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國經典甜點|瑪德琳|
Madeleine瑪德琳
什麼是瑪德琳?
瑪德琳蛋糕是一種法國經典風味的小甜點,又叫貝殼蛋糕。由低筋麵粉等主料,咐消蔽糖、泡粉、全蛋等配料組合製作而成,原本用於家庭烹制,慢慢走紅後受到廣大甜食愛好者的喜愛。
瑪德琳的起源:起源於1730年的法國,19世紀早期的拿破崙時代。烹飪家多次提到瑪德琳蛋糕,特別是在Antonin Careme的食譜書中,20世紀因《追憶似水年華》中的出現,瑪德琳蛋糕開始享譽歐洲。
瑪德琳的特點:它底部的花紋像貝殼,而頂部則是標志的小肚子,外型美觀又可愛。蛋糕的底面由於充分接觸模具,受熱程度非常高,因此貝殼花紋面的色澤是焦香迷人的,表殼卻香脆的原因。
瑪德琳口味多變:現在的瑪德琳口味多變衡州,用5%的抹茶粉替換麵粉,就是抹茶味,用10%的可可粉替換麵粉,再用含脂率50%以上的黑巧克力替換一部分油,就是香濃巧克力味。也採用蜜紅豆、巧克力豆、堅果碎等,以增加風味。
瑪德琳因文學走紅:20世紀法國小說家普魯橋盯斯特因品嘗瑪德琳喚醒了沉睡在心底的所有回憶,促使他開始回想起自己的一生,意識流巨著《追憶似水年華》由此誕生。於是,瑪德琳也幾乎成為了回憶與舊時光的代名詞而享譽世界。
做瑪德琳很簡單:一磅麵粉,一磅油,八個蛋白和蛋黃四分之三磅細糖,半杯水,一點磨碎的酸橙,或腌制的檸檬皮切碎,橙花味的果仁醬;把材料都攪拌均勻後整個面團揉在一起,就可以開始烘焙整個過程不超過10分鍾。
⑵ 瑪德琳的傳說知多少
在咖啡店裡的甜點名字大部分有著自己的含意。
瑪德琳蛋糕又稱「貝殼蛋糕」名字的來由是代表什麼什麼樣一段故事呢?
對飲食文化感興趣的你,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歷史故事
貝殼蛋糕(madeleines)又名(Madeleine commercy)。說是在法國的可梅爾西城(commercy)里,一種家庭風味十足的小點心。1730年時美食家波蘭王雷古成斯基,當他流亡在梅爾西城時,有一天,它帶的私人主廚竟然出餐到甜點時,溜掉不見了,這時有個女僕役臨時烤了她的拿手小點心送出去應急,沒想到竟然很得雷古成斯基的歡心,於是就將女僕役的名字madeleines用在小點心的名字上,而瑪德琳娜(madeleines)也就是貝殼蛋糕的本名。
基本介紹
西點里的一種午後小蛋糕。源於法國的普遍糕點類,深受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風味獨特。屬於貝殼蛋糕(madeleines)又名(Madeleine commercy)。傳說是在法國的可梅爾西城(commercy)里,一種家庭風味十足的小吃。因其形狀像貝殼,吃時能聯想起胖嘟嘟的,豐滿的婦人,又稱它為性感的餅干。在法國著名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著名作品---《追憶似水年華》,是一本與遺忘作斗爭的書。普魯斯特就是為了怕自己忘掉一些,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作者筆下的男主人公做在軟椅中,拿起一塊瑪德琳,掰開一小碎塊,蘸著紅茶。隨著味道在口中的蔓延,回憶起了他一身的經歷。在《追憶似水年華》這本水中還大量描寫了法國當時著名可口的各類點心,糕點。是一本完美演繹法國風味的經典小說,是法國的永恆不衰的經典文學之一。同時也是因為這本書,瑪德琳蛋糕成了珍貴回憶的代名詞。
英文大概意思:
During the 18th century in the French town of Commercy, in the region of Lorraine, a young servant girl name Madeleine made them for Stanislas Leszczynska, the deposed king of Poland when he was exiled to Lorraine. This started the fashion for madeleines' (as they were named by the Leszczynska)。 They became popular in Versailles by his daughter Marie, who was married to Louis XV(1710-1774)(source from Whats Cooking America)。
製作方法
1.先准備好貝殼型的蛋糕模,沒有的用花型可以代替。實在沒有的話,以下的各個配料和蛋糕模都可以在網路有啊,或是淘寶上拍到的,價錢也很便宜10元左右喲!
