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工製作 » 做蛋糕如何醒面最好
擴展閱讀
蛋糕學校哪裡的好處 2025-02-05 09:49:39
熊孩子蛋糕店在哪裡 2025-02-05 09:45:48
蛋糕名字大全小男孩 2025-02-05 09:44:29

做蛋糕如何醒面最好

發布時間: 2025-02-05 09:32:14

『壹』 為什麼我做的戚風蛋糕總是塌陷呢

戚風蛋糕是不少新手朋友入門最開始選擇製作的蛋糕,,第一口感好,細膩蓬鬆,第二,相對其他的蛋糕來說,製作簡單用料也非常易得。在家做來當作早餐或者下午茶點心,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可是戚風蛋糕,其實還有一個名字叫氣瘋蛋糕,因為做不好的話它很容易就會塌陷,讓人很生氣

我做烘焙油3年多了,最開始也經歷過這樣的問題,實在是頭疼了一把,很多新手朋友應該都走過這樣的彎路吧!戚風蛋糕以其容易失敗而著名,但是只要掌握了要點,做起來也不難。下面我就來針對提到的這個失敗現象來分析原因,另外,我會在最後提供給大家配方以及另外一些常見失敗的原因分析。


出爐倒扣也是戚風成長的一個步驟,千萬別忽略。震模是為了震出熱氣,倒扣是為了讓戚風組織還沒有完全定型的時候往下處於一個繼續拉伸的狀態,如果不倒扣,戚風會被自身的重量壓塌。這也就是為什麼不能用不粘模來製作的原因之一,因為一倒扣,底部脫離了模具掉下來,就無法進行拉伸了。

『貳』 和面醒多長時間為好,為什麼

平時我們在家吃早餐,一些人比較喜歡吃麵包,總會提前在頭一天夜晚去買好,但是隨著現在很多人注重 養生 ,總覺得外面的麵包添加各種東西太多,想自己在家做麵包或者蛋糕之類的點心。不過理想和現實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我們發現自己做出來的麵包又硬又難吃,和點心店松軟香甜的麵包沒法比,畢竟自己的一些技術要點沒有學會。

其實我們做的不如點心店好吃,並不是因為買的材料太差,相反我們更捨得買好的材料,只是因為其中要點不會,而在烘焙糕點時,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醒面,只有會醒面才能讓面團更加均勻光滑,而且做出來的面點才會更加香軟好吃,同時醒面技巧好。還能讓你做出來的麵食更好看,不會出現那種干癟的感覺。所以說只有掌握了醒面的技巧,我們才能夠做出可口的麵包。

醒面作為烘焙糕點的要點,裡面的技巧很多,這里對幾個常見問題回答。

1.第一個醒面過程有什麼要求呢?

答:對於我們需要烘焙的對象,大多數糕點都需要醒好幾次面,而且每次醒面的作用也不一樣,就像第一次醒面,是在我們將面團揉好之後開始,這次的作用是為了讓水和麵粉的蛋白質更好吸收,讓面團舒展開,這樣的話面就比較光滑了。一般這次醒面的時間在一二十分鍾,如果是發面的面團,一般十分鍾差不多就夠了。同時為了防止醒面時,面團容易乾燥,我們最好用一塊濕布給盆蓋著。

2.第二個醒面過程有什麼作用和注意事項?

答:對於我們做好的面團,並不是只有一個醒面階段,大多數的醒面都有第二次醒面過程。一般兩個醒面階段都是發面。其實這次醒面的目的是為了發酵,同時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在面團中加入一些鹽,這樣能夠讓面團更勁道一些,尤其是做那些口感比較彈牙的麵包最合適。

3.醒面之前和面的要點?

答:想要醒面的效果更好,我們活面時要足夠用力,保證面團成型效果好,而且面團成型之後,不要再加水,因為比較稀的面團醒面效果比較差。

4.面的類型和醒面次數有不同嗎?

答:如果是死面的話,我們一般可以醒面一次就可以,而如果是發面的話,最低需要醒面兩次,第一次醒面之後,需要再次揉搓處理面團,最後再次醒面,才能保證面團更好發酵成型。

5.醒面比較成功的標志是什麼?

