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精釀啤酒
美國釀造者協會(BA)對精釀釀造者的要求
小型:年產量少於600萬桶(約70.2萬噸)
獨立:非精釀釀造者/公司機構所佔股份不能超25%
傳統又創新:釀造者所釀造的大部分啤酒的風味,都從傳統或者創新的原料與發酵工藝中獲得。
簡單描述,所謂精釀啤酒,是指小型且產能限量的酒廠所生產的態度上注重多元風格,具有傳統和創新並進的釀酒精神的啤酒,通常和那些商業酒廠所生產的單一產品所區分。
我認為的精釀,就是小型獨立的酒廠或啤酒屋,以誠實的態度生產的特色啤酒,強調創新,強調多元化,本土化,符合這個精神,就可以被稱作精釀啤酒。
Ⅱ 蛋清可以打成奶油嗎
如何快速將蛋清打成奶油狀
你是用電動打還是手動?如果手動的話會比較累一些,特別是上了四個蛋清以後。(手會酸)
先把蛋清+三分之一糖打出豐富的粗泡(小肥皂泡的樣子)加入三分之一糖,繼續打成細泡(蛋清全部變成針尖那樣的微型泡泡,可以流動)再加入三分一糖打至溼性發泡(把盆翻過來無法流動),拉出打蛋器,會形成一個三角細小的尖尖,而且尖尖會彎曲。
一定要一次性打成功,不能打一會停一段時間。這樣會消泡的,那之前的努力就會浪費咯。
為什麼雞蛋清可以打成奶油?
蛋清有稠度,攪拌時帶入空氣,形成氣泡
蛋清要怎麼才能打成奶油狀?
滿意答案【福】草原7級2011-05-11你一直往一個方向打啊,速度要快 追問: 是不是全都要打成奶油狀?那為什麼我打的只有一半成,還有一半還是蛋清呢? 回答: 不加蛋黃,加了蛋黃打出來是散的 追問: 我也沒加蛋黃啊!只有蛋清啦,然後就加了一些糖跟鹽,在順著一個方向一直打,打了一個小時,手都酸死了,可打出來的有一半是奶油狀的,還有一半是蛋清,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沒能打成功呢? 回答: 你一次打幾個蛋呢 追問: 四個 回答: 你一次性打一個。很快就打好了。 追問: 只有把蛋清全都打成奶油狀,蛋糕才能發好是嗎? 回答: 看你用什麼烤的蛋糕。 追問: 用電飯鍋啊! 回答: 你用雞蛋叮麵粉,吉士粉,奶油調試好了,放在刷了油的鍋里。烤個十多分鍾就可以了,那雞蛋不用要打成奶油狀的都可以,但是你要把雞蛋搗碎。不要起絲線狀。
蛋清打不成奶油狀怎麼辦
其實沒有那麼難,注意細節,我可是用的3支筷子啊
1.選用新鮮雞蛋,保證工具無水無油(我還用紙擦過),過程我是按照以下步驟
2.分離蛋清(不能有蛋黃),打蛋白!先在蛋白盆里加入一小勺鹽,這對打發蛋白很有幫助!開始打……打到蛋白起來打泡為止,這大概要1分鍾。
3.現在可以將你准備的砂糖的1/3加入蛋白內,繼續打……打到蛋白起來比較均勻的小泡為止,這時候蛋白還是水水的。這可能要3分鍾。
4.加入剩下的砂糖的1/2,打吧……待到蛋白已經發白,仔細看!這時的蛋白還是可以看到細細的小泡泡,但是已經變成半流質的了。這時你用蛋打挑起蛋白時蛋白會大滴的流下。這大概要4分鍾。
5.最後把剩下的砂糖全放入盆內,一個字:打,很快你的手會感覺有點沉,蛋白已經變成半膠質的了,再打一會,你就可以隨意將蛋白播到盆子的一角,它是不會流動的。這要兩分鍾了!
