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做法 » 蘇州雞蛋糕做法

蘇州雞蛋糕做法

發布時間: 2024-06-26 16:55:52

A. 有什麼糕點

1、蘿卜糕。

蘿卜糕是中式傳統的糕點,在福建閩南、廣東等地區的漢族特色糕點。採用在來米粉,又稱再來米粉,是中式點心中最好使用的粉,可以在製作中式小吃如蘿卜糕、肉圓、碗粿時用到。

2、芋頭糕。

芋頭糕是廣東潮汕地區、廣州、陽江、佛山等地漢族特色糕點小吃,也香港和澳門地區茶樓賣的點心,材料有粘米粉、芋頭、蝦米、冬菇、臘腸和臘肉。

3、黃金糕。

黃金糕本名叫蜂窩糕,發源於南洋,是南洋娘惹糕的一種,黃金糕是該糕流傳至廣東之後的別名。此糕的重要原材料就是南洋木薯,成品象蜂窩狀所以叫蜂窩糕,切片後呈魚翅絲狀又叫魚翅糕。

4、倫教糕。

倫教糕的製作起源於廣東順德倫教鎮,是嶺南典型的漢族糕點名吃。由於品質、風味特殊,特別在夏天為廣大消費者所喜愛,目前生產已很普遍。 倫教糕是由秈米粉用酵母發醇,使澱粉質轉變為澱粉和糊精的混合體,再蒸製成型,其透明程度較高。軟韌性則近似用糯米的製品。

B. 家鄉菜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家鄉菜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菜作文1

家鄉菜去年暑假,爸爸帶我去遠方旅遊,每當走進餐館時他總要點幾樣家鄉菜品嘗品品嘗,我明白那是因為這樣可以緩解對家鄉的思念。

在異國他鄉還能吃到家鄉菜,真的是令人興奮的事,可我總感覺菜里少了些什麼,沒有家鄉的地道。

家鄉最常吃的就是沖菜。它是用青白菜做成的,把青菜洗干凈後,放入鍋中燙一會。再拿出來曬一曬,採用獨特方法腌制,最後放入調料,一道美味的沖菜就做好了。腌好的菜是蠟黃色的,晶瑩透亮,汁水溢出來了,看著就讓人直流口水。你可以看,但千萬不能把鼻子貼近去聞呀,真正做好的沖菜是非常辣的,聞一聞就會直流眼淚,鼻子流鼻涕,像吃錯了葯似的,很難受。所以在我們家鄉有一個說法,只要誰做的沖菜辣,誰就更厲害了,外鄉的人總是只能吃一點。只要是在這里土生土長的人都愛吃沖菜,因為是吃著它長大的。

另一道家鄉菜就更不可忽視了,雞蛋糕。它是我們家鄉獨有的一道菜,是喜慶的象徵,每當誰家過喜事或過年過節時,桌上總少不了這一道菜,而且習慣把它放在桌正中,意思是說雞蛋糕是主菜。所以在我們家鄉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話『又有雞蛋糕吃了』,是指村裡又有喜事了。

雞蛋糕是又叫『年糕』,是用多種材料組合在一起做成的,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表面還有一層『紅』,小巧精緻,剛出鍋的雞蛋糕是最美味的,香軟可口,回味無窮。咬一口,爽口及了,地道的家鄉味回繞在嘴唇中。

雞蛋糕的製作方法很復雜。先要把瘦弱攪碎,放入香秘制的調料腌制。再把生雞蛋,豆粉,和瘦肉放在一起攪拌。也可以加入少量水果碎末,那樣會更可口。最後把他們放到蒸籠里用旺火蒸,火候也是有講究的。

還有一道起特的菜,便是豆腐乳了。豆腐乳的味道有點臭,而且還長了許多黴菌,白酶。這就不能不使人感到驚奇了,有黴菌的東西怎麼能吃呢。科學研究表明,這種白酶對身體是無害的,對人體合成氨基酸有益。它吃起來風味獨特,老少皆宜。做豆腐乳剩餘的東西叫做豆腐渣,經過秘制後也是一道美味佳餚。

寫著寫著,一縷縷家鄉菜的清香便回繞在鼻樑間,對家鄉的思念漸漸變得更濃了。

無論走到哪裡,我都不會忘記家鄉的沖菜,家鄉的雞蛋糕,更忘不了生我養我的那片熱土。

家鄉菜作文2

湖南以湘菜聞名,四川以辣食聞名,台灣以小吃聞名,蘭州以拉麵聞名,而我的家鄉則以「魚面」聞名。

所謂魚面魚面,是以魚為主要材料製成的,將魚清理完畢後,進行碎切、細磨、蒸籠、切塊等工序,然後將切碎的條塊進行風干,這樣不僅保持了新鮮的口感,而且便於儲藏。

當它風干以後,就變得稍硬,這時,你可以仔細的觀察它的形狀,初看它是一個橢圓的形狀,其實,它是由一圈一圈的「面條」圍起來的,因得「魚面」之名,它不僅外觀不絢色,其味道更是名不虛傳。

烹飪魚面有兩種的方法:

一是魚面燉大骨。先將鮮新的大骨用大火煮上大約20分鍾,將其骨髓的精華溶於湯中,再將清洗的魚面放入鍋中,然後用中火慢慢熬,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魚面慢慢散開、散開,等到大部分都散開,你就可以用小火稍稍醞釀,這樣保證了湯的鮮美,而且保持魚面不被煮「亂」,當烹飪完畢後,你細細的品味,你會發覺其中不僅有骨的鮮美,而且更有一種吃面條的美感,不亦樂乎。

二是炸魚面。將油倒入鍋中,用大火持續10分鍾左右,當油有沸騰的前兆時,將已備好的魚面放入其中。起初,它如魚般的跳躍,翻騰,慢慢的,它的顏色慢慢變得有光澤,直到變成金黃色,才可以將它打撈上來,香噴噴,金燦燦,看著就叫人嘴饞,當你細嚼它的時候,不僅美味可口,而且還會發出一陣清脆的聲音,這般享受,是何等樂趣。

在我的記憶中,爸爸媽媽總是長期在外打工,記得他們每次臨走時,總忘不了帶一些家鄉特產的魚面,我好奇地問媽媽:「外面不是有魚面賣嗎?為什麼不到外面去買呢?」媽媽總是笑著回家:「外面雖有魚面,但它卻永遠不及家鄉的魚面可口,吃著家鄉的.魚面,心裡覺得親切,覺得踏實。」媽媽的一番話深深地打動著我。原來,魚面不僅是一種美味的食物,更是一顆遠在異國他鄉遊子的心!

朋友,民以食為天,聽了我的介紹,你是否對魚面產生興趣,如果有朝一日,你能來到湖北,請一定要品嘗一下這里的魚面,因為只有親口嘗嘗,才能嘗出這里的淳情素樸,才能品出這里的風土人情,才能體會到一顆遠在異國遊子的心。

廣大朋友們!快來品味一下這美味的魚面吧!我們熱烈歡迎您!

