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學做麵包蛋糕大概要花多長時間
學習製作麵包和蛋糕所需的時間因個人而異,主要取決於你的烘焙技能水平、耐心以及你願意投入的時間。如果之前沒有接觸過烘焙,可能需要花費幾周到幾個月的時間來學習和實踐。首先,你需要掌握基礎的烘焙技巧,例如正確測量材料、使用烤箱等。接著,你可以嘗試製作一些簡單的麵包和蛋糕,比如香蕉麵包或海綿蛋糕。隨著你技能的提升,你可以逐漸嘗試更復雜的食譜,如法式羊角麵包或戚風蛋糕。
烘焙是一項需要精確和細心的技藝,因此不要期望一夜之間就能做出完美的麵包和蛋糕。持續不斷地實踐和嘗試是提高烘焙技能的關鍵。烘焙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需要認真對待,比如攪拌面團時的速度、烘烤時間的把控等。通過不斷實踐,你會逐漸積累經驗,提升自己的烘焙技藝。
此外,你還可以通過觀看烘焙視頻、閱讀烘焙書籍或加入烘焙社群來獲取更多知識。與其他烘焙愛好者交流心得,可以幫助你更快地掌握烘焙技巧。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發現自己在烘焙方面的進步。
總之,學習製作麵包和蛋糕需要耐心和時間,但只要持之以恆,你就能逐漸掌握這項技藝。在享受烘焙樂趣的同時,也能為自己和家人朋友帶來美味的麵包和蛋糕。
『貳』 初學烘焙建議從什麼種類開始
參加西點培訓學校的西點培訓能快速系統學習西點製作。
在西點師培訓學校,該如何參加西點培訓學習西點製作呢?下面是小編給烘焙愛好者信絕李提的一些建議:
1.掌握西點培訓學習的4個滑遲重點方面
觀察老師的示範操作,是在西點培訓學校學習西點製作的第一要務,了解配料配方方面的知識是其次的(雖然非常重要)。老師講解示範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觀摩,做好筆記,掌握住製作流程及要領,情況允許的話拍個視頻,方便以後反復觀摩。
(3)練習的品種不限於學校教的品種,還可以是你自己從其他途徑找到的配方(最好是找烘焙大師的經典配方,不要隨便找些配方,製作時出了問題不好查找原因,因為你搞不清楚是配方本身問題還是自己操作的問題),或者你自己改的配方(這個公眾號(西點培訓知識擴展] ,搜集了不少西點配方)。這樣,不僅你的操作會越來越熟練,而且你對原料、配方、設備的知識也會越來越豐富,慢慢成高手了,可以自己寫配方、設計創作西點。
3.多多交流,經常提問
(1) 自己製作出來的東西,要不怕展示出來給別人看,多讓一些人品嘗、點評。之所以要展示出來給人看,是為了發現問題,找到解決的辦法,或者發現優點,以後加以發揚;之所以要多讓一些人點評,是為了盡量聽到全面中肯的建議,有可能你本身做的不錯,因為只有一個人品嘗,他本身有些口味方面的偏好,會說你做得不好。
(2)既然在培訓學校學習了,有那麼多老師和同學可以交流,就要好好利用,多多提問。古人雲:「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雖然沒這么誇張,但是有時候在西點製作時出現了問題,自己冥思苦想好久,就是找不到原因,可能同學的- -句話,會讓你茅塞頓開。
4.多看書、多看看專業網站
這點就不解釋了,書籍、網站、APP也不推薦了,推薦的文章網上搜一大把,建議多看經典書籍大師作品。
以上即是我對烘焙愛好者學習西點製作的一-些淺見,希望能對您學習西點製作有所幫助。
『叄』 面點師主要學什麼
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面點師,都需要學習哪些技能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首先,面點師需要學習各種面點的製作技術,包括發酵、成型、烘焙等。此外,還需要了解各種原材料的特性和用途,如麵粉、糖、蛋、奶油等。同時,面點師還需要掌握各種烹飪工具和設備的使用方法,如烤箱、攪拌器、壓面機等。除了傳統的中式面點,面點師還需要學習西式面點的製作技術,如麵包、蛋糕、餅乾等。其次,面點師需要了解食品營養學和衛生知識,以確保製作的食品營養均衡、安全衛生。最後,面點師還需要掌握一定的銷售和客戶服務技能,如如何與顧客溝通、如何推銷產品等。
成為一名優秀的面點師需要學習很多知識和技能,希望每位想成為面點師的小夥伴都能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藝,做出更多美味可口的面點。
『肆』 想學烘焙要掌握哪些入門知識與技巧
「一入烘培深似海」自己就是從一個烘培小白慢慢自己摸索成現在麵包蛋糕餅干都不在話下的大師級別的,而且自己製作出來的糕點美味健康,不具備任何的添加劑。其中樂趣和門道兒也太多了。那麼想做好烘培要具備哪些知識和技巧呢?