過程基本是這樣,但是實踐上的時間我都是有延長的,整個過程在15-20分鍾,絕對成功,盆子倒置蛋白不會下落~~
呵希望對你有幫助~~
蛋清打不成奶油狀可以做蛋糕嗎
做出來肯定不是一個完整的作品,要打成雞尾巴狀,可以打的時候用東西挑挑看就知道了
蛋清打出來的奶油可以吃嗎
那不是奶油,叫干發。其實就是蛋清與空氣打起來的混合物,需要打10分鍾以上才能形成,做蛋糕必備程序之一
蛋清為什麼可以打成奶油狀有什麼科學依據呢
蛋清的成份,是蛋白質和水
蛋白質因其分子量大,難溶於水。但它分子中的親水基團易和水分子通過氫鍵結合起來,呈凝膠狀態,而改變表面張力,可以打發泡~~
油,也就是脂肪,當和蛋白質充分混合的時候,會暫時乳化,破壞了膠體結構~ 形成乳濁液,也就沒辦法打發了
說的形象一點~,蛋白質分子和水分子,手牽手,可以形成膠體~但是油攪和進來,把蛋白質搶走,和蛋白質牽手~水到一邊去了~~
#然後糾正一下~~加少量的水是不會有什麼影響的~~水太多,就好像太稀了~~黏度不夠~~自然不可以打發泡了~~
怎麼把蛋清做成奶油?
蛋清是無法做成奶油的,根本是兩碼事,奶油是含脂量很高的奶製品。蛋白可以打發成奶油狀,過程中不能接觸一鄲點的水或油,你加了牛奶是絕對打不出來的。可以加一點白醋幫助打發。順著一個方向快速攪打,打成粗泡時加入1/3的糖再打,打幾分鍾後再加入1/3的糖,再打,再加入最後的糖,直至打成蛋白盆翻轉蛋白也不會掉落。
雞蛋清打成奶油要多少時間
看自己的速度了,一個雞蛋一般要加5斤晶子油,快半小時,慢會更久,建議去買成品奶油
用蛋清打發的奶油能直接吃嗎?
蛋清+糖,用打蛋器攪打後能變成像奶油一樣的東西,這個其實不是真正的奶油,而是蛋白霜。
用分蛋法做海綿蛋糕或是戚風蛋糕時,都要用到這種蛋白霜。另外,蛋白糖霜還可以用來做聖誕姜餅屋上面雪的造型。
蛋清打的不是奶油,只是通過打發的過程因為空氣而是之膨脹,以起到讓最後的烘培食品蓬鬆。 通常不會單獨吃。很多情況下,都會加入其他原料經過烘培。提拉米蘇的一種做法也是用蛋清打發。提拉米蘇是不需要烤制的,所以裡面所含的蛋清是生的。一般最好用經過消毒處理的雞蛋,或者用鮮奶油打發來取代。我個人不會吃生的雞蛋清製品
Ⅲ 棒棒糖蛋糕的特點和製作注意事項
近幾年,西點烘焙行業迅速發展,西點師的職業前途一直被看好,越來越多的人想從事烘焙行業,但在正式從業之前,找個靠譜的地方學習很有必要。那學西點去蛋糕店做學徒好嗎?
學西點去蛋糕店做學徒好嗎?西點學徒每天工作內容重復,日復一日做著同一道工序,毫無可取之處。再加上製作西點的器材昂貴,維修成本高,絕無單獨讓學徒操作的可能。在鄭州新東方烹飪學校就不同了,老師手把手教你技術,並傳授你開店創業的經驗技巧。在鄭州新東方烹飪學校,你不僅能學到真正的西點技術,連店鋪選址、開店、管理和營銷也都能學到,還在等什麼,快約起來吧!