家鄉菜作文3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飲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既然它這么重要,天下最好吃的東西是什麼呢?

假如從我的角度說,當然是奶奶做的家鄉菜啦!

奶奶做菜技術高超,特別是炒了幾十年的家鄉菜。鄉里人吃過都說:傷心時吃能立馬開朗起來;高興時吃了更是會感到一種久違的幸福感。總之,我喜歡奶奶做的菜,這也是我喜歡奶奶的原因之一。

這不,過年時回到家鄉,在老家再次看到已有不少「銀發」的奶奶。一想到可以再次品嘗奶奶的「拿手好戲」,我就興奮不已。

「那好,看我給你做樣特別的菜,既簡單又復雜,做好可不容易呦!」,奶奶掄掄胳膊,做准備狀。

奶奶拿起傍邊的圍裙步入廚房。不久,就聽到裡面傳來「咯喇咯喇」的抽油煙機歡叫聲。

我好奇地走到門口,立刻就被油煙被熏了出來,真嗆眼啊!陣陣的菜香,使空氣變得甘香起來。隱約中可看到一個背影,在不停地揮手炒菜,另一隻手則不停地為鍋里「添油加醋」。盡管並不清晰,但可以想像奶奶的額頭有多少汗珠。想到這里,我的心就一陣酸痛。

「好嘍!快來吃啊!地道的家鄉菜啊!」奶奶興奮地喊道,全不知我就在旁邊。

「抽油煙機又壞了,希望這菜沒變味兒。」奶奶油熏的臉上顯得有點擔憂。

二話不說,我拿開蓋在所謂「簡單又復雜的菜」上的鍋蓋。

竟然是一碟普普通通的炒飯。

「嘗一下。」奶奶臉上露出一絲神秘的笑。

我立刻嘗了一下。哇!這炒飯,看似簡單,味道卻是一流。吃過以後竟不自覺地從我心裡湧出贊嘆,不是贊美大廚的手藝,而是贊嘆生活的美好!

對了,這就是久違的幸福感!

我問奶奶做這菜的秘訣。「並沒有秘訣」,「我們家鄉的菜,都是用這里做的。」奶奶拍拍我的胸口。

哦!我明白了,好吃的家鄉菜,是用「心」做出來的!

家鄉菜作文4

家鄉的月最圓,家鄉的茶最濃,家鄉的酒最醇,家鄉的菜,最令人回味無窮。

我是位客家人,從小離開了家鄉梅州,跟著父母來到這片陌生的土地,開辟我們新的家。因為從小在這新的環境長大,對家鄉的印象漸漸模糊。但在我的腦海里,那忘不了的是活躍過我兒時味蕾的家鄉菜。

家鄉菜很多都遠近聞名,那些特有的風味吸引了不少人。其中最有名的一道菜就是「梅菜扣肉」了,是我爸這一代老客家的最愛了。雖然聽起來這道菜似乎難登大雅之堂,但這道菜正代表了客家人勤勞儉朴的品質。

聽我爸爸說,我們家鄉的「梅菜扣肉」單是梅菜就有許多復雜的製作步驟。農耕豐收時,農民把芥菜收割起來,然後放到太陽下曬至成熟左右,再把菜拿到地面,排好,在上面撒許多鹽。據我爸說,他們小時候就是撒完鹽後用干凈的腳丫不斷的踩踏那些菜。踩完後,放到一個器皿里發酵到一個程度,便拿去蒸,再拿去曬……就這樣三蒸三曬後,梅菜乾現世了!

「梅菜扣肉」另一個主角是肉,肉要選肥豬肉「五花腩」。製作這道菜時,先把梅菜乾洗凈,切得細細的碎碎的,把肥肥的五花腩放盆子底下,梅菜放上面,蒸好久好久,肥肉的油滲到梅菜乾里,梅菜乾的香味浸到肥肉里,一揭開鍋,熱騰騰,香噴噴的梅菜扣肉出鍋了!一盆美味可口的梅菜扣肉能吃上好久,因為偏咸,也不容易變質。夾一小撮到碗里,香味四溢,能扒上好幾口米飯,那個滋味,要自己品嘗才能懂。這樣一道菜,體現了客家人的勤勞儉朴,是客家人的最愛。

在聽我爸爸說起家鄉菜的時候,爸爸一臉童時的樂趣、天真,還有包含的濃濃的思鄉情。在我爸爸那個時代,並不能隨心所欲的吃上「梅菜扣肉」,要等到過年才會宰豬,所以吃上一次「心頭好」也得等過大年才有得吃。

其實在我看來,麥當勞、肯德基這些洋快餐遠比這道菜讓人迷戀。也許是因為我沒有經歷過爸爸那個時代,不能明白一道菜的來之不易;也許是因為沒有與家鄉接觸,不能了解家鄉菜的魅力;也許是因為現在的兒女再沒有像爸爸那個時代那樣艱難,不懂得家鄉菜的可貴。但從父親那留戀家鄉菜的樣子,我讀出了家鄉菜的十足魅力,我也愛上了家鄉菜。

家鄉的月最圓,家鄉的茶最濃,家鄉的酒最醇,家鄉的菜最令人留戀。

家鄉菜作文5

一說到重慶,大家就會想到熱辣辣的火鍋和通紅的菜餚,的確,重慶人就是非常喜歡吃辣。我媽媽是一個地道的重慶人,早年南下 創業,吃不慣廣東菜,所以不吃點辣的就吃不下飯,這對於我來說真是稀奇。

我出生在廣東,所以從小就是吃廣東菜,比較清淡,一開始連一點辣椒都不能吃,一吃就肚子痛。有一次媽媽帶我去吃火鍋,專門點那種全辣的,我一開始以為沒什麼,一吃才發現我錯了。吃的時候就不必說了,吃完了我才發現桌上到處都是水杯,我的臉紅的可以和西紅柿相比,後來連服務員都笑我,真是沒臉啊!最後回到家,老是叫肚子痛,那天晚上就沒睡好覺。

算一算媽媽來廣東也有二十年了,有時吃點辣的就不行,要麼喉嚨痛,要麼就上火,現在在飯桌上時不時就嘮叨一句「都成廣東人了」,我無語。後來放暑假了,我們全家回了一趟重慶,在我小舅舅家住。中午吃飯,只見小舅舅端上一盤盤沒有熱氣的菜,媽媽在一旁解釋道這些都是涼拌菜。具體的菜我忘了,但我就記得一樣,就是涼拌通心菜,菜上還鋪滿著辣椒,簡直就是「滿江紅」,我咽了兩口口水,無語。現在想想都覺得害怕。

飯桌上雖然沒有「滿漢全席」的華麗;沒有「八大碗」的氣派;沒有「樓外樓」的精緻。但有的是家鄉的淳樸;有的是家鄉的熱情;有的是家鄉的親情。

看著一桌紅彤彤的菜,我二話沒說就開始大口大口地吞,可是很奇怪,我並不覺得有多辣,反而感到挺好吃,連媽媽都忍不住驚嘆。很可惜那次沒去吃火鍋,重慶的火鍋應該更好吃才對。