第四,多餘材料的處理。做烘培的時候,難免會出現一些多餘的食材,例如打發淡奶油,多餘的蛋黃,蛋白等等。這些做烘培剩下的邊角材料,扔掉就可惜了。我們可以把它做成其他的美味小零食。例如多餘的蛋白,可以做一些瓦片酥,蛋白卷等等,十幾分鍾就搞定了。打發的淡奶油,可以直接做個蛋糕片夾著奶油吃。如果大家沒時間做的話,像淡奶油可以分裝放進冰箱裡面冷凍,每次做蛋糕的時候拿出來,解凍成液體就好了。打好的蛋白,可以放冰箱里冷藏,蓋上保鮮膜能保持一個星期。但是蛋黃的話就要盡快吃掉,是非常容易變質的。
想要做好烘培,就要需要我們細心慢慢的摸索,有耐心有恆心,建議小夥伴們一定要從最基礎的開始學習,不要一上來就追求一些高大上的甜點,萬一失敗了會非常打擊自信心的哦。
『伍』 蛋糕烘焙的知識
一、蛋糕烘焙基礎知識:蛋糕的分類
蛋糕根據其使用的原料,攪拌方法和麵糊性質的不同一般可分為三大類。
1. 麵糊類。麵糊類蛋糕所使用的主要原料為麵粉、糖、雞蛋、牛奶等作為蛋糕的基本組織,此類蛋糕含有成分很高的油脂,用以潤滑麵糊,使蛋糕產生柔軟的組織,並幫助麵糊在攪拌過程中融合大量空氣產生膨大的作用,配方中油脂用量若達到麵粉量的60%以上時,此油脂在攪拌過程中所融合的空氣已足夠蛋糕來烤箱中膨脹,但低於麵粉量的60%時,就需要使用酵粉或小蘇打來幫助蛋糕膨脹。一般奶油蛋糕如黃蛋糕、白蛋糕、布丁蛋糕都屬於麵糊類的蛋糕。
2. 乳沫類蛋糕。此類蛋糕所使用的原料為麵粉、糖及少量奶水作為蛋糕的一部分組織外,其主要的原料是雞蛋,它利用雞蛋中強韌和變性的蛋白質,在麵糊攪拌和烘焙過程中使蛋糕膨大,不需依賴酵粉,其與麵糊類蛋糕最大的差別,就是不含任何固體油脂,但為了減低雞蛋過大的韌性在海綿蛋糕中可酌量添加流質的油脂。乳沫類蛋糕由於使用雞蛋的成分不同有可分為兩類:
a. 蛋白類。此類蛋糕全部以蛋白作為蛋糕的基本組織及膨大原料,一般天使蛋糕即屬於蛋白類;
b. 海綿類。此類蛋糕時使用全蛋或者蛋黃和全蛋混合,作為蛋糕之基本組織和膨大的原料,海綿蛋糕就屬於此類蛋糕了。
3. 戚風類。此類蛋糕時混合麵糊類和乳沫類兩種麵糊,改變乳沫類蛋糕的組織和顆粒而成,戚風蛋糕毫無疑問就屬於這個類別了。
二、蛋糕烘焙基礎知識:蛋糕的製作要點
蛋糕在一般西點中為最受歡迎的一種甜食,它不但具有濃郁芬芳的香味,美觀誘人的外表,更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同時在節日或慶典時常被人作為一種代表性的應時食品。
製作蛋糕比製作麵包要容易許多,因為蛋糕不如麵包那樣需要准確合宜的發酵環境、嚴格的面團攪拌以及對發酵時間的控制等多項指標要求,但是做一個好蛋糕一定要具備以下幾點,否則一樣可能失敗:
1. 使用好的材料。原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蛋糕的品質,雖然好原料會增加到蛋糕的製作成本,可是它具有和同業競爭的優越條件,不但能提高產品的品質,且可增加產品的銷量,確立店鋪的聲譽;