答:我們最後打算用來做糕點的麵食,用手揉搓時比較光滑有勁道,且彈力不錯,這樣的醒面就是比較成功。

1.如果我們打算做手工面條,一般需要加水在麵粉的35%左右,而且醒面最好達到兩個小時。

2.如果打算做小籠包,加水早在麵粉的一半左右,醒面達到二十分鍾就可以。

3. 如果做硬面饅頭,用水占麵粉的三分之一就可以,而且揉面成型發硬後,要保證醒面達到半個小時。
大家做醒面的時候有什麼好的方法和建議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感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持!

和面醒多長時間為好?我們應該先了解『醒』的原理,所謂醒面是在和面前麵粉是粉狀物,麵粉中的蛋白質顆粒是收縮的是乾的水分很少,蛋白質和水分子結合後開始慢慢聚合。變大後的蛋白質分子相互交織成面團,這時面團並不光滑,是水大部分只是吸附在蛋白質顆粒的表面,而蛋白質分子內部是乾的,體現在面團一扯就斷,為了達到面團光滑細膩,這時就需要醒面,讓其鬆弛下來,就是蛋白質顆粒充分吸收水分,讓水分子在面團中的分布更加均勻,使面團內部形成組織良好的網狀結構,使面團變得鬆弛、更有韌勁這一過程就是醒面。

任何面團做生坯前都要醒面。

醒面要醒多長時間才算醒好了呢?這要從和下面團用途性質來決定。

水面團類型:就是只是麵粉與水和成的面團,用水量在麵粉的50%多時,醒面需半小時以上就可以。

手工面條:用水量只有麵粉的35%左右,醒面需要2小時以上。

小籠包子:用水量是麵粉的近60%,醒面要20分鍾左右。

普通饅頭:再一發完後要進行排氣,揉完後醒面十分鍾左右,就可開始製做。

硬面饅頭:用水量大概在40%左右,排完氣揉面後,需要醒半小時以上。

以上只是常用的面團醒面時間。最終目的是感覺面團有些松軟有彈即筋力時,就是醒面好了。

面的醒發情況直接關繫到麵食的口感和味道。發酵到位了不論包子還是饅頭都會暄軟又有彈性;醒發不好過發酵過頭則口感死、硬。那麼怎麼准確的判斷面團是否醒發好了呢?

環境溫度、濕度、面團本身的軟硬程度、以及酵母用量都是影響面團發酵速度或者說時長的因素。 夏天用時肯定比冬天短;軟面團比硬面團醒發快;酵母用量大則醒發快……所以您看,以時間來判斷面團醒發情況是不合理的。

那麼,如何准確判斷面團是否發酵好了呢?咱們 一看、二按、三拉、四掂。 看、按、拉、掂都可以單獨判斷面團的發酵情況,沒有經驗的可以按照這幾個步驟一套下來,判斷更加准確。

判斷面團醒發情況的方法:

1、看體積。一般來說,面團發酵至原來的2倍大左右最到位最"百搭",不論蒸饅頭、蒸包、還是烙餅都合適。

寬松一點說,發酵至原來體積的1.5—2.5倍大左右都可以,1.5倍大算是基本發酵好了,因為一般後續還會有二次醒發,可以彌補少許的火候欠缺;2.5倍大則是另一個分界點,再過一點也發酵過頭了。現在大部分人一般都是用酵母來發面,2.5倍大也不會酸。如果是用面肥,可能會有輕微的酸味,可以揉少許鹼面進去中和一下酸味。

