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烘焙必須的小知識
1.烘焙入門必須知道的幾個烘焙小常識
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方面的常識
首先得是設備,
烤箱和冰箱是必備的,一個用來烘烤,一個用來冷凍。
打蛋器和打蛋盆,用來打發奶油。
溫度計,手持的和放烤箱里的,測量溫度。
電子秤,用來稱量原料,還要准備更精細的,量匙量杯之類的。
橡皮刮刀,用來切拌。
裱花嘴裱花袋,這是用來裝飾,或者馬卡龍、曲奇之類的需要用這些來製作。
烘焙材料
低筋麵粉、高筋麵粉、植物油……這些名詞要清楚
烘焙手法
揉面啊、打發奶油啊這些,都是需要長久練習的
2.蛋糕烘焙,必須知道的12個小常識,你都知道哪些
如今,烘焙食品越來越受歡迎,雖然有相當一部分人能通過烤箱做出烘焙食品,但是值得誇贊的卻不多,不是他們沒有努力用心的去做,而是一些常識性的了解不夠,導致做不出讓人滿意的烘焙食品。
1、大部分的家用烤箱都是機械式調溫。因此每一台烤箱的溫度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准確,需要在使用的時候根據個人情況調整及適應。即使同一品牌同一型號的烤箱,溫度也不會一致。
2、在普通麵粉里摻入20%的玉米澱粉或小麥澱粉,可以降低麵粉的筋度,代替低筋麵粉。
3、使用錫紙的時候,需要使錫紙亞光的一面接觸食物。
4、當烘焙的配方里提到「植物油」時,請盡量選擇淡色無味的植物油,而不要選擇重色重味的油脂,如花生油、茶油、橄欖油等。
5、除了烤箱外,烘焙最重要的工具是廚房秤和量勺。如果你實在不想購買量勺,那麼請至少購買一台最小量程精確到0.1克的電子秤。
6、將全脂奶粉與水以1:9的比例混合,可以替代全脂牛奶。在烘焙配方中所有需要使用牛奶的場合都可以如此替換。因此,奶粉在烘焙中應用比牛奶更廣泛。
7、麵包請不要放入冷藏室,會加速它的老化。
8、一般情況下,「黃油」與「奶油」是同一種東西。
9、大部分餅干,都可以用90%的木糖醇代替配方里的糖,製作無糖餅干,以適用於糖尿病人或想降低熱量攝入的人。但需要注意,每個人每天攝入的木糖醇不要超過50克。
10、糖可以有助於蛋白和全蛋的打發,並使打發的泡沫更加穩定。因此,打發雞蛋的時候,加入雞蛋里的糖不能用木糖醇代替。
11、根據個人口味需求,大部分配方里的糖,都可以在30%的范圍內調整增減,不會對成品造成太大影響。但配方里的油脂請一定不要隨意增減。
12、烤盤和錫紙都具有隔熱效果。當烤焙食品上色後,在表面蓋一張錫紙,或在上方再放入一個空烤盤,都可以起到防止食品表面上色過深的作用。
3.烘焙小常識怎麼做
烘焙小常識的做法
乳製品:
1.黃油:牛奶中分離出來的,也叫牛油。分無鹽和有鹽黃油,甜品中常用無鹽黃油。
2.鮮奶油:含脂較低,也叫稀奶油,動物奶油,人造奶油又叫植物奶油。
3.酸奶油:鮮奶油發酵後帶酸味,很少用。
4.奶油芝士:又叫乳酪,略帶酸味,做芝士蛋糕用。
5.馬斯卡彭芝士:義大利芝士,脂肪含量高,做提拉米蘇用,保質期短,易變質。也可用乳酪代替。
6.做水果酸奶芝士用
酒:1.最常用的是朗姆酒~甘蔗汁加糖蜜做成的,用來增加甜味。泡香草精用。