2. 須要了解各種原料的性質和它們在蛋糕內的功能。做蛋糕固然要使用好的原料,但是在選用原料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各種原料在蛋糕內起著什麼樣的作用,有著怎樣不可替代的好處,以及它的組合成分包含哪些物質,在麵糊攪拌過程和烘烤過程中可產生出哪些化學反應和物理變化。例如,做蛋糕用的油有奶油、瑪琪琳、氫化油、乳化油、沙拉油、起酥油等,而奶水又有鮮奶、蒸發奶、濃縮奶、脫脂奶、酸奶、奶粉等,雞蛋有蛋白、蛋黃、全蛋之分,這些同類而不同成分和不同性質的原料,在使用時各有不同的特性,這些都是職業烘焙師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做蛋糕的主要原料是麵粉、糖、油、蛋、鹽、奶、化學膨大劑等七種,其他還有香料、可可粉和巧克力等調味原料總共有數十種之多,在這主要的七種原料中我們可以將它們歸為乾性、濕性、柔性、韌性,以及產生香味的物種性質。所謂乾性原料是指這些原料用在蛋糕配方中可使蛋糕產生乾的特性,必須要有足夠的液體原料來溶解它,麵粉、糖、奶粉、酵粉、鹽、可可粉等都屬於乾性原料。濕性原料包括奶水、雞蛋和糖漿等數種,它們在蛋糕配方內時主要水分的來源,供應足夠的水分來溶解其他乾性原料,使蛋糕保持濕潤和膨大。柔性原料是指油、糖、化學膨大劑、蛋黃等,它們的功能是使蛋糕保持柔軟膨鬆。韌性原料亦可稱為結構原料,它在蛋糕內可產生堅韌的性質,或是可增加麵粉的筋性而產生了韌性,是構成蛋糕骨架的主要原料,主要有麵粉、奶粉、鹽、可可粉、蛋白等。產生香味的原料是包括了糖、奶水、油、蛋、可可粉、香料等,因為這些原料進烤箱後可產生獨特的香味,使蛋糕芳香可口。注意每種原料獨有的特性,靈活應用後產品的品質可控制自如,萬一發生不應有的弊病或因故變換原料時,可根據原料屬性來做適當的調整,使產品恢復正常。
3. 原料配方的平衡。充分了解各種原料在蛋糕內的功能之後,還需要進一步了解各種原料因蛋糕性質不同用量也隨之不同,在設定一個蛋糕配方時,先決定這款蛋糕屬於高成本還是低成本的,蛋糕質地屬於松軟還是堅硬。原料有干、濕、柔、韌之分,而使蛋糕產生較好香味的主要原料有糖、油、蛋、奶這四種,這四種原料用得多成本就較高,但蛋糕的品質就較好,但需注意,即使是好的原料,也不是越多就越好,而需遵照一定的使用比例,不可因強調其中一種特性,而打破原料之間的平衡,最終破壞蛋糕的好品質。
4. 需要正確的攪拌方法。麵糊攪拌有兩個最大的作用,第一是將配方中各種原料攪拌均勻,使每一種原料都能均勻的分布在麵糊的每一部分。第二是借不同的攪拌器具和速度,在麵糊中打入適量的空氣,使烤出的蛋糕具有膨大和細膩的組織。在有了優質的原料和配方後,如果攪拌不當,仍是前功盡棄,得不到理想的產品,所以在攪拌麵糊前要先確定所做的屬於哪一種類型的蛋糕,確認需要的攪打器和攪拌速度,才不至於遭遇失敗。