2.原料:橙汁20g(我沒有,就用檸檬汁代替了)
3.杏仁粉60g(沒有,用香草粉和吉士粉代替了)
4.黃油100g,糖80g(甜度剛好),雞蛋3個,低粉120g
5.做法:黃油隔水融化,加糖攪拌融化
6.分次加入雞蛋攪拌均勻,再加入橙汁,杏仁粉拌勻
7.篩入麵粉快速切拌(不要畫圈攪拌,避免出筋)
8.將麵糊倒入模具中,八分滿即可。烤箱預熱190度,上層烤20分鍾
教訓:沒有杏仁粉也千萬別用等量香草粉和吉士粉代替,香草粉放多了,蛋糕的香味很不自然。根據模具的大小不同,烤制時間可適當增加或減少(原來的方子是烤15分鍾,結果裡面還半生不熟,我就又烤了5分鍾)。
⑶ 像貝殼一樣的蛋糕叫什麼蛋糕
小貝殼蛋糕,其實,它有自己哪昌很洋友緩陵氣的名字叫好戚做——瑪德琳。
瑪德琳蛋糕是一種法國風味的小甜點,又叫貝殼蛋糕。由黃油、低粉等主料,糖、泡粉、全蛋等配料組合製作而成。原本用於家庭烹制。
瑪德琳蛋糕特點
瑪德琳蛋糕擁有兩大特點:
1.貝殼造型
2.鼓起的小肚子
⑷ 瑪德琳蛋糕的由來
貝殼蛋糕(madeleines)又名(Madeleine commercy)。傳說是在法國的可梅爾西城(commercy)里,一種家庭風味十足的小吃
好的蛋糕網瑪德琳蛋糕又名貝殼蛋糕。 法國著名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著名作品---《追憶似水年華》,是一本與遺忘作斗爭的書。普魯斯特就是為了怕自己忘掉一些
During the 18th century in the French town of Commercy, in the region of Lorraine, a young servant girl name Madeleine made them for Stanislas Leszczynska, the deposed king of Poland when he was exiled to Lorraine. This started the fashion for madeleines' (as they were named by the Leszczynska). They became popular in Versailles by his daughter Marie, who was married to Louis XV (1710-1774) (source from Whats Cooking America)
⑸ 怎麼做瑪德琳蛋糕呢
瑪德琳蛋糕是一款經典的法式小甜品,因為形狀多為貝殼狀,又被叫做貝殼蛋糕。據說好吃的瑪德琳蛋糕,由一個美麗的「意外」而產生,主廚出餐到甜品時莫名其妙不見了,女僕臨時烤了她的拿手小點心,卻得到主人的贊賞和歡心,於是以女僕的名字Madeleine(瑪德琳娜)用於小點心的命名,成為貝殼蛋糕(瑪德琳)的本名。
製作步驟:
1、全蛋+細砂糖+檸檬汁混合均勻,不用打發。
2、將粉類材料倒入,用刮刀翻拌均勻。
4、將溫熱的黃油分2-3次倒入麵糊,每次拌勻後再倒入下一次。
5、打蛋盆蓋保鮮膜,冷藏半小時。
6、室溫靜置10分鍾,讓麵糊略恢復流動性。170度預熱烤箱。
7、麵糊用裱花袋,擠入瑪德琳模具中,8分滿即可。
8、在烤箱中層170度,烘烤18分鍾左右。
9、出爐即可脫模,放在晾網上自然冷卻後,無論是直接食用或裝袋保存送給親朋好友都非常棒喲。
⑹ 貝殼蛋糕是什麼
用貝殼模具做出來的蛋糕,有黃油的,慕斯等。
⑺ 磅蛋糕布朗尼瑪德琳的區別
磅蛋糕是屬於蛋糕三大類中麵糊類蛋糕里極具代表性的一種,在傳統上磅蛋糕指的是用各重一磅的麵粉、油脂、食糖和雞蛋製成的蛋糕。
布朗尼是質地介於蛋糕與餅乾之間的一種蛋糕 ,它既有乳脂軟糖的甜膩,又有蛋糕的松軟。
瑪德琳蛋糕,又稱貝殼小蛋糕,是一種傳統的貝殼形狀的小蛋糕,來自於法國東北部。是將熱那亞蛋糕麵糊,放置在貝殼形狀的成型模子中烤制而成。其味道較海綿蛋糕濃郁。傳統上是加入細磨的堅果,通常是杏仁,或加入檸檬皮絲,使其具有檸檬味道。
⑻ 烘焙中貝殼小蛋糕叫什麼
貝殼小蛋糕也叫瑪德琳蛋糕,英文名Madeleine。
在著名小說《追憶似水年華》卷一《在斯萬家那邊》中(À la recherche temps per, Du côté de chez Swann),作者普魯斯特多次加入了對瑪德琳蛋糕的描寫。浸在茶中的瑪德琳蛋糕成為了「我」啟動舊時記憶的開關,但也只是想起兒時零零碎碎的一些場景。
自此,普魯斯特的瑪德琳成為了一種隱喻,象徵著我們努力想要尋回的回憶,以及僅存在於回憶中的那些人和事。
多了這個文學沉澱,你是不是吃的更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