適宜建立游擊中心,便撤回了古巴游擊隊。格瓦拉決定在玻利維亞的尼阿卡瓦蘇建立游擊中心。尼阿卡瓦蘇位於聖克魯斯省一個被峻峭的叢山所包圍的峽谷之中。格瓦拉准備以此為中心。
1966年11月7日,格瓦拉化名「拉蒙」,並化裝成一位禿頂、圈眼鏡的烏拉圭商人,從蒙得維的亞經巴西聖保羅市乘飛機抵達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
1967年,3月22日,以拉蒙為化名的切·格瓦拉領導游擊隊(玻利維亞民族解放軍)開始軍事行動。4月17日,切·格瓦拉的《通過三大洲會議致世界人民的信》在哈瓦那發表。7月29日,拉配美洲團結組織成立大會在哈瓦那開幕。會議主席團根據許多代表團的建議,宣告象徵性地成立"拉配美洲國",並宣布"敬愛的游擊隊員埃內斯托。切·格瓦拉少校為我們共同的祖國--拉配美洲--的榮譽公民"。1967年8月,由於叛徒的告密,游擊隊的秘密倉庫被搗毀,城市中的聯絡網也遭到破壞。8月31日,游擊隊分兩路突圍。由於華金率領的一路在橫渡馬西庫里河時,遭到玻政府軍的襲擊,全軍覆沒。格瓦拉北領的17名游擊隊員被圍於尤羅峽谷。10月8日下午l時,格瓦拉率游擊隊員滑下峽谷准備突圍。傍晚,格瓦拉腿部不幸中彈。一個游擊隊員將他由谷底拖到山頂。當他正埋頭包紮傷口時,玻政府軍槍口已對准了他。格瓦拉鎮靜地說了句:「我是切·格瓦拉」。 格瓦拉被俘的消息象閃電一樣迅速傳到了玻利維亞最高當局和美國中央情報局。次日黎明,玻利維亞武裝部隊司令親自乘直升飛機趕到現場,確認被俘者就是格瓦拉,並對其進行審訊。格瓦拉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拒不回答任何問題。 審訊一無所獲。最後,審訊者問:「你現在在想什麼?」格瓦拉堅定地回答:「我在想,革命是永垂不朽的。」
1967年10月9日下午,審訊者見從格瓦拉口中得不到任何口供,便將格瓦拉槍殺,年僅39歲。 美國中央情報局早已將格瓦拉視為心腹大患,曾多次派特工追殺他。格瓦拉遇難後,西方陣營一陣歡呼,並切下烈士的雙手運往巴拿馬美軍南方司令部以「驗明正身」。
無論今天或者將來,只要世界上還存在著壓迫、剝削與不公正,熟知和欽敬格瓦拉的人們還會發出同一種聲音:切還活著!
切·格瓦拉如果能活到今天,該是七十六歲的老人了。但他永遠年輕,不只是因為他死得早,更因為他死在浪漫的理想之中。這個現代聞名於世的叛逆者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崇拜者俱樂部。即使在他去世38年後的今天,還為每次反對運動盡力盡責,沒有哪個反戰工集會上沒有印有格瓦拉頭像的T恤,沒有哪能一次大規模的遊行示威活動上沒有切·格瓦拉的旗幟。切·格瓦拉身上濃重的宗教色彩正在使其成為各種理想主義的代表。
幾十年來,他這幅20世紀最有名的肖像,以一對遙望遠方的眼神,凝視過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成長、老去。那些昔日被切·格瓦拉的眼神鼓舞過的中年人,如今對著他的肖像,只能羞愧唏噓,或者出於妒忌轉而嘲笑一切年輕人的激情,因為我們都已發鬢斑白,而切·格瓦拉,還是那麼驕傲昂首。--摘自《切·格瓦拉畫傳》
1928年6月14日 埃內斯托·格瓦拉在阿根廷第三大城市羅薩里奧出生。他的父母都是阿根廷的名門望族,條件優渥,而且觀念開放,深受民主思想熏陶。--摘自《切·格瓦拉畫傳》
1937年格瓦拉9歲,上小學三年難,他開始對西班牙內戰產生了濃厚興趣,在卧室里他貼了一張西班牙地圖,在上面隨時標注戰爭的新動向。--摘自《切·格瓦拉畫傳》
那們仰望著他的小姑娘是格瓦拉的妹妹安娜·瑪麗亞。她從小就崇拜自己的這位多病的哥哥。格瓦拉正在接一個完美的棒球。這幅似乎精心安排的圖片被父親林奇抓拍到了。他的攝影技術使他為歷史留下了這位戰士早年的許多珍貴形象。--摘自《切·格瓦拉畫傳》