5. 正確的烘烤溫度和時間。每種蛋糕因性質不同,所以烘焙的溫度和時間也不一樣,尤其若使用的是箱式烤箱,烤箱的溫度控制分為上下火,控制溫度的溫度計又常出現不準確的情況,在烘焙蛋糕時應特別小心,平時要養成烘焙的經驗才能運用自如,否則火力的太大或太小都會影響到蛋糕表面的顏色和內部的組織。原則上凡是用模具烤的蛋糕,重量在100g以下的,需用200℃的溫度烤12-18分鍾左右,上下火同火力;如果在100-450g之間的,要用180℃下火比上火略大,烘焙時間在18-40分鍾之間;如果重量超過450-1000g的,則同樣使下火比上火大,用170℃烘焙40-60分鍾。如果所烤的蛋糕不是用模具而是直接鋪平在烤盤內烘烤的,則應該用上火來烤,下火用得極其微小,只要能使蛋糕底部能產生顏色即可。一般而言,烘烤蛋糕要視蛋糕的大小和蛋糕的類別決定烘焙的溫度和時間,小的蛋糕應用高溫而縮短烘焙的時間,大而厚的蛋糕要用低溫而延長烘焙時間。通常所稱的高溫是指190℃-232℃,常溫是171℃-190℃,低溫是162℃-171℃。乳沫類的蛋糕和輕奶油蛋糕應該用高溫,重奶油蛋糕和戚風類蛋糕應該用常溫,水果蛋糕和大型蛋糕應該用低溫,如果烤箱溫度低於應有的溫度,所烤出來的蛋糕往往頂部平坦而粘手,四周向中央收縮,烤盤內側含有粘附的麵糊,同時內部組織非常松軟。相反,如果烤箱溫度高於應有的溫度,蛋糕中央會向上隆起,頂部破裂,蛋糕外緣從烤盤向內收縮,但烤盤內側光潔而不會有麵糊粘附在上面,此類蛋糕內部組織較為緊密。如果蛋糕烤得不熟,上部在表皮以下會有一層膠粘的生麵糊,如果蛋糕下層接近底部處有這種生麵糊,則是配方內的水分過多,或者底火太弱和攪拌時未能將配方中油脂攪拌均勻等緣故。
『陸』 學做蛋糕麵包學習蛋糕烘焙注意事項
烘焙知識注意事項
※選擇新鮮的雞蛋
購買時應挑選蛋殼完整,表面粗糙的蛋較新鮮,若將蛋置於冰箱冷藏,應該在烹調前先將蛋取出置於室溫下再行應用,製作蛋糕時若是須將蛋黃與蛋白分離一定要分的非常乾凈,若是蛋白中夾有蛋黃則蛋白就打不發[top]
※蛋白的打法
蛋白要打得好一定用要乾凈的容器最好是不銹鋼制的打蛋盆,容器中不能沾油,不能有水及蛋白中不能夾有蛋黃,否則就打不出好蛋白,而且蛋白要打到將打蛋盆倒置蛋白也不會流下的程度用手打或用手持的電動打蛋器操作時要將蛋白打至起泡後才能慢慢加糖如果事先就將糖放入會很難打好蛋白,而且要將每一個地方都打得很均勻做出的西點才會漂亮可口,蛋糕的質地也才會細致[top]
※秤量要精確
作西點時秤量是很重要的一定要量的非常精確,因為這可是烘焙成功的第一步,尤其是秤量粉狀材料及固體類的油質如果使用杯子或量匙是很難量的精確,這時候有就必須有一個精準的秤來做秤量了,如果還是想先用量杯及量匙來做秤量,那可以參考換算表來做,因為同樣是一杯量,可是一杯水,一杯油或是一杯麵粉它們的重量都是不相同的,還有若是粉狀材料份量低於10公克,可用量匙來秤量因為一般的秤量工具,大部份都是以10公克為一單位,若低於10公克以下,就不容易做秤量了[top]
※麵粉的使用
所有的粉類使用前都應先以篩子過篩,將麵粉置於篩網上,一手持篩網,一手在邊上輕輕拍打使麵粉由空中飄落入鋼盆中,這不僅能避免麵粉結塊同時藉由這道程序能使麵粉與空氣混合,增加蛋糕烘烤後的膨鬆感,同時在與奶油拌合時也不會有小顆粒的產生可以讓蛋烤烘後不會有粗粗的口感[top]