如果面團體積漲大很多,面團表面看著虛脹開裂,或者出現了很多明顯的氣孔,那麼就是發酵過頭了。發酵過頭的面團做出來的麵食口感一樣會比較死,可能還會發酸。

2、按個洞看回縮。用手指外面團上戳個洞,手指拔出後洞沒有明顯的回縮,洞壁又光滑無孔,這是發酵最完美的情況。

如果動洞迅速回縮,說明發酵不到位,還需要繼續發酵。如果一按,周圍一都片隨著塌陷下去了,也說明發酵過頭了。

3、拉開看氣孔。將面團撕開,裡面是大小均勻漂亮的蜂窩狀小氣孔,發酵完美。

4、掂手感重量。 這一步是在二次醒發或者麵食開火蒸之前的時候用的,膨脹變輕是標准。一般面團發酵好了,我們揉成饅頭或蒸包之後,還要進行二二次醒發,二次醒發是饅頭蒸包出鍋夠蓬鬆暄軟的關鍵。或者也可以有更簡單省事的方法:面團該好後揉勻,直接做成饅頭或蒸包生胚,然後進行醒發。這種只需要一次醒發到位即可。

不論是二次醒發還是一次醒發到位,判斷醒發好了的技巧:拿起饅頭或蒸包掂一下,有點輕飄飄的,沒有剛做好時那種沉甸甸壓手的感覺了,那就是醒發好了。其實這個時候看外觀也能看出來:比剛做好時更加飽滿。 概括起來說就是:膨脹變輕。

以上就是做各種發面麵食時判斷醒發情況的技巧和方法。只要掌握好了這些技巧,讓面醒發到位,不論饅頭、蒸包還是任何發面麵食,就都不在話下了。

所謂醒面是麵粉與水充分混合後,蛋白質吸水膨脹形成麵筋,經揉面或壓面後,麵筋相互粘連,在其周圍包裹著鬆散的澱粉,經過醒面後麵筋舒展麵粉與水能充分結合,使其成為具有可塑性和彈性的濕面團。

它的作用是是讓和面或或形後,面團內的蛋白質分子有鬆弛和重構的時間,消除其應力和蛋白質分子空間結構重構的過程。

知道了其原理和作用就會有目的的了,原則上說醒面沒有定式時間,具體的醒面時間因溫度濕度和硬軟不同而不同。

比如面拉麵的面團,用麵粉一半的水和成面團,在室溫時需要半小時以上。

比如面條面團,其用水量只要麵粉的1/3多,經過多次揉壓筋力多糾結在一起,讓其舒展開了需要1小時甚至4小時以上。

比如發面餅的面團,用水量是麵粉的1/2到60%之間,在溫度在25到40度間,醒面大概需要半小時左右就可醒發到近2倍大。在做成成品後在此溫度濕度下醒發到位僅需要15分鍾左右。

再比如饅頭面團,其用水量是面的45%到55%之間,在溫度濕度合適的情況下則需要半個小時多,而二次醒面在此環境下需要20分鍾到半小時。

需要注意的是酵母或老面多少也影響醒面時間。死面團影響時間長短主要在用水量多少。

不論是機器和面還是人工和面,都少不了一個步驟那就是醒面,醒面可以使面團更加均勻,更加光滑,想一些需要製作出來各種造型的面點來說,光滑的面做出來的東西非常好看。而且醒面可以應用到任何一種面團,基本上只要是需要面點製作的製品,都離不開醒面。

其實很多面都是要醒很多次的,每一次的作用也不太相同。就比如說我們要先進行揉面,而第一次的醒面就是在揉好面之後進行的。這次的醒面主要是為了讓蛋白質和水充分吸收,是內部結構更好的伸展開,這樣的面再揉就會比較光滑了。這一次醒面的時間一般是在10-20分鍾,如果是發面面團的話,恰巧溫度又比較熱,可以適當縮短時間,要在發酵前醒好。為了防止乾燥,醒面的時候一般要使用保鮮膜或者略濕潤的布蓋住。

然後是有些製品需要進行的二次醒面,這一次是以發酵面團應用比較廣泛,說是醒面,其實就是為了發酵,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不算醒面,還有些面團是需要達到某種狀態的,比如說加了鹽,這種醒面就可以讓面團變得更筋。這次的時間沒有一個准確的值,一般都是根據實際情況的。

