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烘焙知識大全
1、過篩。在烘焙製作過程中,一定會用到的就是麵粉,而麵粉經常會因為生產工藝或者一些久置的原因,產生一些小疙瘩。如果這些疙瘩直接混入蛋糕糊中,那麼做出來的蛋糕口感肯定不好。
所以為了得到更細膩的食材,就需要用篩子將食材過濾,除去麵粉里的小疙瘩,從而使麵粉更加精緻,防止麵粉結塊,讓它更加均勻的與其他材料混合,同時也可以讓麵粉充入更多的空氣,做出來的蛋糕松軟而蓬鬆,口感也是極致的細膩。
2、打發。打發是蛋糕製作過程中的一種方法。把空氣打入食材中,讓食材變得更加彭松。例如打發蛋白,打發黃油、奶油等。通常需要使用打蛋器,用電動打蛋器效果更佳哦~
3、消泡。打發這一步沒有做到位,或者拌麵糊手法不對,導致蛋白霜呈現出水或者起泡沫的狀態,這樣做出來的蛋糕容易烤不熟,出現布丁層。此時需把打蛋器上的麵粉振落,這個過程就叫消泡。
4、切拌&翻拌。多用於形容蛋糕麵糊的攪拌手法。
翻拌是用刮刀從底部劃弧往上拌,從下往上撈。翻拌手法多用於蛋糕糊量比較大的時候使用,當蛋糕糊量大,不容易消泡,但是不容易拌勻的時候,翻拌能讓讓麵糊更均勻。
切拌,就像切東西一樣,用刮刀切入麵糊,快速劃過攪拌碗的中心。保持攪拌碗和刮刀的相對角度不變,從攪拌碗底輕輕劃過。刮刀劃到攪拌碗邊緣後,自然的翻轉手腕,讓黏在刮刀上的蛋糕糊落回攪拌碗中,這樣能讓食材更快地混合均勻。
兩種手法都可以避免麵糊產生更多的麵筋,而且避免蛋白消泡。
5、靜置。就是做完打發或者揉面的准備工作後,什麼都不用做,讓它靜靜地呆在一個地方。例如麵包的鬆弛,就是需要靜置,讓麵筋得到休息,方便後期擀開整形。
6、排氣。大部分麵包經過第一次發酵後,麵包的內部會產生大氣泡,為了讓麵包的組織(氣孔)恢復均勻的狀態,用手輕拍面團,將大氣泡拍破,這就叫排氣。
7、將發酵好的面團按照自己想要的做成各種形狀,例如吐司,圓麵包,還有花式麵包等,簡單來講就是將面團換一個形狀,這個過程就叫做整形。
8、整形。這個詞一般形容蛋糕,拿著蛋糕模具往桌面垂直方向一摔,這個動作就叫做震模。蛋糕入烤箱前,震模可以排除裡面的大氣泡,防止蛋糕內部組織出現空洞。剛出爐的震模,是為了將蛋糕多餘的熱氣盡快的排出去。除了蛋糕之外,另一些需要用模具製作的麵包,例如吐司,出爐後也是需要震模的,為了防止收腰。
9、振膜。蛋糕出爐震模後,將蛋糕反過來放在冷卻架上冷卻,這就叫倒扣。這個動作是為了固定蛋糕形狀,防止蛋糕收腰,中間塌陷等。蛋糕冷卻至室溫以後才可以脫模。
10、預熱。做麵包使用烤箱前,一定要提前預熱。預熱的意思是,在將食材放入烤箱前,將烤箱調到烘焙需要的溫度,讓烤箱先熱起來,然後再將食材放入烤箱就烘烤。一般的烤箱需要預熱10分鍾,具體要看自家烤箱的習性,養成預熱烤箱的好習慣。
② 烘培面試需要注意什麼
1. 烘培注意小知識
烘培注意小知識 1.蛋糕烘焙,必須知道的12個小常識,你都知道哪些
如今,烘焙食品越來越受歡迎,雖然有相當一部分人能通過烤箱做出烘焙食品,但是值得誇贊的卻不多,不是他們沒有努力用心的去做,而是一些常識性的了解不夠,導致做不出讓人滿意的烘焙食品。
1、大部分的家用烤箱都是機械式調溫。因此每一台烤箱的溫度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准確,需要在使用的時候根據個人情況調整及適應。即使同一品牌同一型號的烤箱,溫度也不會一致。
2、在普通麵粉里摻入20%的玉米澱粉或小麥澱粉,可以降低麵粉的筋度,代替低筋麵粉。
3、使用錫紙的時候,需要使錫紙亞光的一面接觸食物。
4、當烘焙的配方里提到「植物油」時,請盡量選擇淡色無味的植物油,而不要選擇重色重味的油脂,如花生油、茶油、橄欖油等。
5、除了烤箱外,烘焙最重要的工具是廚房秤和量勺。如果你實在不想購買量勺,那麼請至少購買一台最小量程精確到0.1克的電子秤。
6、將全脂奶粉與水以1:9的比例混合,可以替代全脂牛奶。在烘焙配方中所有需要使用牛奶的場合都可以如此替換。因此,奶粉在烘焙中應用比牛奶更廣泛。
7、麵包請不要放入冷藏室,會加速它的老化。
8、一般情況下,「黃油」與「奶油」是同一種東西。
9、大部分餅干,都可以用90%的木糖醇代替配方里的糖,製作無糖餅干,以適用於糖尿病人或想降低熱量攝入的人。但需要注意,每個人每天攝入的木糖醇不要超過50克。
10、糖可以有助於蛋白和全蛋的打發,並使打發的泡沫更加穩定。因此,打發雞蛋的時候,加入雞蛋里的糖不能用木糖醇代替。