※奶油的打法
冰凍的奶油是無法製作的,所以在使用前必須事先將它放在室溫下使其軟化到用手指輕壓奶油即會凹陷的程度即可,記得,不管再怎麼趕時間都不能使用微波爐來使奶油解凍,假如真的有須要讓它早點解凍就用隔水加熱法讓它軟化到手指能使其凹陷的程度,切勿加熱過度,如果讓它溶化成液狀是無法打發的將已軟化後的奶油加糖混合後才能打得松發,如果要在奶油中加入蛋汁或果汁等液態的東西,則須一點一點加入否則會造成奶油無法吸收而呈現分離的碎片狀[top]
※鮮奶油的打法
最好是使用鋁箔包裝或是桶裝的液態鮮奶油來製作,雖然金屬罐裝的鮮奶油使用上較方便,但是在售價上不僅較貴且質地也較粗,並不適合拿來做塗抹,鮮奶油使用前須要先搖幾下或用筷子拌一下,再用電動攪拌器打到出現如波浪狀的稠度即可,打的太稀擠出的花飾容易塌陷,打的太久,質地太粗抹在蛋糕上會使得蛋糕表面出現粗糙的氣孔[top]
※材料混合的方法
不論是要混合什麼樣的材料都須分次加入而不是將所有材料全部加入,這樣才能使成品細致又美味,例如將麵粉與奶油混合時要先將一半的麵粉先倒入再用刮刀將奶油與麵粉由下往上混合攪拌完全後再將另一半的麵粉加入拌勻,若是麵粉要加入蛋液中也是一樣,如果將麵粉一次全部倒入不僅攪拌起來費力,而且材料也不容易混合完全會有結塊的情況產生,還有就是加入粉狀材料作拌合時只要輕輕用橡皮刮刀拌合即可不要太用力攪拌,因為這樣會使麵粉出筋,做出來的糕點會比較硬,打發奶油或蛋白時所加入的糖也要分成2-3次加入,總之不管做什麼都是須要耐心與細心才會產生好的成品[top]
※烘烤時的注意事項
烤箱在烘烤前一定要先預熱到所須的溫度,體積大的蛋糕須用低溫長時間烘焙,烘烤時若擔心外表烤的太焦可將蛋糕表皮烤至金黃色後在表面覆蓋上一層鋁箔紙來隔開上火。
小蛋糕烘烤時則是相反,烤時須用高溫,時間上也較短,主要是小蛋糕若經低溫長時間烘烤,會失水去太多而使得成品太乾,不論烤何種蛋糕,烘烤中絕對不能將烤箱打開否則會影響蛋糕成品,剛烤好的蛋糕很容易破損應輕輕取出放在平網上使其散熱,一般的戚風蛋糕烤好後應立即倒扣於架上,這樣可以防止蛋糕遇冷後塌陷,而且蛋糕的組織也會更松軟,且不會將蛋糕給燜濕了。
烘烤餅乾時,厚薄大小都應一致烤出來的顏色才會漂亮,剛做好的餅乾面團會較軟可先冰硬再拿來製作、烘焙,烤的時候一次只烤一盤餅乾,若是餅乾上色 不夠均勻,可將烤盤掉頭再繼續烘烤,如果要烤第二盤餅乾要等烤盤放涼後再將生餅乾放入,因為烤盤太熱會破壞糕點的造型,餅乾烤好後記得要先讓它放涼定型後才將它取下,製做西點時若想讓餅皮表面的顏色亮麗金黃可在餅皮刷上蛋汁[top]
※烤模的使用方法
烤蛋糕時的烤模在使用前須先塗抹一層薄薄的奶油再灑上一層高筋麵粉或是先用防沾紙鋪在烤模內部烤好的蛋糕才不會沾黏,餅乾壓模製作時須先灑上麵粉則壓好的餅乾才容易取下,烘焙點心時的烤盤也應先塗上薄薄的一層油以防沾黏,也可以在烤盤鋪上蠟紙及其它預防沾黏的底紙[top]
『柒』 烘焙麵包初學者須知
第一步、先從認識麵粉開始吧!