Ⅳ 你覺得家裡廚房裡,最沒用的廚具是什麼當初為什麼購買
首先,我家是最普通的中國式廚房,不是很大,封閉式的。在看看我家的電器:
1.電高壓鍋式電飯煲。優點是每天使用蒸飯功能,快還好吃,只需20分鍾就可以。缺點,功能太多有點雞肋,雖然給兩個內膽,一燜飯一煲湯等等,但是另一方內膽常常閑置,佔地方。而且這種電高壓鍋明顯不如老式壓力大。
2.電烤箱,搬家朋友送的,六年了,一直使用頻率比較高,烤雞翅,烤叉燒肉,烤蘑菇,烤地瓜,烤魚,烤蛋撻,烤各種肉串做戚風蛋糕等等。我感覺電烤箱是比較環保干凈的廚房電器。也 健康 。等這台壞了我打算原地換一個帶電蒸功能的烤箱,這樣就更方便了,烤出來的東西也不會太干。安利一下現在的電蒸箱,還是很不錯的黑 科技 ,蒸著吃其實更 健康 。
3.微波爐,貌似也有及烤箱,電蒸箱,還有微波爐功能一體的機器。看看研究一下。我覺得它優點就是快。我今年換了一台,新款明顯比老的加熱均勻。也比較環保。比較趕時間還是建議用的。
4.麵包機,比較雞肋。一次至少兩個小時。經常閑置
5.電餅鐺,我又愛又恨小家電。加熱均勻,烙餅很方便,但是忒佔地方,我一般都放櫃子里,用在擺外面。還好我的是超輕小號的,太累。
6.什麼榨汁機破壁機和豆漿機都扔掉了。第一我家人體質不適合豆漿,偶爾喝還可以,常喝會胃脹胃酸過多。第二,經常喝太精細食物對人身體也不會好,而且對血糖平衡也不會好。我有一熱水杯大小小型榨汁機,需要時候用一下,還有一料理棒,可以偶爾多功能當攪拌器什麼用用。還有一個手動榨汁一般用它冬天給兩個孩子榨橙汁,要知道越慢越好,手動營養流失少。
7.小隔水燉,太雞肋了。掌握不好,時間長打算丟了。不建議買。當然如果喜歡吃燕窩還是建議有一個。
作為一個每天主要生活場所都在廚房的家庭主婦,想好好回答你這個問題。
廚房裡有許多東西,當初買的時候愛不釋手,如今扔在角落無人問津。
當初被種草這個鍋的時候,我心裡別提多喜歡了,這個鍋在網上被各種誇贊,什麼萬能鍋,一鍋多用,於是我二話不說買了一個。
買回來之後發現,第一它加熱有點慢;第二雖然理論上它可以一鍋多用,但炒菜它不如爐灶上的炒鍋好用,蒸東西它不如蒸鍋好用,吃火鍋它不如電磁爐好用,而且總需要搬來搬去非常麻煩,於是就束之高閣了。
後來我想也許對單身一族更好用一些,畢竟他們做飯少,這個鍋顏值還高。對家庭主婦來說,並不是太實用。
我買的榨汁機特別難刷!特被難刷!分解成很多部分之後還是很難刷!用一次要刷好久。
再一個,我被各種健身大v們科普了,果汁其實並不 健康 ,只是甜水,沒有什麼營養,想補充營養需要吃水果而不是喝果汁。
所以我開始嫌棄榨汁機,就把它放在廚房櫃子的角落裡了。
說到榨汁機,我要順便說一下豆漿機。
前排提示:榨汁機是個反面教材,但是豆漿機是個正面教材!
以前我家的豆漿機也很難刷,所以我用的很少,後來我買了個九X的自清洗豆漿機,特別好用!非常好用!太好用了!豆子放進去,水放在容器里。豆漿出來,機器利用殘水自己刷自己,刷好後臟水落入另一個容器里,倒掉就可以了。
從此豆漿成為我們家早餐的常客,畢竟實在是太方便了!
這個豆漿機缺點就是比一般的豆漿機大,佔地方,再一個價格比一般的豆漿機貴一些。
喏,就是長醬紫
講完這個好用的,我們繼續來說買後悔的。
3、果蔬洗菜機。
懷孕的時候特別注意自我保護,看到能清洗蔬果上殘留農葯的果蔬清洗機立馬就買了一個。
買完洗了一次就後悔了。嗯是的。一次後悔。
首先它用的是臭氧來洗,味道特別大,懷孕的時候一聞就想吐。
其次它特別佔地方,不能天天放在廚房的檯面上,每次洗還要搬到水槽附近,特別不方便。
