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去麵包店定一個小蛋糕給女朋友要多少錢
小要看小到什麼程度,還有看用什麼材料,最好是去蛋糕店現場看樣式和價格。這樣才物有所值。也有現成的裱花小蛋糕。可以的話,這種比較便宜。
『貳』 麵包店的蛋糕多少錢一磅
一磅相當於450克,也就是6寸左右的蛋糕,一般價格在40元 ---60元不等。
『叄』 蛋糕店 麵包西點 是怎麼定價的呀 很頭痛 成本怎麼算的呀 商品的成本很好算 但是 把人工 水電等費用怎麼加
商品成本應該包含材料、人工、水電的。定價一般比成本高些就行了,定得過低賺得少,將來也難提價;定得過高又容易使客人貨比三家而失去潛在客戶。新店的話建議定價適中些,可以搞點促銷活動。
『肆』 蛋糕成本如何計算
1、一般定價=(成本+包裝)*4
2、一個烘焙餅店的產品結構包括:節日產品(全部業績的50%)包括粽子、月餅、年禮、湯圓、伴手禮。常規產品(全部業績的50%)其中裱花蛋糕45%、麵包15%、常溫蛋糕10%、干點10%、西點10%水吧5%、代銷5%,這個是綜合的烘焙店產品的銷量比例。
3、這裡面麵包只佔一小部分,如果你的產品中麵包佔了一大部分,先看看自己的營業額是否賺錢,如果不賺錢,就考慮一下,多加一些其他的產品。
(4)菜市場附近賣麵包蛋糕如何定價擴展閱讀:
蛋糕根據其使用的原料、調混方法和麵糊性質一般可分為三大類。
1、麵糊類蛋糕:配方中油脂用量高達麵粉的60%左右,用以潤滑麵糊,使產生柔軟的組織,並幫助麵糊在攪混過程中融合大量空氣以產生膨鬆作用。一般奶油蛋糕、布丁蛋糕屬於此類。
2、乳沫類蛋糕:配方特點是主要原料為雞蛋而不含任何固體油脂。利用蛋液中強韌和變性的蛋白質,在麵糊攪混和焙烤過程中使蛋糕膨鬆。根據所用蛋料又可分為單用蛋白的蛋白類(如天使蛋糕)和使用全蛋的海綿類(如海綿蛋糕)。
3、戚風類蛋糕:用混合麵糊類和乳沫類兩種麵糊,改變乳沫類蛋糕的組織而成。
『伍』 我開了一個麵包店 不知道怎麼給麵包蛋糕定價 計算材料成本根本不可能
第一、你要把所有配方全部換算成克、比如4分之1勺鹽、兩個半雞蛋是多少克?
第二、參照上面的回答就可以了 、別人回答的已經很清楚了
第三、關於人工水電你就需要有一個月的營業額、除去原料成本後、看看你在人工水電這方面支持多少?把這些平均分攤到每一天、再由這些金額除你每天銷售了多少個麵包、這樣就知道你賣的每個麵包除原料成本外需要多少人工水電?這些只能算出個大概、不可能100%准確的
『陸』 蛋糕怎樣定價才好
現計材料費,你可以根據才料費的百分之幾來做利潤,你可以百分之20或30,比如10元的蛋糕可以賣12元或13或14元
『柒』 蛋糕的售價怎麼定
先定位後定價
1.產品定位
為什麼要給產品定位呢?因為這樣才能確定消費者的價格預期。
什麼意思呢?過去我們會簡單地認為,假如烘焙人生產一個巧克力蛋糕的成本是80塊錢,想獲得的利潤是40塊錢,那麼價格就是成本加上利潤,定價120塊錢是合理的。
這是從我們自己的角度思考定價問題,肯定了成本在定價過程中的作用,但是卻忽略了消費者的情況。
從消費者的角度考慮定價,需要給產品定位,根據產品帶給消費者的不同價值來制定不同的價格。如果定位到一個較高的價格區間,就可以獲得更大的利潤。
例如一塊小蛋糕你把它放在超市裡,和哪些很普通的蛋糕放在一起,消費者的價格預期可能就是一瓶可樂的價格10塊錢左右。但是,如果把它放在咖啡館,消費者的價格預期可能是一杯咖啡的價格,大概40塊錢。
為什麼同樣的產品,放在消費者熟悉的不同產品旁邊,會產生3塊錢到30塊錢近10倍的價格差呢?
其實消費者並不知道蛋糕到底值多少錢,消費者願意為一個蛋糕付出多少錢,是參考了熟悉產其他的價格。
商品的市場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顧客願意為該產品付出多少金錢。
所以定價不是成本和利潤的簡單相加,定價需要先給產品定位,然後根據產品帶給消費者的不同價值來制定。
2.用戶定位
例如你製作出一款蛋糕,但一看同行的這款蛋糕普遍都賣的很便宜,可是你的用戶都是比較高端的用戶,他們願意花費5.6百去買蛋糕。
你該怎麼辦呢?是和同行的價格保持差不多,還是定的相對高一些?
如果你的客戶是高端用戶建議這個時候時候大家就可以把這個產品賣一個很高的價格。比同行貴上1.2倍都無所謂,因為這個產品是針對高端人群在賣的。
但如果你的用戶群體是很普通的消費者,他們可能只會花費100左右購買你的蛋糕,那你去參照那些高端消費群體的店鋪去定價嗎?
當然不行,我們最終的定價都是根據用戶來定價,價格應該根據商品在消費者眼中的價值,而不是你眼中的成本而制定。
定價不是成本和利潤的簡單相加,定價需要先給產品定位,然後根據產品帶給消費者的不同價值來制定。
如何增加價值感?
每個產品都有其「價值」,這個價值並不是「價格」,而是消費者可以感受到的「產品好處」。
這個「感受到的好處」就是產品「可感知價值」。比如某蛋糕店,它宣傳的主要產品功能是無添加更放心,讓顧客吃起來「無負擔」,這個「無負擔」,就是產品提供給消費者的「可感知價值」。
或者在日常中一直強調的「蛋糕的製作時間成本及工匠精神」,也是一種商品附加的「可感知價值」,讓蛋糕的價格看起來更合理。
價值感是定價的核心,價值感越大,消費者的接受程度也就越高,定價空間也就越大。
所以我們要讓客戶感覺到,你這個東西比別人好就OK了。關鍵是我們要賣給客戶一個感覺,讓客戶感覺你的產品比人家好,而不是你的產品真的要比別人好。
你要給你的消費者值得相信的東西,給他們一個購買理由,一個細細感受你的產品或服務的理由,要讓自己在該商品上投入的時間和熱情物有所值。
為此,你的價格必須根據你向消費者提供的價值,而非你付出的成本來制定。
永遠不要根據自己的感覺
去判斷蛋糕的價值
而是要看用戶覺得它值多少錢
才能最大限度的擴大商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