做麵包需要用高筋麵粉,這是麵包組織細膩的關鍵之一。高筋麵粉指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特別高者,一般在
11.5%
以上,平均可以達到
13%
。有
TX
說在超市買不到高筋麵粉,我的意見是去大型的超市找找,或者乾脆網購。畢竟,做麵包少不了它。
餃子粉不是高筋麵粉
——
這點需要特別注意。我不知道關於
「
餃子粉就是高筋麵粉
」
這個概念是從哪裡來的,但我知道它深深植根於很多
TX
的頭腦里。只要稍加註意,就會發現餃子粉的蛋白質含量大多在
10—11%
之間,達不到高筋麵粉的標准,仍屬於中筋麵粉的范疇。但是,它是中筋麵粉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粉類,所以,是在沒有高筋麵粉的情況下,可以用它代替,作為權宜之計。
如何判斷麵粉的筋度呢?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抓一把麵粉,用手捏緊成塊狀,松開手,如果麵粉立刻散開,就證明筋度很高。如果麵粉還保持為塊狀,則證明筋度很低。
第二步、最重要的步驟之一:面團的攪拌
有一個說法:麵包製作過程中,正確的發酵影響了麵包質量的
90%
。對此我深不以為然。在我看來,面團的攪拌與面團的發酵處於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時影響著麵包的成敗。
注意了!對麵包攪拌重要性的理解,有助於你製作出成功的麵包!
攪拌,就是我們俗稱的
「
揉面
」
,它的目的是使麵筋形成,為了幫助大家理解這個概念,我必須說一下麵筋形成過程以及它在麵包製作中所起的作用:
麵筋是小麥蛋白質構成的緻密、網狀、充滿彈性的結構。麵粉加水以後,通過不斷的攪拌,麵粉中的蛋白質會漸漸聚集起來,形成麵筋。攪拌的越久,麵筋形成越多。而麵筋可以包裹住酵母發酵產生的空氣,形成無數微小的氣孔,經過烤焙以後,蛋白質凝固,形成堅固的組織,支撐起麵包的結構。
所以,麵筋的多少決定了麵包的組織是否夠細膩。麵筋少,則組織粗糙,氣孔大;麵筋多,則組織細膩,氣孔小。這也是為什麼做麵包要用高筋麵粉的原因,只有高含量的蛋白質,才能形成足夠多的麵筋。
要強調的是:只有小麥蛋白可以形成麵筋,這是小麥蛋白的特性。其他任何蛋白質都沒有這種性質。所以,只有小麥粉有可能做出松軟的麵包。其他黑麥粉、燕麥粉、雜糧粉等等,都無法形成麵筋,它們必須與小麥粉混合以後,才可以做出麵包。有些烘焙師會使用
100%
的黑麥粉製作麵包,但這種麵包質地會十分密實,因為沒有麵筋的產生,無法形成細膩的組織
。(有
TX
曾經問:我往中筋麵粉里加點蛋白質,它會不會變成高筋麵粉?現在你應該明白了:除非加入小麥蛋白,加入其他諸如大豆蛋白牛奶蛋白等任何蛋白質,都不會對麵筋的含量產生影響。)
攪拌的過程:
揉面是個很辛苦的工作。為了產生足夠多的麵筋,我們必須在揉面上花大量的力氣。從。不同的麵包需要揉的程度不同。很多甜麵包為了維持足夠的松軟,不需要太多的麵筋,只需要揉到擴展階段。而大部分土司麵包,則需要揉到完全階段。
什麼是擴展階段和完全階段?