第三它洗起來還挺費水而且時間也不短,有時候你急著做飯用它來洗菜不現實,所以最終就被擱置起來了。
5、多士爐。
多士爐的廣告都是這種美好的生活場景。讓你買的時候立馬聯想到自己只要買了這個多士爐就能過上這種愜意的小資生活。
但實際上,你早上吃麵包片的概率差不多一個月能有5-8次(這還是多說的),能想起來加熱的次數大概連一次都沒有。
這些都是目前我廚房裡已經閑置的物品,以後再踩雷了再來跟大家匯報。
我也分享一下吧,我特別喜歡買鍋[捂臉]最近又想買,千萬要忍住,其實有的功能都重復了
電飯煲,這個經常用,做米飯挺好,我們家喜歡吃米飯
電壓力鍋,熬粥可以,燉肉是真難吃,而且我有高壓鍋老式的,我覺得比這個燉出來好吃,這個閑置了很長時間了
蒸鍋兩個一大一小,大的蒸饅頭,小的餾饅頭吃,我們這主食是饅頭,我覺得這個必不可少
電餅鐺,烙餅各種餅類挺好,使用率也挺高
平底鍋,目前只用來煎雞蛋
鐵鍋兩個,也是一大一小,有一個閑置
砂鍋,沒怎麼用過,平時使用高壓鍋,這個不常用
電火鍋,只用來吃火鍋,一年也就吃個幾次
破壁機,這個用的還挺頻繁的,各種五穀雜糧都能弄成糊糊喝
高壓鍋,還可以,熬粥燉肉都可以,不過需要掌握好水量,容易糊鍋
烤箱,這個有時候用,主要是烤麵包,蛋糕和地瓜
其他的就是電動碎肉機,壓面機,小奶鍋總之如果時間充足,不上班的話我覺得這些都能發揮用武之地,如果上班,平時沒有那麼多時間,是不可能都用上的
我們家廚房裡有很多東西,我沒買的時候總覺得「缺它不可」,剛買回來時「興致勃勃」,用了幾次過了新鮮勁以後,就「成了擺設」。
1、首先說說豆漿機
最初買豆漿機的初衷是覺得外面賣的豆漿要麼太甜,要麼太稀,而且也不知道用的豆類是不是發霉的?如果自己能買個豆漿機,不僅可以做成自己喜歡的口味,自己采購食材也更放心。
於是趁周末迫不及待的就去買了一台多功能智能豆漿機,不僅可以打豆漿,還可以做粥,打玉米糊,打果汁……還可以預約時間,當時剛買回來的感覺真的是如獲珍寶、愛不釋手,想想從此每天早上都可以喝到自己做的豆漿,心裡美滋滋。
所以剛買回來的第一周真的是每天早上都起來打豆漿,可是用了幾天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雖然可以前一天晚上直接加豆子和水設置成預約模式,這樣第二天早上就可以自動打豆漿了,但是早上喝過豆漿,清洗豆漿機真的是一個麻煩事,年輕人都要急匆匆上班的,誰有那個時間跟耐性去清洗?而且豆漿機也是有最小量度的,打多了一兩個人真的是喝不完,倒掉又很浪費。
所以豆漿機買回來以後,使用頻率由最初的一天一次,到後來的一周兩次(周末用),再到一個月一兩次,最後一年都用不了一次,當初買的黃豆都發霉扔了……
2、家用燒烤機家用燒烤機是搬新家的時候朋友送的,很長的一個烤盤,當時看到真的是很興奮,以後足不出戶就可以在家享受到燒烤的樂趣了。所以當時就跟朋友們在家試了一次,自己Diy燒烤確實很嗨,也很熱鬧,但是准備食材太麻煩了,而且雖然是無煙家用燒烤機,但實際用起來還是整個客餐廳都充滿了油煙味。
而這種家用燒烤機又是插電的,所以外出燒烤沒有電源的話其實是根本沒法用的,結果就是搬家那會在家聚餐用了一次,之後一次都沒有用過,現在真的嫌棄它佔地方。
買烤箱的初衷跟買豆漿機是一樣的,暢想著自己在家可以烘培個蛋撻、披薩、麵包什麼的,而最終都敗給了一個「懶」字,雖然現在製作程序都簡化了,但還是覺得准備食材很麻煩,做了兩次也擱置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我一樣買過這些看起來非常實用,但實際買了以後卻用不了幾次,還佔地方的廚具呢?