2.咖啡精:咖啡濃縮成的,百利甜酒。
3.香草豆莢,泡香精用的,或做成香草糖
堅果:杏仁,開心果,核桃,榛子等
乾果:葡萄乾,杏干,蔓越莓干,無花果
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白巧,黑巧
其它輔料:明膠(低端一般不用)一般用吉利丁片,(豬皮熬成的),加六倍水(冰水)泡發使用。
酵母:做麵包,披薩皮用。
烘焙工具
1.打蛋器
2.硅膠勺,也叫橡皮刮刀
3.麵粉篩
4.毛刷
5,擀麵杖(做餅干披薩時用)
6.盆.大中小
7.油紙,一次性
8.油布,反復用
9.量稱.精確到克
10.量勺,可有可無
11.手動打蛋器
12擠花袋,裱花,餅干用
13.花嘴,造型用
14.抹刀.抹面用
15.轉盤,裱花用
16.模具6.8.10餅乾等
17,溫度計,耐熱
了解烘焙原料,工具,計量。
麵粉根據蛋白質含量不同,分為:高,中,低筋麵粉
餅干,蛋糕用低粉,麵包用糕粉
黑麵粉,粗糙的麵粉,富含纖維,適合做麵包
杏仁粉,適合做馬卡龍。
玉米澱粉,摻進低粉里做餅干,甜點,口感更脆香
泡打粉,同麵粉一起用,可以蓬鬆
蘇打粉,與泡打粉作用一樣,蓬鬆
可可粉,可可豆磨的,調味用,蛋糕,甜點
抹茶粉,茶樹葉研磨成的,調味用的,蛋糕,甜品
桂皮粉,麵包調味用
蛋白打發
時間久了,蛋白沒韌性,不易有泡麵,穩定性不好
混入蛋黃,會打不發,蛋黃會組織泡沫產生
盆里有水,油,會打不發
加糖,過多,過早,不松軟
奶油打發,夏天易打過,盆下面墊冰水
九分,抹面,十分,裱花,八分慕斯,五分彩虹慕斯
打發全蛋要隔熱水打發至發白
黃油打發,狀態:羽毛狀,發白
黃油,冷藏3-5度,也可以冷凍,分小塊冷凍,用時提前冷藏,室溫軟化,硬~做派。膏狀~做餅干。融化了適合做片裝甜點,隔水加熱融化,或者烤箱加熱融化
雞蛋,殼:蛋白:黃 比例:1.6.3。一般蛋白35一個,蛋黃10。雞蛋冷藏好用,用前用溫水洗洗
4.16作為一名合格的烘焙師,需要知道哪些烘焙知識
1、地球上何時開始有的烘焙?公元前5、6百年古希臘時期。
2、17世紀開始什麼原因造成西點師和麵包師分道揚鑣?西點製作和麵包製作分別需要不同的爐溫,而經過改造的烤爐是不能輕易調節溫度的,因此麵包師和西點師覺得大家還是從此分開使用不同的烤爐更為方便。3、麵包製作中的配料百分比公式是什麼?配料總重/麵粉總重*100%=配料%。
4、油脂在烘焙時的作用?可以縮短麵筋的長度,包覆餅潤滑麵筋,使麵筋不會粘連在一起。5、烘焙過程分為幾步?無論麵包、蛋糕還是餅干,烘焙過程中都遵循這個過程:①氣體的形成與膨脹(酵母、蘇打釋放二氧化碳、水蒸氣)、②氣泡中的氣體的凝聚(麵筋中的氣泡、蛋白糊中的氣體)③澱粉的膠化(澱粉吸水加熱到60度左右開始膠化,使產品具有形狀)④蛋白質的凝固(74度時蛋白質開始凝結)⑤部分水分的蒸發(所以烤熟的麵包會很輕、沒熟透的灰比較沉)⑥油脂的融化(不同油脂會在不同溫度下融化,並釋放出氣體)⑦外皮的形成與著色(產品表面的水分蒸發、乾燥從而形成外皮,牛奶、蔗糖和蛋會增加著色度。)
6、麵包為什麼不應該冷藏?麵包出爐起,老化就開始了,水分喪失和澱粉結構的化學變化。這個變化在冷藏中會發生的更快,而在冷凍中則幾乎會停止7、為什麼含有胚芽的全麥麵粉不易保存?小麥胚芽中含有很高的油脂,營養含量高,卻非常容易酸敗。