通過不停的攪拌,麵筋的強度逐漸增加,可以形成一層薄膜。取一小塊面團,用手抻開,當面團能夠形成透光的薄膜,但是薄膜強度一般,用手捅破後,破口邊緣呈不規則的形狀,此時的面團為擴展階段。
繼續攪拌,到面團能形成堅韌的很薄的薄膜,用手捅不易破裂,即使捅破後破口因為張力也會呈現光滑的圓圈形。這個時候的面團就達到了完全階段。
關於什麼樣的麵包需要揉到怎樣的階段,每個方子中都會有說明,根據方子進行操作即可。
如果用機械攪拌,則攪拌過度也會是一個常見的情況。面團揉到完全階段以後,如果仍繼續攪拌,麵筋會斷裂,面團變軟變塌,失去彈性,最終會導致成品粗糙。因此應該盡量避免攪拌過度。
如果是手工揉面,有沒有什麼技巧?
有的。每一個人在揉面過程中,都會形成自己的技巧。以前沒有攪拌機出現,那時候的麵包師是將面團放在石台上,將身體貼近石台,用身體和臀部的力量幫助揉面,而那個時候的麵包師體型也往往十分彪悍。家庭製作不需要揉那麼大量的面團,會輕松許多。揉面的力度與速度是關鍵。加快揉面速度往往可以使揉面時間大大縮短。此外,還可以使用摔、打、擀等等方式。但總之,揉面是個力氣活兒。
有些配方的面團含水量十分大,非常粘手,用手揉是十分困難的。這時候可以藉助擀麵杖來攪拌,但會非常費力氣。因此,即使你喜歡並且堅持用手揉面,但買一個麵包機幫助你也是必要的。
揉面的其他林林總總:
揉面的目的除了讓麵筋產生,還為了讓酵母、油脂、糖等在面團中分布均勻。
混合材料也是揉面的一部分。關於這一點,有很多
TX
都在使用後油法,即先將除黃油以外的材料揉成面團,揉到起筋後,再加入黃油。事實上,先期加入黃油更有利於油脂在面團中的均勻分布,有一個方法可以一試:就像做奶香小酥餅使用的打發黃油方法一樣,將黃油、糖、雞蛋等材料先攪拌均勻,再加入水分或其他液體材料,稍稍攪拌後,最後加入麵粉和酵母,揉成面團。各種甜麵包都非常適用這種方法,可以創造更均勻的乳化體系。
第三步、最重要的步驟之二
——
面團的發酵
發酵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簡單的說,酵母分解麵粉中的澱粉和糖分,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和乙醇。二氧化碳氣體被麵筋所包裹,形成均勻細小的氣孔,使面團膨脹起來。
發酵需要控製得恰到好處。發酵不足,麵包體積會偏小,質地也會很粗糙,風味不足;發酵過度,面團會產生酸味,也會變得很粘不易操作。
一次發酵、中間發酵與二次發酵
:
除非時間非常倉促的時候,我們可以攪拌好面團,整形進行一次發酵後烤焙,其他時候,都需要進行二次發酵。因為一次發酵的產品,無論組織和風味都無法和二次發酵的產品相提並論。
在專業領域,一次發酵和二次發酵有兩個專門的詞彙來體現它們的區別
(Fermentation
和
Proofing)
,而家庭製作中,我們只需要知道,好吃的麵包,是兩次發酵做出來的就可以了。
長時間的發酵會增加麵包的風味,因此有些配方使用冷藏發酵,通過低溫長時間發酵,得到別具口感的麵包。但冷藏發酵有一個缺點,就是發酵時間不易控制,容易導致發酵過度或者發酵不足。在現代這個缺點有了解決的辦法,那就是將冷藏發酵與中種法結合,單純的冷藏發酵方法則不再使用。關於這一點,以後我會再詳細做一篇關於中種法的博文。
第一次發酵,怎麼判斷已經發酵好了呢?普通麵包的面團,一般能發酵到
2-2.5
倍大,用手指沾麵粉,在面團上戳一個洞,洞口不會回縮。
(
如果洞口周圍的面團塌陷,則表示發酵過度
)
。
發酵的時間和面團的糖油含量、發酵溫度有關系。一般來說,普通的面團,在
28
度的時候,需要