格瓦拉在旅途上一直把奇奇娜當成自己堅強的精神依附。像任何一個脆弱的年輕人一樣,格瓦拉不能忍受愛情不在身邊的日子。這位一直嚮往天下的年輕人盡管留下了一隻叫做"回來"的小狗,但顯然,他的愛情並沒有回來。在1951年10月20日,格瓦拉在自己的行程中給奇奇娜寫信稱其為"你那雙閃著迷人光彩的藍眼睛,使我終生陶醉",然後此後不久,奇奇娜的眼睛就已經閉上了。這位勇敢的年輕人顯然不能接受這個事實。但痛苦並沒有存留多久,在路上的艷遇與新鮮的世界就使他改變了立場,他已向新生活投降了。--摘自《切·格瓦拉畫傳》
格瓦拉與子女的關系特殊。他一生中共有5個孩子。他與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極少,但卻是一個與天下所有父親具有同樣本性的人。他稱自己的女兒伊爾達為一朵"最美的愛情之花"。盡管他與這朵愛情之花的母親只相處了數年。小伊爾達離開母親,生活在格瓦拉和阿萊伊達締造的新家,其中的心酸,切自然瞭然在胸。因而,相比較其他備受關愛的孩子,小伊爾達是格瓦拉最疼愛的一個。他在離開古巴時,專門給她寫了一封信:"我今天給你寫這封信,你卻要在很久之後才可以收到。但我希望你知道我在惦記著你。我想,你是可以永遠為你父親感到驕傲的,就如我為你而感到驕傲一樣。"。--摘自《切·格瓦拉畫傳》
1959年6月2日,格瓦拉與第二任妻子阿萊伊達結婚。卡斯特羅是他們的證婚人。由於工作太忙,卡斯特羅在他們的結婚證書上簽字之後,在由新婚夫婦切開結婚蛋糕之前,就離開了現場。阿萊伊達皮膚潔白,臉上閃動著幸福之光。能嫁給一位身穿革命軍裝的男人是莫大的榮耀,當時橄欖綠軍裝已成為古巴軍隊的特別標志。婚禮是在阿爾貝托家裡舉辦的。婚禮過後,切自己開關上車,嘴裡朝天含著一支粗棒雪茄煙,帶著新娘回家。幸福的阿萊伊達露出了她的白牙齒。 1月21日,伊爾達帶著女兒來到了哈瓦那,夫妻相見,格瓦拉坦言愛上了別人。伊爾達悲痛欲絕。5月22日,兩人離婚。6月2日,在卡斯特羅的建議下,格瓦拉與阿萊伊達結婚。在結婚時的一張照片上,人們看到,格瓦拉與阿萊伊達就像一對兩小無猜的玩伴在做游戲。--摘自《切·格瓦拉畫傳》
格瓦拉是讀書的天才。即使在行軍中,他也會讓自己沉浸在高貴的書中。想想吧,一個拚死前行的游擊隊員身上除了一支步槍外,就是一本埃米爾·路德維格的《歌德傳記》。這本書他讀了很久,每讀一段他都把自己的想像與心得付諸於自己著名的日記中。當然,這使他有時候並不像個戰士,反而像他那還沒有結束的摩托車之旅,只是他現在牽著一頭騾子,街在革命前夕的山區。偶爾生病,像個病人。吸著雪茄煙讀《歌德傳記》,如同一個真正的詩人。--摘自《切·格瓦拉畫傳》
格瓦拉胸前的那條飄浮的綢帶不是裝飾品。他的手臂在戰爭中受傷,這使他的粗糙、傳奇的形象中又增添了傷感的一面。但這位硬漢似乎對此不屑一顧。他只讓自己的傷臂在那裡待了幾天,就讓自己的左手自由了。他需要左手。--摘自《切·格瓦拉畫傳》
切擔任工業部長後,顯然更忙碌了。他的口袋裡永遠塞著各種東西,有時候是筆,有時候或者是一本文件。他的手裡招牌似的拿著一支加長雪茄煙。這是薩拉斯為格瓦拉在某次集會上演講時拍攝的肖像。這種手持話筒的方式後來被西方的搖滾樂手們模仿。當然,對於切來說,革命就是一場有限的搖滾樂事件。只限於他那時候並不喜歡這種正在美國流行的音樂。盡管他身後有無數的搖滾樂手們以他為榮,以他為崇拜之偶像。--摘自《切·格瓦拉畫傳》
一位英國的女歷史家認為格瓦拉是一個感情冷淡的人,他不愛自己的孩子,也不愛他愛過的人,他只愛自己的革命,因為他離家出走了。40年後,當伊爾達不斷被問及這個話題時,她都會把這幅科達拍攝的圖片拿出來示眾。所有看到過這幅圖片的人,都會覺得問話者的可笑。格瓦拉天生就是個慈祥的父親。--摘自《切·格瓦拉畫傳》
中國官方的記錄表明,當時他與毛澤東一起探討了中國的茶葉與他喜歡的馬黛茶的味道的接近。毛還說:"切,我現在大概可以斷定你是全世界最年輕的銀行行長了。"胸懷世界的毛顯然對接待切考量周全。他安排了當時的財政部長李先念與他見面。毛的意思非常明確:"我們剛剛革命勝利的時候,也是非常缺少財政人才的。中國革命進行了22年,越到後來,我們越注意培養各類幹部。但是,我們培養的人手,總嫌不夠用的。於是,我們只好抓個大兵來管錢。事實證明,我們這樣的做法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李先念與切的經歷類似。格瓦拉從這一點上似乎備受鼓舞。