最後一次醒面同樣是發酵面團比較多,而且是以蒸製品為主的。比如說我們在蒸包子的時候,不管你用的是一發還是二發,包好以後都要進行醒面,對於一發來說這就是一個快速發酵的過程,對於二發來說可以讓面團發的更加均勻,發的更好。這次的時間一般都是看面團的情況來決定的。

一般是1.5小時到2小時,跟溫度和面的份量有關,和面過程中還要注意些小技巧。

1、面不要太干也不要太濕,以不沾手為准。面和好的標準是三光:盆光,手光,面光,即盆子壁上沒有面,手上沒有面,面團光滑。

2、酵母用溫水化開發酵更快。和好的面團醒發時上面蓋上蓋子,防止表面太干起皮。

3、如果冬天溫度低,不容易發面,可以弄盆溫水,把面團連盆子套在溫水盆子里。發酵效果跟夏天一樣快。

4、面團發好的標志:面團變得兩倍大,用手輕輕地戳下面團,會出現很深的窩。

發面的時間,通俗的說和溫度有關,理想的發酵溫度27~30度,如果是夏天,面和好至光滑後,放置陽台鍋蓋蓋住2~3小時即可!冬天溫度低,可以蒸鍋內燒水不用到沸騰狀,把和好的面放置進去一樣可以達到這效果!打開膨脹的面團裡面都是蜂窩狀即可!夏冬按照發酵粉的說明溫水攪勻,和面夏天常溫水,冬天60度左右水就好!

用點小訣竅:和面時候可以放點白糖,加速發酵,也可以和面水和啤酒1:1比例都能加速發酵,也不會影響口感!發酵好後盤面的時候加一點使用小蘇打粉也可以增加口感,也可以避免有時發酵過頭一點的酸味!盤面做出饅頭後靜置一會二次發酵變大後再上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蒸出又大又松軟的饅頭

『叄』 面團發酵好什麼狀態 怎麼判斷面團發酵好了

我們都知道,很多人在做麵包、蛋糕以及包子等美食甜點的時候,一般都要先把面團發酵好。面團的發酵是很重要的,會有很多的講究和注意事項,尤其是面團的發酵時間等等。那麼怎麼判斷面團是否發好了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怎麼判斷面團是否發好了

1、先看一下發面的體積

這裡面我們需要注意下,先記住沒發面之前的面團體積的大小。然後等到打開發面的蓋子之後,我們就可以比較下是不是發面之後的效果比原來能大了兩倍不止,一般來說至少要2-3倍才算正常,如果沒有發到這個大小,那麼我們就需要想下是不是因為發面中的某些環節出現了問題導致發面沒有發起來。而正常來說的話,看發面的體積也是我們觀察非常簡單直接的一種方式,也是大多數人在判斷是否發好面比較直觀能讓我們看到的一個實用的方法了。

2、看氣泡孔

如果是發面比較好的情況下,我們看下這個氣泡孔,氣泡孔都是無數的小氣泡孔的形狀。這個不是說有幾個孔就可以了,而是在上面有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樣形狀不相同的孔,而且基本上在面團的每個部分都會有的。之前掰開發好面的面團看了一下,裡面都全都是氣泡孔的形狀,可見這個不僅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氣泡孔,而是全都是氣泡孔才是發面比較合適的,這樣的氣泡孔發面的效果也是比較理想的。然後我們將發好的面拿出來之後,有的發面都粘在了底部,我們將面拿起來的時候是稍微有點費勁的。而且可以告訴大家,在底部也都是發面的小氣泡孔,而且拿起來的一瞬間發面的小孔都是無數的小泡的效果的。

所以這也是判斷發面是否成功的第二個方法,這個方法沒有之前的方法那麼直觀但是確實是一個可靠而且很能判斷發面效果的方法。

3、看醒面之後的回彈程度

這個相信大家都遇到過這個問題,發面之後我們經過揉搓後才能做成麵食,這樣發面中的氣泡孔經過我們按壓的過程中肯定會被壓癟,這樣發面的體積就會比原來縮小了不少。一般做完麵食之後,都需要進行醒面二十分鍾,做法就是蓋上一層保鮮膜,讓做好的麵食都封閉在保鮮膜里不接觸空氣。這樣做的麵食裡面就會靠著酵母成分再次恢復原來發起來的氣泡孔,也會恢復差不多原來的大小,這也是判斷面團發好的一種方式。