每當吃辣的菜時,都會想到故鄉,想到故鄉的一切美好的東西,一口鮮辣的菜可以喚醒一顆赤子之心,一碗滾燙的的湯可以讓我們聽到家鄉的召喚。家鄉菜,是我們向前闖的堅強後盾。

一盤盤鮮紅的菜,代表著一個鮮紅跳動的懷鄉之心。

家鄉菜作文6

我的家鄉宜興是一個臨近太湖的美麗小鎮,家鄉的太湖三白馳名中外,但我卻獨愛家鄉的馬蘭。

馬蘭是一種野菜,生長在路邊看起來卻灰頭土臉,但一上餐桌卻變得清麗淡雅。在宜興,一般的酒店都有賣,可我還是覺得外婆做得最好吃。碰巧,今天鄰居阿姨送來一包新鮮的馬蘭,我一見臉上就笑開了花,哈哈,又到外婆大展廚藝的時候了。只見外婆拿著剪刀咔嚓幾下,彷彿是過鏡頭似的,馬蘭的老根就被剪掉了。快速地沖好後,就該煮了。外婆升好火,蓋上鍋蓋,過了一會兒,蒸汽溢了出來,我的眼睛隨著蒸汽一點點升高,一陣陣沁人心脾的清香彌漫開來,我貪婪地嗅著,像一隻聞到了肉骨頭味的小狗,香味把妹妹吊了過來,看得出,雖然她不會說話,但也覺得非常香。終於煮好了,外婆打開了鍋蓋,馬蘭看起來更綠了。霧氣繚繞中,馬蘭竟然縮小了許多,在水中舒展開來,像一朵朵翠綠的小花。外婆熟練地撈起馬蘭,用一雙蒼老的手攥干,就這樣,原來看起來挺多的馬蘭緊密地纏在一起,像一隻綠色的拳頭。外婆又把「拳頭」放到碗里,撒上少許鹽,撒上又一樣家鄉的特產——早已切成丁的龍泉豆腐乾,再澆上一勺香油,拌幾下,人間美味——涼拌馬蘭就出爐了。

剛端上桌,一雙筷子和一隻勺子迫不及待地伸進了碗里,我和妹妹都等了半天了。我細細地品嘗著,沒有西安羊肉泡饃的滄桑,沒有蘇州松鼠桂魚的酸甜,也沒有烤肉的異域風味,有的只是一陣一陣清香纏繞在唇齒間,是那樣的淳樸,嘴裡的每一顆味蕾都在愜意地深呼吸,好像吃到嘴裡就會看到明麗的田園風光,聽到春天悅耳的鳥啼。並不止我一個人陶醉在這樣的美味中,妹妹吃得滿臉馬蘭,正在幸福地敲著碗邊,外婆看著我們的一臉饞樣,開心地笑了。

如果你到我的家鄉宜興來,一定要品嘗我的家鄉菜——馬蘭。

家鄉菜作文7

記憶中有一縷清香,那是思念的味道。

心中對家鄉菜的掛念深極了,也曾多次嘗試過烹制,可終究模擬不出那種味道啊!多年的異地生活似乎已有幾分淡忘,但也更增加了幾分懷念。朦朧中,那股熟悉的味道又彷佛縈繞在心頭。

「奶奶,再給我嘗一口,還有沒有?」「怎麼不多弄一些呢?」這是兒時逢年過節時最熟悉不過的生活鏡頭。幾個孩子圍著奶奶手中的那碗魚糕轉,目不轉睛的盯著又吵著嚷著讓奶奶塞一口在自己嘴裡。每逢喜宴上這也成了宴席上的主菜,無論大人小孩對此都情有獨鍾,百吃不厭。魚糕是家鄉盛行的一道菜,無論是色香味都是無可挑剔的。它的主要材料來源與新鮮的魚肉,奶奶說過:「魚肉的精華成就了魚糕的鮮美。」可見的選材的謹慎性。這燉的火候可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鮮美之本可就靠這火候了!」這也是奶奶多年製作的老經驗了。

如今,奶奶依然硬朗,製作魚糕的技術更是不在話下。逢年過節,她老人家總是親手做魚糕,甚至堆滿整個保鮮箱,就盼望著哪天在外地工作的兒女回來能馬上嘗嘗家鄉菜,過足食癮。奶奶是上個世紀走過來的人,經歷了社會的動盪局面,對於每次的烹飪食餚的機會總是倍加珍惜,這也許是來源於老人家那不尋常的經歷吧!

隨著家人在異地生活多年,卻依然無法忘卻這道家鄉菜,縱使再多的美味佳餚也比不上它,也許源於內心深處那份獨特的情感。所以每一有機會回老家時就總會抓緊吃的機會,即使只是短短的幾周,也依然樂在其中,美在心裡。今年春節爸爸回老家了,來時奶奶硬是將家鄉小菜塞滿了三個大包,足有百斤,但爸爸依然是鼓足勁兒把它們帶了過來,心裡洋溢著一種溫暖。吃著新鮮的魚糕,心裡美滋滋的,「在異地依然能嘗上家鄉菜是一種福氣」這是我最深的感慨,心中那幾分幸福的暖意在血液中奔騰,在鮮美的魚糕中彷佛看到了老人那一顆欣慰而又滿足的心。

香味繚繞的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奇特的味道,那叫思念。

家鄉菜作文8

昨天,老師布置了一個比種植物還特殊的任務。什麼任務啊?這個你就猜不到了,是學做家鄉菜呢!

今早,我就和爸爸媽媽商量做什麼,幾乎過了一整天,我們才定下菜單——蔥油餅!因為其他菜都太難做了。我之前以為把麵粉和成大餅的形狀,撒上蔥花,然後放在鍋里煎一下,蔥油餅就好了。可我的想法和實際做法差了十萬八千里,因為並不是這么簡單的,而是要分成好多個步驟。

做餅之前,我和爸爸先把材料准備好。一看材料,我驚呆了:水、麵粉、豬油、蔥花等,擺了一大桌。爸爸先將一點水和一堆麵粉倒入一個大盆里,挽起衣袖,一搓一搓地開始和面。漸漸地,一大塊麵糊被和成了一個圓球。這時,盆里沒有一滴水,麵粉更不用說了。爸爸說:「和面就這么簡單,你試試?」我擺著手連連後退。等我再回到桌前,只見那個大面球被放在了案板上,爸爸正用擀麵杖將它碾成一塊大餅,平平的、白白的、圓圓的,像一輪白色的月亮。「『月亮』成形了,下一步干什麼呢?」我心想。只見爸爸用一隻手抓了很多蔥花,撒在了「月亮」上。月亮的臉立馬變成了一塊「圓草坪」。當我做著吃大餅的美夢時,發現爸爸又把豬油均勻地抹在餅上,鹽巴也撒了一些在上面,然後把餅捲起來,分成了三份。我迷惑不解,看著爸爸把分成三份的「大卷餅」拍成橢圓形的面團。「這是干什麼?」我問。「一大塊餅下鍋肯定煎不熟,所以要分開煎。來,用擀麵杖把它們碾扁吧!」爸爸招呼道。我拿起擀麵杖,把那幾個面團碾成了扁的,如果碾的時候面團粘在了擀麵杖上,就撒些麵粉繼續碾。在我的手下,一個個面團又變回了一塊塊圓溜溜的面餅。原先加入的蔥花透過薄薄的麵皮隱約可見。「幹得不錯,兒子,接下來看我的!」爸爸笑道。

接下來就是煎餅了。爸爸選了不粘鍋,將鍋洗好、燒干、加入油,再把餅放進鍋里,開煎嘍!一塊塊面餅逐漸變成金黃色,散發出誘人的蔥香味,直沖我們的鼻孔……煎好後,我不顧燙手,抓起一塊,咬了一大口——哇,真香!

