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己做古早蛋糕在烤箱里就回縮,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做蛋糕時想起剛進烘焙圈的場面。記得做了一次蛋糕,好像要把我逼瘋了。第一個做的蛋糕開始倒塌,退縮,為了找到崩潰的原因,又做了第二個。這次看到烤箱里的蛋糕堆滿了鼓,心情很好,有點激動。哈哈,烤的時候蛋糕還是塌了。烘焙坑越來越深。哈哈,我還是不死心,要嘗試第三種製作方法,這次終於成功了!製作的蛋糕不塌,不縮,有彈性,蛋糕組織能很好地吃柔軟光滑的口感。今天,我將和大家分享這個古老的蛋糕食譜和製作方法。
11.剛烤好後震動兩次,拿著油紙拿出來,把油紙拆開冷卻後吃。
B. 古早蛋糕怎麼做
古早蛋糕的做法
古早蛋糕
配方:毀蔽玉米油53g,普通麵粉66g,牛奶50g,雞纖此州蛋4個,細砂糖35g,玉米澱粉6g,模具6寸,加高方模。
做法:
1、玉米油加熱至有紋路,關火倒入過篩的麵粉和玉米澱粉,攪拌均勻後加入牛奶,Z字型攪拌均勻,加入蛋黃Z字型攪拌均勻。
2、蛋白加幾滴白醋,打發蛋白,糖分三次加入,打發至大彎鉤狀態。
3、取三分之一蛋白霜加入蛋黃糊里,攪拌均勻,將攪拌好的蛋黃糊倒入剩餘的蛋白霜內,快速翻拌均勻。
4、倒入鋪油紙的模具,震出大氣泡放入加入熱水的烤盤里,扒碰大概1厘米高的水,用水浴法,如果是活底的模具,要包錫紙,避免進水。
5、烤箱預熱,上下火150度下層烤60分鍾。出爐後撕掉油紙,溫熱時或放涼吃都可以。
附:
6寸配方:玉米油40g, 低筋麵粉50g ,玉米澱粉5g ,牛奶37g ,雞蛋3個, 細砂糖27g。
8寸配方:玉米油80g, 低筋麵粉100g ,玉米澱粉10g ,牛奶75g ,雞蛋6個 ,細砂糖55g。
C. 古早蛋糕怎麼做才不會塌陷
“古早”二字來源於閩南、台灣一帶,這個詞通常被用來形容那些古舊、傳統的味道。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人們用普通的食材,簡單的方式製作出了超乎想像的美味。
10.使用水浴法,將蛋糕模具放在一個深盤中,放入烤箱,在深盤中,倒入開水,水位在蛋糕模具的中間部分
11.烤箱上下火150度烤60分鍾
D. 古早蛋糕怎麼烘烤
古早蛋糕的做法
1⃣️色拉油蓋上保鮮膜放進微波爐里加熱2分鍾,大概油溫70度左右
E. 8寸古早蛋糕的做法是怎樣的
8寸古早蛋糕的做法:稱好食材,注意先將油放微波爐高火煮至70-80°,拿出來,篩入低筋麵粉、牛奶及蛋黃,打發蛋白,加入鹽,也可以換成幾滴白醋,再分三次加入白糖打發至濕性發泡,在8寸蛋糕模具底下包好錫紙,可以包兩層或者三層以上,防止蛋糕著色以及避免模具底部進水,並在模具底部。
四周內部放一層硅油紙,以便於烤好後脫模,攪拌好蛋糕糊,從高處倒入模具,將蛋糕模具放入另一個烤盤中,烤盤里加水,2-3cm,烤箱150°預熱10分鍾,送入烤箱,如果是4層放在中下層,如果是3層,放入最下層,烤箱150°加熱60分鍾,在30分鍾加錫紙,最後出爐。
F. 古早蛋糕140度烤多久
古早蛋糕140度烤70分鍾。採用水浴法,上下火140度。
「古早味」是閩南語「懷戀的味道」的意思,因口感細膩,綿軟Q彈,深得人們喜愛。火遍台灣。
古早味,是形容用簡單的調料和單純的做法來製作料理,也是說用古老的方法來製作食物,那種味道就叫做古早味。
古早蛋糕,沒有特別精美的包裝,只用到簡單的食材,口感綿軟細膩,如棉花般的輕柔,帶著淡淡的雞蛋香味,彷彿又回到了小時候,每一口都帶著最自然和溫暖的回憶。
製作注意:
古早蛋糕用的燙面法和蛋白濕性打發,這兩種方法下做出來的蛋糕本就是非常柔軟,成功率很高,而且吃起來軟糯不幹不噎人,大小朋友都可以吃。
所謂水浴法就是將調好的蛋糕糊糊倒入模具後,將模具放在烤盤上,烤盤中注入1-2cm深的熱水,這樣在烤的時候,水的溫度不會到100度,可以保證糕體不會被烤得很乾很焦,烤箱中濕潤,蛋糕的口感柔軟好吃。如果用的是活底的模具,要用錫紙包住模具後再注水,否則水會進入到蛋糕糊糊中。
G. 古早蛋糕怎麼做好吃
古早蛋糕
H. 古早蛋糕
古早蛋糕
材料:玉米油25g,雞蛋兩個,蔽滾低筋麵粉45g,細砂糖30g,可可粉適量,牛奶30g,檸檬則螞汁少許
做法:
1.麵糊倒入模具中(留下一點別倒完!)
2.剩下的麵糊與可可粉混合裝入裱花袋
3.擠在麵糊上用牙簽拉出花
4.150度宏盯余預熱用錫紙包裹著烤20分鍾,揭開再烤2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