面團發好了是什麼樣的

觀察面團體積

這是最直觀的判斷方式,發酵好的面團體積應該比剛柔好的面團體積大兩倍左右。這個方法可能更適合老手,對新手來說不太好把握,繼續往下看。

用手指來驗證

用手指如何驗證面是否發好,這是個非常實用有效的辦法。如果面團體積變大又不敢確認面已經發好,用手指在面團中間戳一個洞,洞口的面團靜置不回縮,這就說明面團已經發好,相反就需要繼續發酵。

扒開面團觀察

如果觀察面團體積明顯變大,可以扒開面團觀察面團內部是否充滿蜂窩狀的氣孔,如果面團內部充滿豐富又均勻的氣孔,也說明面已經發好了。

如何判斷面團發酵過頭

發過頭的面團有很濃的酸味,一打開保鮮膜或鍋蓋面團就會塌下去,扒開面團裡面氣孔非常大,這幾點都說明面團發酵過頭。

用沒發好或發過頭的面團蒸饅頭和包子都有可能塌陷或變成死麵疙瘩,或成品口感不夠松軟。

發好的面,表面呈光潔的狀態,用鼻子一聞,有輕微的酵母香味,用手輕輕一摁面團,按出小坑,小坑很快就恢復原來的面樣,這說明面發的正好。如果聞著面團有一股酸味,說明面發過了,壞了。

『肆』 醒面需要蓋保鮮膜嗎

醒面不需要蓋保鮮膜。

醒面是指將和好的面,在進一步加工或烹飪前靜置一段時間這一過程。醒面的過程就是一個簡單的靜置過程,不需要太多的多餘動作。通過醒面過程,面團中在外力作用下被扭曲及破壞的網狀結構得到了重塑,面團中的蛋白質重新恢復了應有的空間構形,面會更加地筋道、柔軟,口感也更加的細膩和順滑。

蒸蛋糕需要蓋保鮮膜嗎?

蒸蛋糕需要在上面蓋上一層保鮮膜,這樣能防止在蒸制過程中蓋子上面的水汽滴下來,從而導致蒸出來的蛋糕不平整,另外保鮮膜也可以用陶瓷盤子或者是食品級塑料袋蓋在上面,但要在上面扎一些洞讓裡面的水汽排出來。

蒸蛋糕蓋保鮮膜的原因

蛋糕在蛋糕店、超市、小吃街都比較常見,口感綿軟甜膩,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不過現在有些人擔心外面賣的蛋糕添加了各種防腐劑,對身體不好,所以也會自己動手製作,而在蒸蛋糕的時候往往會在上面蓋上一層保鮮膜。

之所以有這層保鮮膜,主要就是防止在蒸制的過程中蓋子上面的水汽滴下來,從而導致蒸出來的蛋糕表面不平整,所以是需要保鮮膜的,但是也並非一定要用保鮮膜,也可以用陶瓷盤子、食品級塑料袋蓋在上面。

『伍』 烤蛋糕的麵粉要醒一會嗎

不用。蛋清打發好之後把麵粉篩進行去後慢慢攪拌均勻,然後再和打發好的蛋白攪拌在一起就可以了。

『陸』 如何讓麵粉快速發酵

製作方法:

1.在干凈的容器中加入適量的小蘇打,然後往其中加入白醋和溫水並用筷子攪拌均勻。
2.將調好的蘇打水一邊攪拌一邊倒入麵粉中,將麵粉攪成絮狀並揉成光滑的面團。
3.面團揉好後用保鮮膜封住,放在溫暖的敵方發酵20分鍾即可。

注意事項

第一,如何讓小麥麵粉迅速發醇好呢?醒面用的發酵劑有三種:蘇打、老面(發面)和乾酵母粉。他們的原理都類似:在適合的標准下,發酵劑在麵糊中造成二氧化碳汽體,再根據受熱變形促使麵糊越來越綿軟爽口。