家鄉菜作文9

回想起來,來到太原求學已經有一年了,每每想到家鄉的時候,總是會憶起奶奶,和奶奶做過的那些飯菜,那些平淡卻沁人心脾的飯菜,想到此,我的思緒便同淚花一起漂浮,長久留轉……

從小我們便跟奶奶一起生活,想想我剛出生的時候,奶奶應該剛過半百,而今,奶奶該有63歲了吧。無數個晨昏,奶奶就抱著我、推著我、牽著我,在家門口的廣場上玩,教我說話,帶我學步。現在啊,我也長大了些,奶奶呢,也衰老了不少,歲月,這把無情的刀,在奶奶的臉上劃下斑斑皺紋,鬢角的白發一定是為我而生的吧?她,還好嗎?……

那是20xx年的春節,天還沒亮,奶奶就悄悄地邁進廚房,為了不吵醒還在熟睡的鄰居,奶奶輕輕地從冰箱里端出前一天就拌好的肉餡兒,費力地取出盛面的瓷盔子,開始了悄無聲息的忙碌。她用樹皮一般粗糙的手,使勁和著那團不聽話的面團,她用了好大的功夫才將面團揉成一條,然後,又嫻熟地捻成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小面團,接著,那雙粗糙的手在面團上壓了一下,面團就乖乖地變扁了,那雙沾滿了麵粉的手,幾經靈巧地擺弄,一個個胖鼓鼓、俏靈靈的餃子,就誕生了……

那頓飯,我們吃得特別香,一家人圍著大餐桌,一團團熱氣騰騰繚繞,宛如一片白色的雲朵盤旋在上空,一雙雙筷子彷彿是家庭和睦的象徵,融融的歡笑彷彿可以讓全世界都能聽到。我頓時覺得:我真的很幸福!

在來到太原學習的日子裡,思鄉是經常的事,每當想到家鄉,奶奶在廚房弓著腰,握著擀麵杖,銀發飄飄,汗水涔涔的滄桑畫面,就會浮現在我的腦海,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奶奶,你是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而我就是在你山腳下的一棵小樹,即使我不能時刻擁在你懷里,也能時刻感受到,家鄉飯菜里,那股具體的沁人心脾的溫暖和馨香……

C. 浣滀負涓涓鍚冭揣錛屼綘閮戒負浜嗙編椋熶粯鍑鴻繃浠涔堝姫鍔涘憿錛

鎴戜竴鐩村緢鍠滄㈠悆鑻忓窞鐨勬媺闈錛岃屼笖鎴戠壒鍒鍠滄㈠枬闈㈤噷鐨勬堡錛岃屾垜鍙堟槸鍦ㄦ禉奼熺殑鎵浠ュ氨娌″姙娉曠粡甯稿悆鍒幫紝鎴戣板緱鏈変竴嬈℃垜鐢熺棶浜嗭紝閭d釜鏃跺欐垜灝辨兂鍚冭嫃宸炵殑鎷夐潰錛岀劧鍚庢垜灝辯珛鍒誨潗楂橀搧鍘昏嫃宸炲悆浜嗕竴紕楅潰鍚庡張絝嬪埢鍧愰珮閾佸洖瀹朵簡銆

D. 蛋糕的種類是什麼啊

E. 鑻忓窞鍝瀹墮浮錏嬬硶濂藉悆

鑻忓窞鍝瀹墮浮錏嬬硶濂藉悆
鑻忓窞浣滀負涓搴у巻鍙叉偁涔呫佹枃鍖栧簳鈒存繁鍘氱殑鍩庡競錛屼笉浠呮湁鐏電鐨勫洯鏋楀拰椋庢儏涓囩嶇殑灝忓悆錛岃繕鏈夌壒鑹查浮錏嬬硶銆傚逛簬鍠滄㈠悆鐢滃搧鐨勫皬浼欎即浠鏉ヨ達紝鑻忓窞鐨勯浮錏嬬硶鍙鏄蹇呭悆緹庨熶箣涓銆
絎涓瀹跺煎緱涓鎻愮殑鏄鏈夊悕鐨勫紶鍏楦¤泲緋曞簵銆傝繖瀹跺簵鎴愮珛浜1930騫達紝宸茬粡鏈夎繎鐧懼勾鐨勫巻鍙詫紝涓鐩翠互鏉ヤ互鈥滅敎鑰屼笉鑵燴濊屽嚭鍚嶃傚紶鍏瀹剁殑楦¤泲緋曟湁澶氱嶅彛鍛籌紝鍏朵腑鏈鍙楁㈣繋鐨勬槸椴滃ザ鍜岃泲榛勯叆涓ょ嶅彛鍛熾傞矞濂跺彛鍛崇殑楦¤泲緋曞彛鎰熺粏鑵伙紝鍏ュ彛鍗沖寲錛岃╀漢鍥炲懗鏃犵┓錛岃岃泲榛勯叆鐨勯叆鑴嗗栫毊鍜屾祿閮佺殑錏嬮欏懗鏇存槸璁╀漢鐖變笉閲婂彛銆
闄や簡寮犲叚瀹朵箣澶栵紝榪樻湁涓瀹跺悕鍙鈥滄湸闆呭眳鈥濈殑楦¤泲緋曞簵涔熷囧彈濂借瘎銆傛湸闆呭眳瀹剁殑楦¤泲緋曡壊娉介噾榛勩佸栧眰閰ヨ剢銆佸唴閲屾澗杞錛屽彛鎰熶赴瀵岋紝闈炲父閫傚悎闆墮熸垨鑰呬綔涓虹敎鐐規惌閰嶅挅鍟℃垨濂惰尪浜鐢ㄣ傚簵鍐呯殑鏈嶅姟鍛樹篃闈炲父鐑鎯呭懆鍒幫紝璁╀漢鍊嶆劅浜插垏銆
鏈鍚庤佷粙緇嶇殑鏄浣嶄簬鍙ゅ煄鍖哄鉤奼熻礬涓婄殑鈥滄仼錛岀硶鐐光濄傝繖瀹跺簵鐨勯浮錏嬬硶澶栧眰閰ヨ剢錛屽唴閮ㄦ煍杞錛屽彛鎰熶赴瀵岋紝鐢滆屼笉鑵匯傚簵閲屾瘡澶╅兘鏂伴矞鍑虹倝錛屼繚璇佷簡楦¤泲緋曠殑鏂伴矞搴﹀拰鍙f劅銆傛ゅ栵紝鍜栧暋鍜屽ザ鑼剁殑浠鋒牸涔熷嶮鍒嗗疄鎯狅紝濡傛灉浣犱笉鍠滄㈠悆榪囩敎鐨勭硶鐐癸紝鍙浠ユ潵榪欓噷璇曡瘯銆
浠ヤ笂涓夊墮浮錏嬬硶搴楅兘澶囧彈濂借瘎錛屾瘡涓搴楅摵鐨勯浮錏嬬硶鍙f劅閮芥槸鐙鍏風壒鑹詫紝鍊煎緱涓璇曘傛潵鑻忓窞鏃呮父鎴栧眳浣忥紝涓瀹氫笉瑕侀敊榪囪繖閲岀殑鐗硅壊楦¤泲緋曪紝灝濆皾榪欓噷鐨勭編椋燂紝浣撻獙涓嶄竴鏍風殑鍛寵暰浜鍙椼

