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做麵包發酵一般要多長時間
麵包發酵一般分為一次發酵、中間發酵與二次發酵三個環節完成的,每一次發酵所需的時間都不同。下面把麵包基礎發酵時間的分享給大家,以及如何判斷面團是否發酵成功。
最重要的步驟之二——面團的發酵
發酵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簡單地說,酵母分解麵粉中的澱粉和糖分,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和乙醇。二氧化碳氣體被麵筋所包裹,形成均勻細小的氣孔,使面團膨脹起來。
發酵需要控製得恰到好處。發酵不足,麵包體積會偏小,質地也會很粗糙,風味不足;發酵過度,面團會產生酸味,也會變得很粘不易操作。
一次發酵、中間發酵與二次發酵:
除非時間非常倉促的時候,我們可以攪拌好面團,整形進行一次發酵後烤焙,其他時候,都需要進行二次發酵。因為一次發酵的產品,無論組織和風味都無法和二次發酵的產品相提並論。
在專業領域,一次發酵和二次發酵有兩個專門的詞彙來體現它們的區別(Fermentation和Proofing),而家庭製作中,我們只需要知道,好吃的麵包,是兩次發酵做出來的就可以了。
長時間的發酵會增加麵包的風味,因此有些配方使用冷藏發酵,通過低溫長時間發酵,得到別具口感的麵包。但冷藏發酵有一個缺點,就是發酵時間不易控制,容易導致發酵過度或者發酵不足。在現代這個缺點有了解決的辦法,那就是將冷藏發酵與中種法結合,單純的冷藏發酵方法則不再使用。關於這一點,以後我會再詳細做一篇關於中種法的博文。
第一次發酵,怎麼判斷已經發酵好了呢,普通麵包的面團,一般能發酵到2-2.5倍大,用手指沾麵粉,在面團上戳一個洞,洞口不會回縮。(如果洞口周圍的面團塌陷,則表示發酵過度)。
發酵的時間和面團的糖油含量、發酵溫度有關系。一般來說,普通的面團,在28度的時候,需要1個小時左右即可。如果溫度過高或過低,則要相應縮短或延長發酵時間。
第一次發酵完成後,我們需要給面團減減肥。把變胖的面團排氣,讓它重新「瘦」下來,然後,分割成需要的大小,揉成光滑的小圓球狀,進行中間發酵。
中間發酵,又叫醒發。這一步的目的是為了接下來的整形。因為如果不經過醒發,面團會非常難以伸展,給面團的整形帶來麻煩。
中間發酵在室溫下進行即可。一般為15分鍾。
中間發酵完成後,我們可以把面團整形成需要的形狀。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直接決定了你做出來的麵包是不是夠漂亮。每款麵包的整形方法都不相同,可以根據方子來操作。要注意的是,整形時候一定注意將面團中的所有氣體排出,只要有氣體殘留在面團中,最後烤出來就會變成大的空洞。
第二次發酵(又叫最後發酵),一般要求在38度左右的溫度下進行。為了保持面團表皮不失水,同時要具有85%以上的濕度。
B. 蛋糕怎麼做才好吃有什麼小技巧
蛋糕美味又好吃,很多喜歡烘焙或者喜歡甜食的朋友們都會嘗試著自己動手做一個蛋糕,那麼自己動手做一個蛋糕要注意什麼事項才能做出一個好吃又美味的蛋糕呢?蛋糕要做的好吃要選好材料,做蛋糕的步驟也不能出錯,還有就是注意烘烤蛋糕時候的火候,火候是最難把控的,可能一不小心蛋糕就烤糊了,要麼就是外皮都焦了但是蛋糕裡面還是生的,所以掌握一些做蛋糕時的小技巧,避免一些小失誤。
如果你對烘焙感興趣,想自己嘗試著做一個蛋糕,那麼就按照注意事項操作一下吧,打發好你的蛋白,控制好烘烤的溫度,即使你從來沒有動手做過蛋糕,你也可能能做出一個美味松軟的蛋糕。