8、麵包粉和高筋粉一樣么?麵包粉含約12%的蛋白質,高筋粉則應在14%以上。9、你能說出幾種糖(甜味劑)在烘焙中的作用?①增加甜味和香味②軟化麵筋結構、細膩組織③增加表面色澤④保持水分、延長保質期⑤與油脂混合可做乳化劑、與雞蛋混合可做發泡劑⑥是酵母的作用對象10、自己將砂糖研磨成糖粉時,要添加多少比例的粟粉?3%11、在麵包製作中,等量的牛奶等於等量的水么?鮮奶含有88%-91%的水分,其餘固體物質為蛋白質、乳糖和礦物質,所以如果以牛奶代替配方中的水,要適當多加一點點,才不至於面團過干。
12、鮮奶油分為哪三種?低脂鮮奶油30%-35%、高脂鮮奶油36%-40%、重奶油48%13、雞蛋的最佳儲藏溫度是多少?2℃14、雞蛋按照重量(帶殼),可分為哪些等級?巨大70g、特大64g、大57g、中50g、小43g、極小35g15、蛋在烘焙中的作用?①產生結構:蛋白質會在烘焙過程中凝結;雞蛋會使食品更加耐嚼並附有韌性、加入適量的脂肪或糖可使成品柔軟些。②促使脂肪和液體的乳化:蛋黃中含有天然的乳化劑,能使面團更加光滑、有利於增大體積,並使質地更加柔軟。
③發泡:攪打蛋液的過程中,包裹住大量空氣,在烘焙中空氣遇熱膨脹,有助麵糊膨發。④油脂使用:蛋黃中的脂肪可做為油脂使用,當產品中的油脂含量較低時,蛋中的油脂作用就很重要了。
⑤水分:蛋液中含有大量水分,這些水分可在配方中看做總水量的一部分。⑥味道:蛋香(也有人看做雞蛋腥)。
⑦營養價值⑧顏色:蛋黃賦予面團和麵糊黃色。同時,蛋容易受熱變成褐色,進而增強產品外表的色澤16、什麼叫做發酵?發酵就是酵母與糖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的過程(酒精會揮發,而二氧化碳會膨脹,進而增大產品體積)17、酵母的活性與溫度的關系?1℃無活性(儲存溫度)、15-20℃活性低、20-32℃活性高、38℃以上-反應減慢、60℃失活18、泡打粉分為哪兩種?有何特性?①單效泡打粉:遇水立刻產生氣體,只用於攪拌完成後立刻烘焙的產品②雙效泡打粉:低溫時釋放一些氣體,加熱後才會反應完全,麵糊調制後可以放置一段時間19、明膠粉和片可以相互替換嗎?可以,除了處理方式不同,其作用完全一樣,1茶匙明膠粉=2.8g20、明膠的吸水量是多少?明膠可吸收其自身水量重5倍的水。
21、魔鬼蛋糕中的紅褐色是怎麼來的?使用大量未經鹼化的純可可粉而成(加入適量小蘇打中和則可恢復色澤--法芙娜等可可粉就是未經鹼化的天然純可可粉)22、白巧克力是巧克力么?白巧克力是有可可脂、糖和牛奶調制而成。
5.麵包烘焙必備哪些基礎知識
一、製作前准備 製作麵包前,要先准備好必要的材料與製作的器具。
還有就是揉面團所需的工作台。但要謹記避免在不穩定的地方進行,因為在揉面團過程中會有摔打或推壓。
然後就是准備與計量材料。注意:一定要使用電子稱,按照材料表裡的份量來測量。
二、攪拌(手拌)的幾個階段 1、先將材料堆成粉強和勻 2、(拿起階段)搓拌至可以用手拿起時揉拌速度快些。 3、(捲起階段)繼續攪拌至捲起階段,此時水分全部被麵粉均勻吸收,麵筋開始形成。
以雙手拉麵團時易斷裂,且無良好的延展性。 4、(擴展階段)揉拌至擴展階段,加入油脂。