看了一下我家的廚房,小家電如下:
電飯煲,每天用。
電壓力鍋,每周三次左右,燉牛肉之類需要燉爛的食物,還有夏天的綠豆湯秋天的銀耳羹。
微波爐,熱剩菜熱早餐,每天用。
烤箱,各種西點,烤雞烤鴨烤魚烤紅薯,發酵 等等等等 使用頻次不等,有時一周五六次,有時半個月用不了一兩次。
破壁機,主要用來做豆漿,偶爾打點粉,兩三天用一次。
電餅鐺,烙薄餅用平底鍋,煎餃子,烙肉餡餅,用電餅鐺,一兩個月一次。
電磁爐,冬天吃火鍋專用。一個冬天下來七八次。
空氣炸鍋,炸薯條炸雞柳專用,有時加熱油炸剩菜,比如辣子雞,油條面窩,一周不超過一次。
電蒸鍋,夏天蒸蝦子秋天蒸螃蟹,蒸糯米做米酒 季節性較強。
博朗攪拌棒,汆圓子、肉末蒸蛋攪肉泥用,一個月兩三次。什麼時候給兒子做沙冰試試。
便攜果汁機,早晨做個水果酸奶帶到單位很方便,夏天每周兩三次吧。
酸奶機,一般都是自己做酸奶,口感比超市的好太多,天氣暖和時差不多一周一次。
養生 壺,基本每天用,冬天水燒開後可以保溫,隨時喝到溫度適合的水,還可以煮奶茶。夏天給兒子做飲料。
廚師機,和面,打發奶油,用得不太多,但包餃子做麵包什麼的,又快又輕松,解放雙手。
最沒用的應該是電砂鍋吧,家裡有兩個,都是公司搞活動發的,我燉湯用砂鍋,爐子上小火慢燉三四個小時。電砂鍋燉出來的湯也就比高壓鍋強點。
我喜歡做食物,廚房裡各種各樣的廚具很多,不同型號的砂鍋都有五個,沒覺得有什麼用不上的,有的雖然用得不多,但要用的時候方便順手。
你覺得家裡廚房裡,最沒用的廚具是什麼?
神器——煎餅鐺
是的,就是外面賣煎餅果子的神器,我毫不猶豫的給搬回了家···
我在想啊,帝都一個煎餅6塊錢啊,我這么勤(呵)儉(呵)持(呵)家(呵)的寶寶哪能頓頓買早飯啊!!
花錢買了它,省了多少早飯錢,是吧?每天早上一個煎餅,又省錢又衛生。
為了能用上神器,我還買回了白面,綠豆面,韭菜花,醬豆腐,芝麻,甜面醬,嗯還有比平常多一倍的雞蛋···
可我為什麼只用了一禮拜呢?
因為我沒有預見一個更重要的事情,
就是它的體重··
而且請相信我,
在你把它舉上煤氣灶的瞬間,你會完成由女神到女漢子的蛻變。
當然,更更沒有想到的是,
如果上班日吃上熱騰騰的自製煎餅
我就每天都要早起1個小時,
並且終於有一天華麗麗的遲到了···
煮蛋器顧名思義,主要用來煮雞蛋,有些多功能的還能蒸包子、餃子、玉米之類的食物。我們傳統煮雞蛋方式是把雞蛋放水裡,水開了以後煮個7、8分鍾就好了,而新出現的這種煮蛋器其實應該叫蒸蛋器,據說煮蛋更加方便快捷,但真的是這樣么?
煮蛋器還是很暢銷的,價格不貴,從幾十到一百多不等,看著有點兒像電蒸鍋。不瞞大家說,筆者沒買過煮蛋器,還是用最傳統的方式煮雞蛋,也很方便呀,何必大動干戈用煮蛋器,清洗還麻煩。
我家我會覺得是微波爐,最多用來解凍,烤東西它不如烤箱和空氣炸鍋,熱剩飯饅頭之類的干還容易硬。
雞肋
這個我一定要說一下,感受太深了。
1.打蛋器
當初買它是想學著做西點,很多西點都要用到打蛋器這一神器,腦子一熱,買了,反正也不貴,就幾塊錢。買完就後悔啊,我一看那些蛋糕什麼的做法太繁雜,果斷放棄,打蛋器買回來兩年了,一次沒有用過,平時攪拌雞蛋都是直接用萬能筷子就搞定,而且,我目測,就打蛋器那玩意用完了不好洗。
2.微波爐
這玩意真的是,誰買誰後悔。上大學的時候宿管阿姨那有微波爐供我們冬天的時候熱飯吃,覺得挺管用,工作以後自己也買了一個,哎,後悔了,又沉,熱出來的飯菜沒有明火熱出來的好吃,用來烤雞翅也烤不了。四五百塊錢的東西一共沒有用十次,扔了可惜放著佔地,雞肋得很。
3. 榨汁機