第二,蘇打釋放出來的汽體並不豐富多彩,因此用它醒面的製成品綿軟度並不是很好。並且它是弱鹼性物質,會毀壞小麥麵粉中的維他命,減少面點的營養成分,不建議採用。

怎麼讓麵粉快速發酵好呢

第三,老面一些地區又叫發面,是之前發醇以後取材的一塊麵糊,適度儲存以後用它來做菌苗起動發醇。老面務必要配搭鹼來應用,是由於它會使麵糊造成怪味。但鹼會毀壞小麥麵粉的營養成分,並且使用量十分不太好把握,製成品非常容易導致消耗,因此都不建議應用。

第四,酵母粉是純天然物質,用多了不容易導致不太好的結果,總是提升發醇的速率,或許還能提升大量的營養元素也或許。因此,針對面點初學者而言,宜多不適合少能確保醒面的通過率。

高筋粉:顏色較深,本身較有活性且光滑,手抓不易成團狀;比較適合用來做麵包,以及部分酥皮類起酥點心,比如丹麥酥。在西餅中多用於在松餅(千層酥)和奶油空心餅(泡芙)中。在蛋糕方面僅限於高成分的水果蛋糕中使用。

中筋粉:顏色乳白,介於高、低粉之間,體質半鬆散;一般中式點心都會用到,比如包子、饅頭、面條等。(注:一般市售的無特別說明的麵粉,都可以視作中筋麵粉使用。而且這類麵粉包裝上面一般都會標明,適合用來做包子、餃子、饅頭、面條)

低筋粉:顏色較白,用手抓易成團;低筋麵粉的蛋白質含量平均在8.5%左右,蛋白質含量低,麩質也較少,因此筋性亦弱,比較適合用來做蛋糕,松糕,餅干以及撻皮等需要蓬鬆酥脆口感的西點。

『柒』 怎麼醒面口感最好

醒面是製作麵食的重要步驟,它直接影響到麵食的口感和質地。要想讓麵食的口感達到最好,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選擇合適的麵粉:不同的麵食對麵粉的要求不同,一般來說,高筋麵粉適合製作麵包、比薩等需要松軟口感的麵食;中筋麵粉適合製作饅頭、包子等需要柔軟口感的麵食;低筋麵粉適合製作餅干、蛋糕等需要酥脆口感的麵食。
控制好面團的水分:面團的水分對醒面的效果有很大影響。一般來說,面團的水分越多,醒面後面團越容易拉伸,口感越柔軟;水分越少,面團越難拉伸,口感越緊實。因此,要根據麵食的種類和個人口味來調整面團的水分。
加入適量的鹽:鹽可以增強面團的筋性,使麵食更有彈性。但是,鹽的加入量不宜過多,否則會影響麵食的口感。一般來說,每500克麵粉加入1-2克鹽即可。
揉面要充分:揉面是為了讓麵粉中的蛋白質充分結合,形成麵筋。揉面的時間越長,麵筋越充分,麵食的口感越好。一般來說,手工揉面需要10-15分鍾,廚師機揉面需要5-10分鍾。
控制好醒面的溫度和濕度:醒面的溫度和濕度對面團的發酵速度和效果有很大影響。一般來說,溫度在25-30℃,濕度在75%左右時,面團的發酵效果最好。可以使用保鮮膜或濕布覆蓋在面團上,以保持適當的濕度。
控制好醒面的時間:醒面的時間過短,面團發酵不充分,口感較差;醒面的時間過長,面團容易塌陷,口感也不佳。一般來說,夏天醒面時間較短,約1-2小時;冬天醒面時間較長,約2-4小時。具體時間還需根據面團的狀態來判斷,當面團體積膨脹到原來的2倍左右,按壓後能慢慢回彈,即表示醒面完成。
總之,要想讓麵食的口感達到最好,需要注意麵粉的選擇、面團的水分、鹽的加入量、揉面的充分程度、醒面的溫度和濕度以及醒面的時間等多個方面。只有把這些細節都做好,才能製作出美味可口的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