當然,切最大的勝利還是簽訂了一個象徵這兩個社會主義國家友好的公報。同時還做成了一筆價值6000萬美元的生意。當然,格瓦拉認為,"我們向偉大的中國推銷的貨物,首先可以說是大量的,其次可以說是最甜的。這就是我們古巴最豐富最美好的結晶——糖。"
當然,他不但做成了生意,還在中國掀起了一般切的熱潮。他幾乎會見了當時所有的中國重要的將領與傳奇人物,以及古老的城市。當然,他的這次中國之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甚至把自己寫的那本游擊戰的書,親手送給了毛澤東。據說,毛澤東也送了他一本簽名的有關游擊戰的小冊子。--摘自《切·格瓦拉畫傳》
兩位游擊大師的會面似乎預示著一個時代的開始。早在格瓦拉認識伊爾達的時候,他就開始認識了毛澤東。這位遙遠的東方偉人,在格瓦拉心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這位硬漢在第一次出訪時,慎重地沒有來到中國,但他在印度遭遇使他下定了決心到中國看看。在印度時他問尼赫魯讀過毛澤東的書嗎?中印兩國正在敵對中,於是這位總理只是回答:"看到你喜歡這些蘋果,我很高興。"格瓦拉隔著印度只是觸到了一個關於中國的模糊的印象。但很快,上凍 春播持羅再次派他的公共關系專家出國訪問關尋求支持對卡斯特羅來說,在職的官員當中,還沒有哪們官員能夠與切的名聲相比,也沒有哪一位能夠引起新聞媒體如此大的興趣。格瓦拉的外交使命從1960年10月21日開始。這次出訪之旅是社會主義國家,其中包括了中國。11月17日,他的專機降落在北京。周恩來接見了這位年輕人。在宴會上,切用法語向周提了一個懇切的要求:希望能見到毛澤東主席。
11月19日,格瓦拉在中南海見到了毛澤東。當這位高大的老人見到切時,切竟因緊張而說不出話來。毛澤東用湖南話問候他:"切,你好年輕喲。"。--摘自《切·格瓦拉畫傳》
古巴革命傳奇英雄格瓦拉頭戴黑色貝蕾帽,一臉一頭捲曲的濃須和長發將一雙眼睛映襯得格外有神,深邃的目光凝視著遠方。--摘自《切·格瓦拉畫傳》
"導彈危機"事件中,古巴人失敗了,在這場決定古巴命運的博弈中,古巴人始終處在一個被蒙蔽的地位。格瓦拉甚至對他的人民發表演講,稱"我們的人民准備在原子彈下犧牲自己,並用自己的骨灰為新社會奠基"的時候,赫魯曉夫這個策劃導彈計劃的始作俑者,卻將他們出賣了。當卡斯特羅和格瓦拉聽到廣播里播放蘇美達成協議的消息時,他們還在討論如何保衛古巴。聽到消息,兩個人都有一種被愚弄與欺騙的感覺。卡斯特羅一拳擊碎了一面鏡子。激憤中的格瓦拉不慎將手槍掉到地上,擊傷了自己。--摘自《切·格瓦拉畫傳》
這次拍攝一共點了七支雪茄煙。這種艱苦的拍攝並不比一場戰斗容易。同時他還得接受指使用不同的姿態來滿足攝影師。這位只在理想面前顯得順從的人,似乎對於鏡頭也有一種天然的敬畏。--摘自《切·格瓦拉畫傳》
格瓦拉若有所思,目光飄向看不見的遠方。牆上是何塞·馬蒂,格瓦拉喜歡的人物。。--摘自《切·格瓦拉畫傳》
格瓦拉與他的孩子--摘自《切·格瓦拉畫傳》
1967年8月,切與他的戰友們遭受到了最艱難的一個月。他在日記中記述了這段難忘的日子:"對我來說,這是倒霉的一天。我們出發後爬上山頂時,我的頭暈了,從那時起,我就憑意志力走路了。"--摘自《切·格瓦拉畫傳》
圖片上的軍警正在一個死去的人面前擺布自己的勝利。就在玻利維亞軍事當局請來新聞記者後的址幾個小時後,圖片上還可以看到的格瓦拉的雙手將被中央情報局的人切掉。更凶惡的建議來自剛迪亞將軍,他認為如果要向哈瓦那提交足以證明格瓦拉身份的證據只需將格瓦拉的頭切下來即可。這一提議被否定了。中情局的特務顯然認為只需要一根手指就足夠了。於是,格瓦拉的屍體在被屈辱地展示後,他的兩只手就被切了下來。之後內政部長阿格達斯便偷偷地設法將這兩只手和縮微膠卷一起到了古巴。這位部長的理由是自己被英雄所感動。他需要完成此事內心才會平復。--摘自《切·格瓦拉畫傳》
3月格瓦拉的軍隊完全被包圍,他的隊伍一共有48人,敵軍則有2000人。格瓦拉最好的戰士和朋友,陸續在戰斗中陣亡。--摘自《切·格瓦拉畫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