F. 全國有哪些特色小吃!要容易做的,要好吃的!

杜廣興板鴨
安徽省五河縣城效鄉西壩村養鴨專業戶杜廣興把自養肥嫩鴨加工成板鴨。
原料配方:鴨(28千克)14隻,粗鹽500克,茴香1克,生薑、八角、蔥適量
製作方法:
1.選鴨:選健康無病,肌肉豐滿,脂肪均勻適度,胸骨不顯露,體重1.5~2.5千克的肥嫩新鴨,宰殺前20小時將鴨停食,僅喂清水。
2.屠宰:採用口腔宰殺法。先將鴨翅反剪,然後左手捏開鴨嘴,右手將尖刀刺入鴨子口腔的耳後方位至延胸部分,右手隨即提起鴨子雙腳,血即從口腔流出,這種方法較頸部宰殺法易除羽毛。
3.燙鴨:鴨宰殺後,立即用70~80℃(老鴨用80~90℃)熱水浸燙,並用棍棒攪動幾分鍾,使鴨體全部浸透,隨即拔凈羽毛和除去皮膚污物,切斷腕關節和腳爪,在右翅下方開一個長6~7厘米的切口,從切口拉出氣管,再用食指和中指挖出內臟,剜去肛門,用清水洗凈後放在冷水中浸泡4~5小時,漂去體內血液(浸泡的血水流下供復鹵水使用),用鉤掛下齶,瀝干水分。
4.壓扁鴨體:把瀝干水的屠體放在桌上背朝下,頭朝懷里,雙掌疊起放在胸骨部用刀下壓,壓扁胸部前面的人字骨,使鴨體呈長方形即成鴨坯。
5.腌制:鹽和茴香炒干磨細,混合均勻按鴨體重逐只配料。先以3/4的鹽料從左翅下開口處放入體內,充分塗抹,使其在胸腹腔散布均勻,其餘1/4的鹽均勻揉搓在皮膚上,並在切口和嘴裡撒些鹽,擦鹽後將鴨依次疊入缸中,經12小時進行翻缸一次,隨即把鴨體內滲出的鹽鹵放出,再一層層重新放回缸里,翻缸時把上面的鴨依次翻入缸底,經8小時再作第二次放鹵,清除鴨體內剩餘血水。
6.復腌:把腌過的鴨放在另制的鹵水中復鹵(鹵水,用鴨子去內臟後浸泡的血水配鹽製成的稱新鹵,腌制後的鹵水稱老鹵)。每50千克新鹵加鹽30千克,每50千克老鹵加鹽25千克,以老鹵為優,煮沸,撇去鹵面的血沫泥污,倒入缸內冷卻,加入拍扁的生薑25克、八角12.5克、蔥100克,使鹵水清澈微香。每缸鹽鹵每次腌板鴨30隻左右,可連續腌5~6批,當鹵色變成淡紅色時,則應燒鹵後繼續使用,若鹽分不足,可適當加鹽,以保持波美22~25度為宜。復鹵時將鴨子放在鹵缸中,但不要壓得過分緊實,用竹篾蓋子蓋住,放上一些石塊,使鴨體全部浸沒在鹵水中,復鹵約24小時出缸,放出腹中鹵水,將鴨子放在案板上壓扁胸骨,然後將鴨頭朝下,尾部向上呈直立狀,沿缸邊一個挨一個疊好,經2~4天取出。
7.晾乾:用清潔布擦凈鴨身,再次按平胸部,掛在陰涼通風處晾乾,然後移入通風室掛晾,晾乾後再次排整做型,風干兩周後即為板鴨。

八公山雪月銀球
製法:取豆腐375克,用刀塌成細泥;水發蹄筋切成細末,再取蝦仁、魚肉雞脯肉各125克,分別排斬成細茸泥,放豆腐泥內,加入蔥薑汁、紹酒、鹽、味精拌勻,擠成球形滾上蹄筋末;取1隻盤,抹上豬油,將蹄筋末放盤內,上籠蒸熟取下待用。再將剩餘的豆腐、蝦仁、雞脯肉、魚肉、香菇、蘑菇、筍分別切成小方丁。炒鍋放入熟豬油,燒至四成熱時,將小方丁下鍋煸炒,加入鹽、味精、白糖、紹酒翻炒幾下,成餡心,裝碗備用。將雞蛋清抽打成雪花狀,加味精、鹽少許,攪拌成泡沫糊;取1隻大平盤,把調好的泡沫糊先用一半抹在盤邊四周,然後把炒好的餡心放在圍成一圈的泡沫糊上,再將另一半泡沫糊抹在餡心上,做成一個雪白的「空心月亮」,再用火腿末和香菜葉點綴成幾朵花草,最後把豆腐蹄筋球堆放在「雪月」中間、勾入流水芡澆上即成。
特點:色雪白,如空中月亮,豆腐似銀球,清爽適口。
八公山豆腐
豆腐起源於安徽的淮南地區,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豆腐中質量最好的數淮南八公山一帶,叫做「八公山豆腐」。這種豆腐採用純黃豆作原料,加八公山的泉水精製而成。當地農民製作豆腐的技藝世代相傳,很多人都掌握了一套好手藝,做出的豆腐細、白、鮮、嫩,深受群眾歡迎

甜酒釀
甜酒釀系用上等糯米釀制而成,在黃山市城區或集鎮的街頭巷尾,常可以看見有人挑擔子叫賣。擔子兩頭是兩只石鼓形的竹籃,竹籃上的蓋子中間鑲著玻璃,玻璃下面放著一碗碗米酒釀。那米酒釀中間還有一個凹坑,裡面溢滿了甜酒汁。
甜酒釀的做法很講究,吃法也分為兩種。涼吃:在炎炎夏日吃上一碗,自是五腑透涼;熱吃:則在冬天將酒釀與金絲琥珀蜜棗或雞蛋一起煮沸,吃起來又香又甜,令人寒意頓消。