此時的面團比較光滑有彈性,但用手拉麵團仍易斷裂。 5、(完成階段)此階段的面團因麵筋已充分擴展,具有良好的伸展性及彈性,用手拉麵團呈光滑的薄膜狀(把面團緩慢地從中間向四周慢慢抻開),且斷裂時為光滑的圓洞,非鋸齒狀,此階段為最佳的程度。
吐司類的產品需攪拌至此階段。 6、(測量面團溫度)在尺寸比面團大一圈的缸盆里塗上一層油,將面團移出攪拌缸,稍滾圓置於缸盆,要立即測試下面團的溫度,以26℃~28℃為最佳溫度。
三、發酵 1.用一個比面團本身大2-3倍的面盆來發酵面團,在面盆內側塗上油脂類材料,使面團不至於粘黏在面盆上,當面團膨脹至原來體積的2倍大時,即表示發酵作用完成。 2.所謂發酵就是指酵母菌在繁殖時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麩質的網狀結構里,使面團膨脹的過程。
溫度在30℃~40℃,濕度在80%是最為理想的環境,這樣的溫度與濕度下酵母菌會特別活躍,會將面團里的蔗糖或澱粉分解成果糖或葡萄糖,以製作養分。而在這樣的分解過程中,就會釋放出二氧化碳、香味成分。
發酵的過程會持續進行到面團進行焙烤時,只有溫度升高到澱粉會固化的60℃以上,才會停止膨脹。四、面團分割 1)面團發酵完成後,需要依麵包種類的不同從而分割成大小不一的面團。
分割時,要使用切面刀或刮板等器具,迅速而連貫地切開。如果把面團拉扯或是弄的支離破碎就會破壞形成的麩質網狀結構。
2)分割的面團要經過稱重,那樣烘焙出麵包的大小才會一致。但在稱量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在烘烤過程中因水分蒸發所導致的重量減輕現象,減少之量約為面團10~13%的重量,因此在一磅重的面團中,應額外地或是每500克面團中,多增加50~60克的量,以彌補烘焙過程中所流失的分量。
准確的烘焙流失量,需視烘焙的時間、面團的大小以及面團是否置於烤盤中等狀況而定。 3)稱重應快速地完成,以避免面團過度發酵。
正常面團之分割損耗應少於1%,最多為2%,當然面團分割越久損耗越多。五、滾圓 1)分割後的面團,用手滾圓。
將面團塑成圓形,是一個重要的步驟,主要是為了讓面團的表面挺立,以強化麩質的網狀結構,讓麵包的質地變得更佳。 2)滾圓後的面團,將收口處朝下,放置在工作台15~20分鍾,進行中間發酵。
這樣的靜置過程,是為了讓面團變得更容易塑形。此時,請蓋上塑膠袋,以防止面團變乾燥。
比較小的面團搓圓姿勢:將手指蜷曲成貓爪般的姿勢,把面團緊緊按在揉面台上同時逆時針滾動。重復這個動作3-4次,注意麵團搓圓時會有黏手的現象。
比較大的面團搓圓動作:雙手拿住面團,手指尖和揉面台中央夾住一部分面團。然後從對面把面團滾拉到自己一邊。
每次滾拉到自己面前的時候就變換一次角度然後放回到對面。再重復上述的動作這個步驟重復3-4次即可。
六、中間發酵(松馳) 中間發酵和發酵有所區別,中間發酵就是短時間內在某種程度上使面團變軟一點,剛完成滾圓的面團若立即進行整形動作,面團的筋性會非常強韌,且易引起麵筋之收縮,形狀不齊,因此,需要靜置一段時間讓面團膨脹鬆弛,以利整形。在室內進行的話,需15~20分鍾的時間,需要塑膠袋等覆蓋,以防乾燥。
理想的溫度是人體感覺舒適的溫度,大概在26℃~28℃較為合適。 七、整形 整形的重要性:面團經過適當的鬆弛之後,將其整形出理想的形狀,如圓形、長條形、橄欖形、及吐司標准整形法等,再放入烤模中或平烤盤上。