C. 烤出來的蛋糕太硬是什麼原因
(1)也可能是發酵時間過長,基本發酵時間要控制好,特別是夏天,一般在30分鍾左右,發酵過久會導致烤出來的蛋糕比較硬,口感不是很好;
(2)可能是糖、奶粉和油脂的用量不夠,雞蛋用量又過多。糖、奶粉、油脂和雞蛋都是容易上色的原料,添加過量會導致表皮有厚厚的一層,表面就會硬硬的;
(3)可能是麵粉使用錯誤,麵粉筋性不能太高,最好採用中筋麵粉或者低筋麵粉,否則也會導致製作好的蛋糕比較硬;
(4)醒發時間不足也是烤蛋糕發硬的原因之一,醒發時間需要控制在1-1. 5小時左右,如醒發不夠,用手觸摸不會有輕微自然的晃動,且蛋糕烤出來會發硬。
烤蛋糕時,烤箱都需先預熱至指定溫度,才能讓電烤箱充分烘烤食物,食物才更美味。電烤箱預熱一般需時約10分鍾。若將電烤箱預熱空烤太久,有可能會影響電烤箱的使用壽命。如果烤出來發現蛋糕有點焦,可以在食物上蓋一層鋁箔紙,或稍打開烤箱門散熱一下即可。
D. 做發糕發酵時間一般多久
一般來說,至少需要180分鍾,冬天時間可能會更長,夏天一般30-60分鍾醒發,發酵到兩倍大即可。面團呈蜂窩狀,表面有大氣泡,使面團得到適當發酵。 如果時間太短,醒發的效果就不好。 如果時間太長,它會有酸味。
發糕發不起來的原因:
為了使蛋糕柔軟,面團需要產生一定量的氣體來支撐面團並在其上填充氣孔。 可以借用酵母發酵。 如果想讓面團變硬,可以在裡面加入一些小麥粉。 因為麵粉加冷水比較硬,加熱水比較軟。 水溫不宜超過40度,否則會殺死酵母,影響發酵。 這也是面團發不起來的原因之一。 倒糖的時候一定要先攪拌一下,因為糖和酵母的直接接觸也會影響酵母的活性,這也是影響發酵的原因之一。 麵糊不要攪拌,否則會消泡,蒸出來的發糕不蓬鬆柔軟。
做的發糕有點酸是什麼原因:
當做出來的發糕有酸味時,證明發酵時間過長或酵母加入過多,特別是紅糖發糕,對酵母發酵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容易發酵。 如果你不小心,過度發酵。酵母和面團本身是一種酸性物質,吃起來有一定的酸味。 酵母加入過多,酸味會更加明顯。酵母菌在無氧呼吸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酒精。 如果發酵的程度不太嚴重,會伴隨著一定的酸味,所以做出來的發糕會有酸味。不過,發酸的發糕只要沒有變質,還是可以少量食用的,只是味道會有點難吃。
E. 簡述蛋糕醒發的目的
醒發目的有以下三各方面: 1.面團在切割、搓圓中受到機械力後產生形變,面塊搓圓處於緊張和硬化狀態,要在中間醒發得到緩和。
2.搓圓後的面塊內部氣體含量甚少,進一步的整形加工時就會因彈性甚大而無法延展。醒發後可使內部產生氣體,調整麵筋網路結構,增加塑性,易於整形。
3. 使處於緊張狀態的極薄的表皮層不會在整形加工時粘附在壓延輥上。
程度判定:醒發通常是在28~29℃溫度和相對濕度70~75%左右的條件下進行。主食麵包面團的醒發時間大約烘焙10~12分鍾,花色麵包烘焙12~17分鍾,硬麵包烘焙15~20分鍾。
中間醒發環境一般都在常溫環境下,大多數都是依靠面塊本身的溫度和水分的蒸發來調節的。不過,環境溫度如果太低,那就要求密閉得相當好,以防止溫濕度的下降。在夏季還要注意降溫等。否則面團表面會出現軟化、風乾等的不良因素出現。
判別醒發的程度,主要觀察面團體積膨大的倍數。通常以搓圓時的體積為基數。如果膨大到原來體積的1.7~2倍時,就可認為是合適的程度。假定體積膨脹不足,面塊伸展性就比較差。如膨脹過度在成型時將急速起發,容易引起表皮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