曹操雞
「曹操雞」是始創於三國時期的安徽合肥傳統名菜。此菜系經宰殺整型、塗蜜油炸後,再經配料鹵煮入味,直燜至酥爛,肉骨脫離。出鍋成品色澤紅潤,香氣濃郁,皮脆油亮,造型美觀。吃時抖腿掉肉,骨酥肉爛,滋味特美,且食後余香滿口。因而,以其獨具一格風味,受到來合肥旅遊的中外食客好評,曾留言贊美:「名不虛傳,堪稱一絕」。
相傳三國時期,合肥因地處吳頭楚尾,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後,從都城洛陽率領83萬大軍南下征伐孫吳(即歷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戰),行至廬州(今安徽合肥)時,曾在教弩台前日夜操練人馬。曹操因軍政事務繁忙,操勞過度,頭痛病發作,卧床不起。行軍膳房廚師遵照醫囑,選用當地仔雞配以中葯、好酒、精心烹製成葯膳雞。曹操食後感到味精美十分喜愛,隨之病漸愈,身體很快康復,爾後每進餐必常食此雞。由此,後人傳於世,「曹操雞」聲名不脛而走。於是這道菜便在合肥流傳至今。 現今「曹操雞」這道美餚,尤以合肥逍遙酒家烹制最為出名,仍以當地優質仔雞為本,並配以曹操家鄉——安徽毫州出產的古井貢酒與天麻、杜仲、香菇、冬筍及花椒、大料、桂皮、茴香、蔥姜等18種開胃健身的輔料製成。營養豐富,具有食療健體之功,聲譽日高,更加名聞遐邇
蟹黃湯包
有蔥油、蘿卜絲、糖醋等餡心,以蔥油酥餅最受歡迎。系油酥面抹豬油蔥花油泥作餅,塗飴糖,沾芝麻,烤成。呈蟹殼黃色,酥脆咸香。已有近80年製作歷史。

蕪湖瓜子
蕪湖市被人們稱為「瓜子城」,瓜子種類繁多,其中最有名的數「傻子瓜子」。這種瓜子采蘇州、上海、南京、無錫等地眾家之長,熔南北口味於一爐,炒制方法因季節而不同,深受消費者歡迎。此外,以奶油味為主的「迎春瓜子」也同樣贏得南北各地的顧客好評。

無為送灶粑粑
過去,安徽無為縣劉家渡一帶民間則以製作米粑粑作為送「灶神」的祭品。每當臘月23號這一天,家家都做送灶粑粑。一般上午准備米粉、餡心等原料,下午加工成型,傍晚煎烤。煎烤好的第一鍋粑粑則首先用來祭灶。
製法:
1、將秈米和糯米按比例混合,淘洗凈,瀝干,磨成細粉(越細越好)。
2、將蘿卜洗凈,剁成碎末,再上籠蒸熟或煮熟,擠出水分。
3、把肥瘦兼顧的豬肉剁成肉末,放鍋內加醬油煸一下,再順序加入蘿卜末、食鹽、蔥姜蒜末、水澱粉、胡椒粉、香油、味精(如有雞湯加入更好)等,邊加邊翻炒至熟。這里特別需要說明的是:蘿卜餡所用的調料內一定要有胡椒粉,方能保證成品具有蘿卜和胡椒粉獨特的香味。
4、將米粉加熱水和製成面團(亦可將米粉入鍋小火翻炒至半熟,再趁熱加水,和成面團),分劑後,用手工捏成麵皮,放上餡料,包成扁圓形的粑粑坯。
5、把包好的粑粑坯入鐵鍋內煎烤,入鍋前先在燒熱的鍋內壁上塗上一層食用油(如用平底鍋,效果更好),放好粑粑坯後,蓋上鍋蓋,用中火煎烤至用輕微的油煙氣從鍋蓋邊冒出時,打開鍋蓋,往粑粑上均勻地灑點清水,加蓋後再煎烤。如此反復灑2-3次水後,即可出鍋。
特點:
送灶粑粑貼鍋的一面色澤金黃,脆而不焦,酥香味美;不貼鍋面,光滑油潤,軟而不粘;餡心多汁,鮮鹹味美,清香可口。送灶粑粑的餡料多變,除蘿卜肉餡外,還常有「鹹菜肉餡」、「芹芽炒肉絲餡」、「白糖餡」、「桂花糖餡」、「芝麻糖餡」、「辣味餡」等風味品種。
江毛水餃
麵粉作皮,以瘦豬肉拌山芋粉、蝦米、冬菇作餡,包之而成,實為餛飩。皮薄如紙,餡若珍珠,肉嫩湯清,滋味鮮美。已有80餘年製作歷史。

鳳陽釀豆腐
「鳳陽釀豆腐」是安徽沿海地區的傳統名餚。
據鳳陽當地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在鳳陽,他年幼時家境貧寒,靠乞討度日。一,朱元璋在鳳陽城內的黃家小飯店裡討得一碗釀豆腐,吃後深感滋味極佳。以後,他便經常去這家飯店乞討釀豆腐。後來他穿上龍袍做了皇帝,便下令將鳳陽城內那家黃家小飯店的廚師召進了皇宮,專門為他烹制「鳳陽釀豆腐」,成了他御膳房的廚師。從此,這個菜身價百倍,成了明朝宮廷筵席上的一道名菜,並得到一個「朱洪武(1368年朱元璋稱帝年號「洪武」)豆腐」的雅號馳名於世,一直流傳至今。
今天的「鳳陽釀豆腐」是用嫩豆腐為原料切成片,夾入豬肉末、蝦仁末等,裹上雞蛋粉糊下油鍋炸至金黃色,再用糖醋勾上芡汁即成,具有色澤奶黃,外脆里嫩,酸甜可口等特色。

混湯酒釀元宵
以糯米粉面,內包芝麻糖、五仁、豆沙、山楂4種餡心製成元宵;另用蜂蜜、白糖、酒釀、糖桂花及糖色等煮成櫻桃色混湯,放元宵共食。質地柔粘,餡心味美,湯甜味鮮,並有酒釀、桂花香味。創始於1930年
梅干月餅
其表皮是油酥皮,用上等麵粉與素油攪拌加工製成,餅焰採用野菜(苦板菜),經過腌制加工,拌以新鮮豬板油和白糖而成。製成的月餅與廣式和蘇式月餅不同,其味清香,酥軟可口,甜而不膩,營養豐富,素有盛名。

徽州餅
原料配方:上白麵粉500克黑棗500克白糖150克豬油250克面酥適量麻油少許
製作方法:
1.將麵粉倒入面盆,先加入適量開水燙成雪花狀,再逐漸加入冷水揉至起勁而有拉力時,將面拉成長條,包入面酥再次揉均勻後,摘成若干個面劑放好。面酥是麵粉中摻生油(或豬油)反復搓勻即成。
2.將黑棗蒸爛,去皮核壓成泥,用豬油加白糖炒干稠,即成棗泥餡。
3.將摘好的面劑一個個壓成皮子,用每個皮子包入適量棗泥餡,再擀成直徑3厘米左右的生圓餅。
4.將平底鍋放火上,先抹上一層水,再放上生圓餅,反復轉翻,每翻一次,抹一次麻油,約15分鍾即成。
產品特點:金黃色,扁圓形,外皮透明,香甜味美。