整形過程步驟是否准確,面團與面團之間距離是否妥當,都關系著麵包內部組織及外表形狀,嚴重影響產品品質,不可疏忽。 正確的整形是烘焙前最重要的整形步驟,所有面團中的氣泡在裝模時應被擠出,留在面團中的氣囊由整形而排出。
面團內部組織較均勻時,則烤焙出來的麵包內部組織也會均勻細致,否則留在面團中的氣泡,將會在烘焙過程中使產品產生過大的氣洞。 整形步驟:1、滾圓;2、搓;3、擀;4、包;5、繞。
八、最後發酵 最後發酵要求的環境是,溫度在32-38°C,濕度在75%--80%。把整形好的面團放在鋪有烤盤紙的烤盤上,用塑料保鮮膜覆蓋在上面防止乾燥。
在已經發酵過的基礎上面團又有1.5-2倍的發酵膨脹之後(如果肉眼看不出這個倍數時,就用雙手輕輕拿起面團,當有向下沉的感覺時,即為醒發到位),醒發結束。 最後發酵注意事項:①不要醒發過度因為酵母的發酵能力達到最大的時候面團本身也不會再膨脹了,所以,醒發過度的話反而會使面團本身縮小,烘烤後就不會有圓鼓鼓的豐滿感。
而對於硬質的麵包來說也很難在表面刮。
6.有沒有什麼烘焙的小常識
你好,我這里有一些,希望能幫助到你。
1.蛋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1)水分2.蛋白成分 除了水以外含量最多的是(1)油脂3.一般最適合於麵包製作的水是(1)軟水4.下列材料中,甜 度最zui低的是(1)果糖5.無水奶油是來自於下列哪種材料(1)牛肉6.下列哪種油脂含有10%的氣 體(氮dan氣)(1)清香油7.有香味、顏色,不含水的油脂是(1)雪白乳化油8.蛋白的含水量 為(1)50%9.巧克力熔化溫度不要超過(1)48℃10.蛋黃內所含的油脂具有(1)乳化作用11.蛋 白在烘焙材料中屬於哪一種性質(1)柔性材料12.蛋黃水分含量為(1)30~34%13.一般奶油或 瑪琪琳含水量約為(1)610%14.全蛋的固形物為10%。
7.烘焙的基礎知識
一.材料的處理麵粉的過篩處理將細網篩子下面墊一張較厚的紙或直接篩在案板上,將麵粉放入篩連續篩兩次,這樣可讓麵粉蓬鬆,做出來的蛋糕品質也會比較好。
加入其它乾粉類材料再篩一次,使所有材料都能充分混合在一起。如果是有添加泡打粉之類的添加劑則更需要與麵粉一起過篩。
蛋黃和蛋白分開在碗邊輕敲蛋殼,將蛋殼敲成兩半後,在兩半蛋殼之間,很快地把蛋黃倒來倒去,使蛋白流到碗里。可以用蛋黃、蛋白分離機,只需敲下去就OK!磨檸檬皮用磨刨器最細的一面,把擦洗過或沒上過蠟的檸檬表皮磨一磨,但是不要磨到表皮下帶有苦味的白色柔軟里層。
若用刮皮器刮出的檸檬皮,會比較長。固體奶油的熔化有些蛋糕需要放入固體的奶油,我們事先需要將其熔化,只需將奶油放入一個碗中然後隔水或者放入烤箱熔化成稀糊狀即可。
融化巧克力把整塊巧克力剝成數小塊後,放進耐熱碗里,再把這個碗放到燉鍋上面隔水加熱,放置約五分鍾,並不時攪拌,直到巧克力融化為止。還要注意哦,最好是在40~50℃之間的水溫融化最好!漂白開心果將去殼的開心果丟進熱開水裡煮2~3分鍾。
瀝干後,去除表皮,等到完全乾燥後再使用。自製麵包糠把不新鮮且去掉外皮的麵包攤在網架上,用140℃烤45~60分鍾,直到乾脆、變成金黃色為止。
