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工製作 » 用烤箱做的蛋糕需要醒發多久
擴展閱讀
都遇厚焗芝士蛋糕多少克 2025-04-30 01:19:16

用烤箱做的蛋糕需要醒發多久

發布時間: 2025-04-29 20:33:12

1. 烤出來的蛋糕太硬是什麼原因

(1)也可能是發酵時間過長,基本發酵時間要控制好,特別是夏天,一般在30分鍾左右,發酵過久會導致烤出來的蛋糕比較硬,口感不是很好;
(2)可能是糖、奶粉和油脂的用量不夠,雞蛋用量又過多。糖、奶粉、油脂和雞蛋都是容易上色的原料,添加過量會導致表皮有厚厚的一層,表面就會硬硬的;
(3)可能是麵粉使用錯誤,麵粉筋性不能太高,最好採用中筋麵粉或者低筋麵粉,否則也會導致製作好的蛋糕比較硬;
(4)醒發時間不足也是烤蛋糕發硬的原因之一,醒發時間需要控制在1-1. 5小時左右,如醒發不夠,用手觸摸不會有輕微自然的晃動,且蛋糕烤出來會發硬。
烤蛋糕時,烤箱都需先預熱至指定溫度,才能讓電烤箱充分烘烤食物,食物才更美味。電烤箱預熱一般需時約10分鍾。若將電烤箱預熱空烤太久,有可能會影響電烤箱的使用壽命。如果烤出來發現蛋糕有點焦,可以在食物上蓋一層鋁箔紙,或稍打開烤箱門散熱一下即可。

2. 做麵包面團一般需要醒發多久,對溫度環境有沒有特別的要求

做麵包和饅頭一樣,面團都需要二次醒發。並且醒發的溫度是有要求的一般情況下,醒發時的溫度,高於二十低於四十度,醒發時間最快。效果也最好!

3. 麵包中的面團需要醒發多久

麵包面團基礎發酵時間為一個小時,發酵環境不同,所以時間也不是固定的,要以發酵狀態來判斷,發酵好的面團用手指戳洞不回縮,按面團表面時,有坑不回彈且不塌陷。麵包的發酵的時間和面團的糖油含量、發酵溫度有關系。而根據麵包製作方法的不同,一次發酵的時機也不一樣,比如中種法只需將材料混合均勻後,就可以放入冰箱進行一次發酵了。而湯種法則需要將面團揉到出膜階段後,再進行一次發酵。

面團的第一次發酵所需溫度要在30~40度,面團是原來的二倍大就可以,放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下大概1小時左右。如何判斷一發成功了呢?首先是體積足夠膨大;其二是撕開一小塊觀察內部氣孔均勻蓬鬆;第三可以用手指沾一點麵粉在面團中間戳一個洞,洞口不回縮且表面光滑,即說明發酵成功。若洞口周圍的面團塌陷,則說明發酵過度了。

中間的醒發一般在15~20分鍾。具體要看當時氣溫和面團鬆弛的狀態,看面團的狀態顯示是適合所做麵包的成型要求,中間醒發的目的是為了使面團產生新的氣體,恢復面團的柔軟性和延伸性,便於成型。

經過了醒發和整形,下面就到了2次發酵的階段了。「2發」一般是在麵包整形後進行,它對於溫度和濕度的要求就比較高了,因為此時麵包已經整形完成,所以在發酵過程中不能使表皮失水過多,影響外觀和口感。所以2發的溫度一般要求在38度左右,濕度大約要85%,而在日常生活中,這個濕度是很難達到的,但是我們終究是有辦法的。大家可以提前放一碗開水在烤箱中,然後把整形好的麵包放入烤箱關上門,此時在密閉的烤箱中,溫度和濕度的環境就接近於我們所需要的2發條件了。2發所需要的時間大概在40分鍾-1小時左右,觀察面團發酵到原來的1.5-2倍大即可。

4. 做麵包發酵一般要多長時間

麵包發酵一般分為一次發酵、中間發酵與二次發酵三個環節完成的,每一次發酵所需的時間都不同。下面把麵包基礎發酵時間的分享給大家,以及如何判斷面團是否發酵成功。
最重要的步驟之二——面團的發酵
發酵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簡單地說,酵母分解麵粉中的澱粉和糖分,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和乙醇。二氧化碳氣體被麵筋所包裹,形成均勻細小的氣孔,使面團膨脹起來。
發酵需要控製得恰到好處。發酵不足,麵包體積會偏小,質地也會很粗糙,風味不足;發酵過度,面團會產生酸味,也會變得很粘不易操作。
一次發酵、中間發酵與二次發酵:
除非時間非常倉促的時候,我們可以攪拌好面團,整形進行一次發酵後烤焙,其他時候,都需要進行二次發酵。因為一次發酵的產品,無論組織和風味都無法和二次發酵的產品相提並論。
在專業領域,一次發酵和二次發酵有兩個專門的詞彙來體現它們的區別(Fermentation和Proofing),而家庭製作中,我們只需要知道,好吃的麵包,是兩次發酵做出來的就可以了。
長時間的發酵會增加麵包的風味,因此有些配方使用冷藏發酵,通過低溫長時間發酵,得到別具口感的麵包。但冷藏發酵有一個缺點,就是發酵時間不易控制,容易導致發酵過度或者發酵不足。在現代這個缺點有了解決的辦法,那就是將冷藏發酵與中種法結合,單純的冷藏發酵方法則不再使用。關於這一點,以後我會再詳細做一篇關於中種法的博文。
第一次發酵,怎麼判斷已經發酵好了呢,普通麵包的面團,一般能發酵到2-2.5倍大,用手指沾麵粉,在面團上戳一個洞,洞口不會回縮。(如果洞口周圍的面團塌陷,則表示發酵過度)。
發酵的時間和面團的糖油含量、發酵溫度有關系。一般來說,普通的面團,在28度的時候,需要1個小時左右即可。如果溫度過高或過低,則要相應縮短或延長發酵時間。
第一次發酵完成後,我們需要給面團減減肥。把變胖的面團排氣,讓它重新「瘦」下來,然後,分割成需要的大小,揉成光滑的小圓球狀,進行中間發酵。
中間發酵,又叫醒發。這一步的目的是為了接下來的整形。因為如果不經過醒發,面團會非常難以伸展,給面團的整形帶來麻煩。
中間發酵在室溫下進行即可。一般為15分鍾。
中間發酵完成後,我們可以把面團整形成需要的形狀。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直接決定了你做出來的麵包是不是夠漂亮。每款麵包的整形方法都不相同,可以根據方子來操作。要注意的是,整形時候一定注意將面團中的所有氣體排出,只要有氣體殘留在面團中,最後烤出來就會變成大的空洞。
第二次發酵(又叫最後發酵),一般要求在38度左右的溫度下進行。為了保持面團表皮不失水,同時要具有85%以上的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