五城茶干
五城茶干是品茗之佐餐,下酒之佳餚,其味美爽口,老幼皆宜。過去因手工製作,市面上出售不多,現在休寧縣糧油食品總公司下屬廠採用先進技術,成批生產「龍灣牌五城茶干」。
廬江小紅頭
「小紅頭」是廬江很受群眾歡迎的一種點心,至今已有250餘年的歷史。
原料配方:
精白麵粉5千克酵面250克金桔餅50克青梅50克核桃仁150克糖桂花150克鹼25克精鹽30克綿白糖4.250千克豬板油500克食用紅色素少許
製作方法:
1.將麵粉2.75千克倒在面板上,加入酵面和清水1.6千克拌勻揉透,蓋上濕布,使其發好後加鹼揉勻,做成大饃,用刀切碎。
2.將板油(或肥膘)去膜,切成碎丁,與大饃屑拌和再絞細,加入綿白糖、青梅、核桃仁、金桔餅、糖桂花拌成餡心。
3.另用麵粉2.25千克、加溫水0.95千克、鹽拌勻揉透,搓成長條,切成每個重約24克的面劑。在面板上撒豆粉作撲面,上放面劑,一個個按成扁圓形,再擀成直徑6厘米荷葉邊橢圓形的皮子,放在盆內,蓋上濕布。然後用一張皮子包上8.5克的餡心,封口包成石榴花形,每個高約2.8厘米。在每個頂端點上食用紅色素,上籠屜擺整齊,用大火蒸約7分鍾可熟,取出輕輕地翻倒在面板上,並把它扶正,避免冷卻後變形即成。
產品特點:麵皮酥香,餡心肥甜,爽而不膩,宜適老人、小孩作早點。

一品玉帶糕
玉帶糕是安徽省名特產品,做工講究,質量上乘。清朝乾隆年間,一品玉帶糕作為貢品,乾隆皇帝品嘗後嘖嘖稱贊,御封為「一品玉帶」,此後聲名遠揚。玉帶糕以冰糖、桃仁、紅梅、青梅、桂花、蓮子、桔餅、米粉、麻油為原料,經科學方法,採用傳統工藝精製而成。黃色的核桃似黃金,綠色的青梅似翡翠,蓮子和桔餅如同珍珠瑪瑙;四周有米粉鑲成的白邊,酷象一條玉帶。玉帶糕不僅香甜可口,而且具有滋陰強身、潤腸益氣、清炎健胃、生津潤肺等功能。

「杜」字蝦米豆腐乾
萬安「杜」字蝦米豆腐乾,頗負盛名。
杜家豆腐店的蝦米豆腐乾,以用料獨特,製作精細,配方講究,色香味俱佳而著稱。
製作方法:一是選用一年內粒粒飽滿的新黃豆為主要原料,篩去雜質;二是選用優質小蝦米,除雜質後用水燉開,逐塊包進;三是用大茴、小茴、桂皮、花椒等佐料拌入黃豆內同磨;四是選用未加糖色的「三伏秋油」(醬油),加添適量蝦米汁、冰糖、茴香、桂皮等佐料,同入鹵鍋。
製成的蝦米豆腐乾,顏色淡褐,光潔細膩,香味濃郁,鮮美可口,有韌性,折疊不開裂,壓榨緊結,刀劈不散碎。可切成細絲或薄片,撕開可見細密紋理,內有蝦米一隻。既可佐酒下茶,又可作菜餚的配料,當作零吃小食也別有風味。
無為蘭花蘿卜
蘭花蘿卜是安徽省無為縣醬品廠腌漬醬制蘿卜的傳統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製作方法:
1.腌制:採用一次重量鹽的腌製法,即每100千克鮮蘿卜頭,腌漬時加食鹽15千克,方法是利用水泥池或大缸,將洗凈泥土的蘿卜倒進一層,並撒一層鹽,第一次用鹽量按每100千克鮮蘿卜用10千克。以後每隔2~3天翻缸一次,共翻缸5~6次,每次翻缸均加撒一些食鹽,共加撒食鹽5千克。每次翻缸剩下的鹵水澄清後仍倒入池(缸)內。最上面用大石頭壓緊,池(缸)內保持浸沒鹽水10~15厘米深。經過10~15天的腌漬,蘿卜頭的外觀有明顯的變化,有彈性,呈玉白色。
2.切花:經過腌漬的蘿卜頭,隨時可取出加工。先用清水洗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浸泡24小時,目的是退鹵減少鹽分,然後用鋒利菜刀將蘿卜頭直切一刀,成幾乎相等的兩瓣木梳背形,再在這兩瓣木梳背形上交叉斜刀切劃,形成交叉的菱形花紋,用手拉長後即成蘭花狀,故名「蘭花蘿卜」。
3.醬制:切劃好的蘭花蘿卜瓣,可投入甜醬缸內進行醬制。醬內可加入糖、八角、五香等配料少許。一般在醬缸內浸泡3~5天即為成品。每100千克鮮蘿卜可加工出蘭花蘿卜65~70千克。
產品特點:具有鮮、咸、脆、嫩等特點,色、香、味、形俱佳。

鳳尾三球
作法:豆腐塌成泥,魚肉剁成細泥,二泥合在一起加精鹽、味精、紹酒、白糖、干澱粉,攪勻在豆腐泥。取10片大小均勻的菜葉,取8克菜葉切成細末,其餘菜葉擠成青菜汁。雞蛋磕開,蛋清、蛋黃分別放。大青蝦去頭殼,每個蝦撒上干澱粉砸成片,放在10片菜葉上,每個蝦片上抹豆腐泥一層,蝦尾撒青菜末,前面撒火腿末,再蒸熟備用。將豆腐泥分成3份,1份加蛋清,1份加蛋黃,另1份加青菜汁,攪勻全擠成小球形,入水氽成三色豆腐球。將白色球放大盤中間,兩旁放黃、綠二色球,四周碼上形似鳳尾的豆腐,再將鍋中加雞湯、鹽、味精、濕澱粉調稀勻,成流水芡,澆在盤中即成。
特點:形似鳳尾,色美味鮮。