冷卻後,撕成碎片;再用食物處理器磨成粉狀,或擺在塑料袋裡用掛面棍壓碎。最後再用細網篩子篩過,以去除顆粒較粗的麵包粉。
打發鮮奶油把鮮奶油倒到碗里,用球形打蛋器或電動攪拌器攪拌,直到形成柔軟小山尖且尖峰曾往下彎。如果用來擠花,則得攪拌至頂端有點硬;但要小心別打得太過火,尤其在溫暖的環境里,不然,鮮奶油會凝結乃至於散開了。
溶解吉利丁吉利丁又名魚膠片,在使用前,必須泡在冷水中軟化或「吸水」。溶解的吉利丁冷卻後才能與其它混合物混合;不然會變成一條一條的。
溶解的比例是1茶匙的吉利丁配1大匙的水。步驟:1.把水倒入耐熱碗里,撒下吉利丁,任其「吸水」5分鍾。
2.把碗放到鍋子里隔水加熱,直到吉利丁清澈透明且溶解為止。冷卻後再使用。
實用秘訣◆先把水準備好,再加進吉利丁,否則會出現結塊,以致於無法有效溶解。◆加熱要適度,否則會失去結凍的效果。
二.基本的工藝乳化麵糊的製作這種麵糊製作的蛋糕的質地有點密實、濕潤,使勁把奶油、砂糖和雞蛋「乳化」,可將空氣打進混合物里,而這空氣正是蛋糕成功的要件。步驟:1.用一個碗打發奶油1~2分鍾,直到奶油變軟成乳脂狀為止。
加入砂糖用力攪拌3~5分鍾,直到顏色變淡、質地蓬鬆且體積脹大了兩倍。2.加入雞蛋一起打,一次加一個,每加一個雞蛋之前,都要先攪拌均勻。
混合物起先會很鬆散,然後才會變濃厚,此時,便可再加入下一個雞蛋。3.舀一些已篩過的麵粉到篩網里,網篩要高於碗上,再篩一次麵粉到調和成乳狀的混合物里。
4.用金屬制的大湯匙以切入與迭入的動作輕拌麵粉,不要使用攪和或打發的方法,否則原先打制好的氣泡會消失。5.完成的麵糊應是平滑、濃稠且呈乳脂狀,同時沾附在湯匙上不易滑落。
實用秘訣◆攪拌碗的大小要使攪拌的動作游刃有餘。◆結塊的混合物存有較少的氣泡,補救的辦法就是再加一點麵粉和一兩個蛋繼續攪拌。
攪拌麵糊的製作攪拌好的麵糊擁有輕盈、細致、松軟的質地。此時,要馬上烘烤,否則攪拌好的麵糊會松垮掉。
步驟:1.在一個大碗里打發蛋黃和糖,直到表面如絲帶般光滑;而混合物的顏色會變淡、增厚且比先前脹大兩倍。如果從表面上拉起一長條往下垂,此一長條可持續4~5秒之久。
2.把蛋白攪打成軟性發泡,再挖兩大匙到蛋黃糊里攪拌使組織松軟。用金屬大湯匙把篩過的麵粉輕輕拌勻。
3.從麵糊的邊緣慢慢滴下融化的奶油,輕輕拌勻;小心不要把乳狀的沉澱物滴進去。4.加入剩餘的發泡蛋白輕輕拌勻,但得注意不要攪拌過度了。
壓面法麵包面團的製作這種面團不需要使用高速的攪拌機,只需慢速的和面機再配搭壓面機即可,它的水分含量少攪拌好的面團應該表皮光滑,韌性好,需要立即整形,否則很易造成面團老化發酵。步驟:1.先將乾性材料放入攪拌缸中,加入除油脂之外的濕性材料先攪拌至粗糙的面團。
2.再加入油脂繼續攪拌成較光滑的面團即可。3.然後放入壓面機中壓至表皮即可。
實用秘訣◆不要壓的太久,否則麵筋易壓斷。◆水分不要加得過多,否則很難壓面。
◆壓面完成後需要立即整形,不可在高溫的環境下放置太久。中種法麵包面團的製作這種面團需要使用高速的攪拌機,它的水分含量比壓面的高,所以做出的麵包也很柔軟。
步驟:1.將中種部分麵粉和水慢速拌勻後,再改用快速攪拌至麵筋開始擴展後即進行發酵。(溫度控制在24-26℃之間,在相對濕度75%,溫度26-28℃環境中發酵60-120分鍾,氣溫低時需放在醒發室內發酵)。