當時買它的時候正是它最貴的時候,花了兩千多買的,就沖它噪音小,螺旋壓榨原理用起來比較安全,榨出來的果汁確實不錯,雞肋在哪裡呢?在洗的時候,由於它榨的時候會有一部分的微小果肉在機器裡面,用水一沖就出來,機器是很好洗干凈,但是太能堵下水道了,用一次就堵一沖下水道,心塞得很。
還有一些我預測自己用不了幾回的家電都沒有買,比如麵包機,電餅檔,廚房裡最有用的電器就是鍋和電飯煲,別的別買,就是別人吹出花了也不要浪費錢買,太坑了。
我好像還好,因為明確知道自己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加上自己還算會做飯,所以,很多坑沒入。
像豆漿機,電餅鐺,麵包機這些,因為不愛喝豆漿,不愛吃麵食,所以,都沒買。也不愛喝各種熱呼呼的粥,所以,破壁機也沒買。
我做飯喜歡一個鐵鍋走天下,所以,各種網紅的東西也沒入手,例如摩飛鍋,三明治鍋,還有什麼小美。
現在廚房裡,一個炒鍋,一個蒸鍋,一個電飯煲,一個平底煎鍋,一個砂鍋。就這五個鍋。
其它的東西,有一個空氣炸鍋,這個例用率不算低。空氣炸鍋說白了,就是一個帶風扇的微型烤箱,因為可以無油烹飪,所以,平時烤個雞翅,排骨,牛排,麵包片,披薩,蛋撻,布丁等,還是挺方便的。
家裡還有一個原汁機,我不好吃水果,也特別不喜歡去把水果去皮切丁。把水果磨成汁我還能喝喝。今天晚上榨了一個哈密瓜檸檬汁,酸甜可口,很好喝。機器選擇好洗的,還是很方便。
微波爐,是我們家利用率最高的小家電之一。做飯做菜不用考慮,死難吃,哈哈。這台機器的功能,就是化肉和加熱,又快又方便。
小東西呢。有一個拍蒜器,還不錯,做蒜蓉類的菜很方便。還有一個拉線的那種小型絞肉器,不過,我沒用它絞過肉,都絞個香菇之類的。還有一個切絲切片的那種擦板,利用率也不低。
其它的沒什麼了。
閑置的:1、燒水壺,因為家裡長年都是桶裝水,而且不喝熱水,所以,結婚這十幾年,就沒用過東西。購買原因,忘了買什麼東西送的了。
2、攪拌棒 也不知道是不是設計的原因,很容易清洗不幹凈,導致攪拌棒的金屬棒和電機連接處銹死,這個東西就壞了。
三,壓蒜器
不好用,真的不好用,用了一次,壓不成,閑置了。
這個問題真是太有共鳴了,前幾天收拾廚房時還處理了一堆東西,用老公的話說就是:「當時不讓你買跟吃多大虧似的,買回來之後就新鮮了幾次放一邊就不用了。」話說我還不算是沖動型的敗家娘們兒呢,平時買東西還算是理智型的(就不告訴你是因為窮哈),當時買的時候也是考慮再三,覺得這個東西非常的實用,非常的值得買,如果不買真的後悔的那種。可是買回來之後,一用真的發現是雞肋。
1、麵包機 :這個當時買的時候,看廣告做麵包和用來揉面都特別地好。買回來之後只做了一次麵包,咕嚕好幾個小時做一個麵包,剛夠一個人吃的口感也不好。後來又用它和了一次面,不知道哪沒弄好面粘的到處都是,後來光清洗它用了好幾個小時,從此之後就給束之高擱了。
2、面條機 :我家裡人都喜歡吃麵食,想著有了它就可以自己在家做面條、餃子皮、餛飩皮了,想吃圓的做圓的,想吃扁的做扁的,實際操作起來卻是特別地麻煩,還弄的到處都是面,清洗也很麻煩,不如自己手工操作省時省力呢。
3、松餅機 :只是剛買回來的時候用了幾次,拍照片擺造型發朋友圈顯擺了一下。後來再做東西直接用電餅檔來代替了,除了可以凹造型沒有電餅檔實用。
4、榨汁機 :這個經常被家中某人嘲笑,因為當時買這個攜帶型的榨汁機,是想著像廣告宣傳中那樣,隨時隨地一杯鮮果汁,美白養顏又減肥。買回來之後發現打的果汁超級難喝,結果就是沒養了顏也沒減了肥,還花了冤枉錢。
除了這些還有絞肉機、研磨器、料理機、火鍋機等感覺作用也不是很大,也是可有可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