1
個小時左右即可。如果溫度過高或過低,則要相應縮短或延長發酵時間。
第一次發酵完成後,我們需要給面團減減肥。把變胖的面團排氣,讓它重新
「
瘦
」
下來,然後,分割成需要的大小,揉成光滑的小圓球狀,進行中間發酵
。
中間發酵,又叫醒發。這一步的目的是為了接下來的整形。因為如果不經過醒發,面團會非常難以伸展,給面團的整形帶來麻煩。
中間發酵在室溫下進行即可。一般為
15
分鍾。
中間發酵完成後,我們可以把面團整形成需要的形狀。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直接決定了你做出來的麵包是不是夠漂亮。每款麵包的整形方法都不相同,可以根據方子來操作。要注意的是,整形時候一定注意將面團中的所有氣體排出,只要有氣體殘留在面團中,最後烤出來就會變成大的空洞。
第二次發酵
(
又叫最後發酵
)
,一般要求在
38
度左右的溫度下進行。為了保持面團表皮不失水,同時要具有
85%
以上的濕度。
很多
TX
問我怎麼保持這個溫度和濕度條件。工業製作有專門的發酵箱。而家庭製作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因此,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盡力創造類似的環境:將面團在烤盤上排好後,放入烤箱,在烤箱底部放一盤開水,關上烤箱門。水蒸氣會在烤箱這個密閉的空間營造出需要的溫度與濕度。
使用這個方法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當開水逐漸冷卻後,如果發酵沒有完全,需要及時更換。
最後發酵一般在
40
分鍾左右。發酵到面團變成兩倍大即可。
第四步、接近成功了
——
烤焙
烤焙之前,為了讓烤出來的麵包具有漂亮的色澤,我們需要在麵包表面刷上一些液體。這些刷液有水、牛奶、全蛋液、蛋水液或者蛋黃液。根絕不同的刷液,出來的效果也不相同。比如水,主要用來刷硬皮麵包的表面;而全蛋液,則適合大部分甜麵包。具體的刷液,在方子中會給出來。
將最後發酵好的面團入爐烤焙的時候,要注意千萬不要用力觸碰面團,這個時候的面團非常的柔軟嬌貴,輕微的力度也許就會在面團表面留下難看的痕跡,要加倍小心。
烤焙的時候,根據食譜給出的溫度與時間即可。注意觀察,不要上色太深影響外觀。
第五步、麵包的保存
很多
TX
可能都忽略了這一點。剛出爐的麵包非常的松軟,但是如果保存不當,就會變硬。
——
其實,只要經過正確的步驟做出來的麵包,都能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松軟,如果你的麵包在幾個小時以後就變硬了,也許該想想是不是製作方法上出了問題。如果真的變硬了,可以做東日經典的翻糖蛋糕,就是需要麵包坯子硬一點。
北京現在開了一家專門做翻糖蛋糕的工作室,在朝外
soho
五層,大家可以有機會去看看,叫東日經典翻糖。我去過,吃過他們哪裡的蛋糕,那裡是一個教
Tony
的小夥子在教翻糖的製作,小夥子非常好。蛋糕的味道不錯,但是設計的更精美,都不捨得下刀。他們提供了免費的加盟,我倒是很想去學學,我很看好國內的蛋糕市場。他利潤大,可發展的空間很廣。呵呵。
麵包一般室溫儲藏即可。如果你想保留較長時間,可以放入冰箱冷凍室,想吃的時候,拿出來回爐烤一下即可恢復松軟。但是
——
千萬不要放入冷藏室!冷藏室的溫度會使麵包中的澱粉加速老化,極大縮短麵包的保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