2.再將主面部分除油之外的原料,用中、快速攪拌均勻成麵筋開始擴展後再加入種面打至擴展後加入油脂。3.再以中速攪拌至麵筋充分擴展後,最後用慢速攪拌1分鍾。
4.延續發酵20分鍾左右後即可整形。直接法麵包面團的製作這種面團也需要使用高速的攪拌機,它的水分含量比壓面的高,所以做出的麵包也比較柔軟。
步驟。
2. 測得一塊蛋糕含氮量是1.6g,它含多少蛋白質
蛋白質的平均含氮比是16%
所以計算蛋白質含量的公式為:蛋白質含量=含氮量/16%
這題的答案應該是10g
3. 請問糕點檢測指標有哪些,主要是蛋糕檢測需要檢測一些什麼項目
總砷(以As計)≤0.2mg/kg;鉛(Pb)≤0.3mg/kg;銅(Cu)≤5mg/kg。
菌落總數≤100cfu/g;大腸菌群≤6MPN/100g;黴菌≤10cfu/mL;酵母≤10cfu/mL;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不得檢出。
原料應符合相應的標准和有關規定。開封或散裝的奶油、黃油、蛋白等易腐原料應在低溫條件下保存。應具有糕點、麵包各自的正常色澤、氣味、滋味及組織狀態,不得有酸敗、發霉等異味、食品內外不得有霉變、生蟲及其他外來污染物。
(3)蛋糕氮含量是多少擴展閱讀
食品添加劑質量應符合相應的標准和有關規定。食品添加劑的品種和使用量應符合GB2760的規定。包裝容器和材料應符合相應的衛生標准和有關規定。定型包裝的標識要求應符合有關規定,在產品的單位包裝上要標明冷加工或熱加工。
運輸產品時應避免日曬、雨淋。不得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或影響產品質量的物品混裝運輸。產品應貯存在乾燥、通風良好的場所。不得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易揮發、易腐蝕的物品同處貯存。
糕點在我國製作歷史悠久,工藝精湛,加之各地所用的原料不同,口味各異,故而形成了眾多的流派,其中主要有京式、蘇式、廣式、閩式、潮式、揚式、寧紹式、川式等等。
4. 德芙香濃黑巧克力含多少可可
可可豆(生豆)含水分5.58%,脂肪50.29%,含氮物質14.19%,可可鹼1.55%,其他非氮物質13.91%,澱粉8.77%,粗纖維4.93%,其灰分中含有磷酸40.4%、鉀31.28%,氧化鎂16.22%。可可豆中還含有咖啡因等神經中樞興奮物質以及丹寧,丹寧與巧克力的色、香、味有很大關系。其中可可鹼,咖啡因會刺激大腦皮質,消除睡意、增強觸覺與思考力以及可調整心臟機能,又有擴張腎臟血管、利尿等作用。
可可豆經發酵、粗碎、去皮等工序得到的可可豆碎片(通稱可可餅),由可可餅脫脂粉碎之後的粉狀物,即為可可粉。多用於咖啡和巧克力、飲料的生產,也是朱古力蛋糕的重要製作成份。
可可是一種以可可樹種子為原料製成的粉末狀飲料。可可粉在熱水中不易分散,易沉澱,可先用少量熱水攪和,使粉膨潤,繼加入砂糖、乳製品等加熱即成可可飲料。為提高可可粉的溶解性能,可適當添加表面活性劑,或採用附聚工藝使其迅速溶化。可可與茶、咖啡同屬含生物鹼飲料,其特是含有較多脂肪,熱值較高,對神經系統、腎臟、心臟等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