績溪菜糕
製法:先將糯米放在水中浸透,然後在鄉間的水碓或石臼上搗碎,再用細細的銅細篩篩出,加工成米粉,曬干貯藏起來。食時將糯米粉盛放在木盆內,加入適量水和微量酒釀,然後攪拌成漿糊狀,讓其發酵,並保持一定的溫度。
當糯米粉糊發酵成蜂窩狀時,遂按甜、咸兩種蒸糕味道配料。甜蒸糕在糯米粉糊內拌入若干白糖、小紅棗及紅綠絲即可;咸蒸糕則將事先炒熟的豇豆乾丁、豆腐乾丁和瘦豬肉丁拌入糯米糊中。配好料倒入蒸籠內,厚度均約一公分。
蒸糕時,將蒸籠一層一層地疊放在鍋內,蓋好鍋蓋後,溫火先燒四五分鍾,旋即轉旺火燒十來分鍾,等鍋內蒸氣上頂數分鍾後,再用溫火燒若干分鍾。當鍋內散發出特有的香味時,蒸糕便成了。
苞蘆松
苞蘆松是著名零食性小吃。用山區的山苞蘆為主原料製成。
山苞蘆為山上種植的一種玉米,生長期約140天,其味甜清,營養成份高。將山玉米磨成細粉,經細粉籮篩去皮層,和水攪拌煮成糊狀,經冷卻凝固再用特製的弓刨成薄片,然後將薄片置於竹匾上曬干即成。食用時,將薄片投入滾油中炸,薄片舒展膨脹上浮即可撈起。
苞蘆松清香鬆脆,宜作茶食及佐餐食品。

葛粉圓子
徽州山區盛產葛根,性涼味甜。葛根榨洗出粉名葛粉,又名山粉,徽州民間常用以製作點心類食品。
葛粉圓子是將豬肥膘、白糖等做成圓球狀餡心,先滾上一層葛粉,如此三四次,然後上籠,蒸至外皮呈黑色發亮並有小泡時即成。此圓子質地柔韌有勁,味香甜,有清心明目之效。

秤管糖
徽州糕點名。這是一種有特色的飴糖製品,其形狀象一根根切斷了的大秤管,故稱之為「秤管糖」。
秤管糖用飴糖裹著白芝麻或黑芝麻,裡面有一個白色的糖心,糖心是白糖拌以芝麻粉、米粉做成的。如將其搓捏得更細(如鋼筆筒)即成「一品香」。其特點是鬆脆,不粘牙,甜香適口,老少皆宜。
咸鴨燒黃豆
合肥也讓粵菜、湘菜霸佔了,還有蜀王火鍋,開了幾家分店都特別火,等座要等一兩個小時。合肥當地的土菜,就數咸鴨燒黃豆特受歡迎,很香,哪家飯店都吃得到。冬天的時候吃咸鴨燒黃豆最好,尤其是在自己家裡,可以霧氣騰騰燒上一兩個小時。

五香辣味牛肉乾
安徽肥東縣撮鎮生產的五香辣味牛肉乾,具有香辣味濃,回味帶甜的特色。
原料配方:熟牛肉100公斤,白糖21公斤,大麴酒1公斤,味精0.5公斤,細鹽0.45公斤,五香粉0.5公斤,辣椒粉0.2~0.5公斤,胡椒粉0.1公斤,安息香酸鈉0.1公斤,醬油2公斤
製作方法:將洗凈的牛肉煮成七成熟,切成肉丁,加上配料和適量的水拌勻,再放入鍋內煮2~3小時,取出烘乾即為成品。

徽州裹粽
民間小吃。米粽全國各地都有,粽子卻獨具風味,在包法、形狀、內容上都與眾不同。
徽州裹粽大多是枕頭粽。長大肥碩,兩道捆索,四隻角,形如枕頭。其品種繁多,有肉粽、排骨粽、棗栗粽、豆沙粽、紅豆粽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灰汁粽」,灰汁粽先用草木灰濾水拌糯米裹制而成,因鹼性重,粘性強,吃起來特別可口綿軟,又便於短期存放,所以深受食客青睞。
芥菜圓子
蕪湖有著濃濃的江南特色,飲食講究、精緻、清爽,鳳凰美食街小吃夜市很有名。這個季節,清蒸刀魚剛剛可以吃到,但芥菜圓子的流行也很迅速。

芙蓉糕
芙蓉糕是用精細的糯米粉,做成米糕切片,再用油炸,然後拌和白糖、飴糖精製而成。其中浸泡糯米和油炸糕片這兩道工序相當繁雜,技術性又很強,所以只有少數廠家能生產這種糕點。
徽州有農歷年前後用芙蓉糕招待貴客嘉賓的風俗。

徽州狀元飯
狀元飯又叫棗子飯,據傳是明朝狀元劉若宰家中吃的菜。
製法:(1)糯米洗凈加水蒸熟取出,加白糖90克及少量豬油,攪勻,蜜棗去核備用。(2)用1隻大碗抹上豬油,將蓮子碼在碗中間,加上無核棗子,裝上糯米飯,碼在蓮子周圍,上籠蒸熟備用。(3)將荸薺挖個小洞裝滿翡翠心,上籠蒸一下,取出棗子飯倒扣在大盤中間,將熟荸薺碼在棗子飯周圍,每個翡翠上面按上1隻櫻桃,荸薺四周再碼1圈桔子。(4)炒鍋坐火加清水和白糖燒開,撇去浮沫,用生粉勾芡加點豬油燒在棗子飯上即成。
特點:色澤明亮,營養豐富,香甜可口。
歙縣豆腐腦髓
豆腐腦髓是安徽歙縣的傳統風味小吃。據傳在明朝就以鮮嫩可口,湯乳白味美,價格低廉,聞名遐邇。
製法:(1)取鍋1隻盛滿七八成冷水,放入約500克五花肉1塊,1小袋蝦米(約50克),燒至肉熟,油汁和蝦汁溢出溶入水中時,再加少量優質綠豆粉絲、無色醬油、精鹽、茴香,改用文火燉,待粉絲成熟後,即成粉絲肉汁湯備用。(2)選用嫩豆腐,用紗布包圍擠去水分後解開,再舀1匙倒入盛有精白麵粉的碗內(粉要扒凹,輕輕拍實),同時加入少量細肉末(前一天放在粉絲湯中煮得透爛的五花肉)。然後端碗輕輕旋轉搖動,外部裹勻麵粉,將其滾成乒乓球形,順手將碗靠鍋邊一斜,讓丸子滾入湯鍋,煮熟浮起即成。(不能用手掌搓捏或用手指攝拿,以免變形,破壞疏鬆結構,阻礙汁味均勻滲入而降低質量)。
特點:軟嫩可口,湯汁鮮美,風味獨特,易消化吸收,因豆腐丸子很嫩,故命名為豆腐腦髓。

火燒冬筍
火燒冬筍系山區傳統風味。
製法:將冬筍連殼埋入木柴火灰中,燒燜至手按覺微軟時撥灰取出,去殼、根,用菜刀的後部插入筍肉中向外撬成一塊塊的如劈柴狀的條塊。另用蕃茄醬、甜面醬、辣醬、芝麻油、醬油、蔥薑汁等作調味品,可根據個人喜好選用。
冬筍脆嫩,入火灰中焐燜,筍內水分損失少又不少原味,用刀將筍肉撬下,筍肉表面毛糙,極易吸收鹵汁,故味濃,質清脆鮮嫩。

臘八豆腐
黟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曬制的豆腐,便稱作「臘八豆腐」。製作方法是先用上等小黃豆做成豆腐,並切成圓形或方形的塊狀,然後抹上鹽水,在上部中間挖一小洞,放入適量誓言,置冬日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使鹽分逐漸吸入,水分也漸曬干,即成臘八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