11、根據個人口味需求,大部分配方里的糖,都可以在30%的范圍內調整增減,不會對成品造成太大影響。但配方里的油脂請一定不要隨意增減。
12、烤盤和錫紙都具有隔熱效果。當烤焙食品上色後,在表面蓋一張錫紙,或在上方再放入一個空烤盤,都可以起到防止食品表面上色過深的作用。
2.烘焙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新烤箱到手要空烤,讓加熱管的異味散掉2。采購回的工具,完全清洗一次,吹乾使用;其中以打發蛋白用的工具和容器最為重要,不能有水有油或其他物質,否則蛋白永遠打不發3。模具放於乾燥處,如不是封閉環境,下次使用之前提前清洗一次,畢竟家裡灰塵還是蠻多的4。烘焙的粉類材料,個人建議找個塑料箱裝起來,特別是塑料密封袋封裝的原料,容易粘灰後發膩,取時手會比較難過5。黃油保質期為冷藏一年,冷凍為二年,如整塊購買,自己切成小塊,用油紙或者塑料袋之類包裝,冷凍處理,需要時提前一天轉為冷藏。6。馬蘇里拉芝士,最好本地購買,運輸中再用冰袋,也不能保證品質不下降,當然。。。大冬天除外7。陽極的模具,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極容易劃個印子8。新手切記。。。不要因為模具長的比較好看、好玩、或者其他非客觀因素瘋狂購買,最好會發現使用次數極少,或根本沒使用過!並不會因為模具買多,而增加烘焙水平9。烤箱使用時,不要在烤箱前圍觀,以免玻璃突然因某種幾率而暴掉,特別是家裡有小孩、老人以及小動物的,要注意些
10為了防止烘焙過火,要在指定的時間查看食物的烘焙效果。
3.烘焙小常識怎麼做
烘焙小常識的做法
乳製品:
1.黃油:牛奶中分離出來的,也叫牛油。分無鹽和有鹽黃油,甜品中常用無鹽黃油。
2.鮮奶油:含脂較低,也叫稀奶油,動物奶油,人造奶油又叫植物奶油。
3.酸奶油:鮮奶油發酵後帶酸味,很少用。
4.奶油芝士:又叫乳酪,略帶酸味,做芝士蛋糕用。
5.馬斯卡彭芝士:義大利芝士,脂肪含量高,做提拉米蘇用,保質期短,易變質。也可用乳酪代替。
6.做水果酸奶芝士用
酒:1.最常用的是朗姆酒~甘蔗汁加糖蜜做成的,用來增加甜味。泡香草精用。
2.咖啡精:咖啡濃縮成的,百利甜酒。
3.香草豆莢,泡香精用的,或做成香草糖
堅果:杏仁,開心果,核桃,榛子等
乾果:葡萄乾,杏干,蔓越莓干,無花果
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白巧,黑巧
其它輔料:明膠(低端一般不用)一般用吉利丁片,(豬皮熬成的),加六倍水(冰水)泡發使用。
酵母:做麵包,披薩皮用。
烘焙工具
1.打蛋器
2.硅膠勺,也叫橡皮刮刀
3.麵粉篩
4.毛刷
5,擀麵杖(做餅干披薩時用)
6.盆.大中小
7.油紙,一次性
8.油布,反復用
9.量稱.精確到克
10.量勺,可有可無
11.手動打蛋器
12擠花袋,裱花,餅干用
13.花嘴,造型用
14.抹刀.抹面用
15.轉盤,裱花用
16.模具6.8.10餅乾等
17,溫度計,耐熱
了解烘焙原料,工具,計量。
麵粉根據蛋白質含量不同,分為:高,中,低筋麵粉
餅干,蛋糕用低粉,麵包用糕粉
黑麵粉,粗糙的麵粉,富含纖維,適合做麵包
杏仁粉,適合做馬卡龍。
玉米澱粉,摻進低粉里做餅干,甜點,口感更脆香
泡打粉,同麵粉一起用,可以蓬鬆
蘇打粉,與泡打粉作用一樣,蓬鬆
可可粉,可可豆磨的,調味用,蛋糕,甜點
抹茶粉,茶樹葉研磨成的,調味用的,蛋糕,甜品
桂皮粉,麵包調味用
蛋白打發
時間久了,蛋白沒韌性,不易有泡麵,穩定性不好
混入蛋黃,會打不發,蛋黃會組織泡沫產生
盆里有水,油,會打不發
加糖,過多,過早,不松軟
奶油打發,夏天易打過,盆下面墊冰水
九分,抹面,十分,裱花,八分慕斯,五分彩虹慕斯
打發全蛋要隔熱水打發至發白
黃油打發,狀態:羽毛狀,發白
黃油,冷藏3-5度,也可以冷凍,分小塊冷凍,用時提前冷藏,室溫軟化,硬~做派。膏狀~做餅干。融化了適合做片裝甜點,隔水加熱融化,或者烤箱加熱融化
雞蛋,殼:蛋白:黃 比例:1.6.3。一般蛋白35一個,蛋黃10。雞蛋冷藏好用,用前用溫水洗洗
4.做餅干需要注意的+幾個烘焙小常識
製作餅乾的過程中,操作時需要注意的是:餅乾的面團或麵糊一定不能起筋,比如麵粉類的乾粉一定要過篩,攪拌不要過渡只要混合均勻沒有乾粉就行了。
黃油的攪打一定要到位,打到松發、顏色發白、體積略微有膨脹的羽毛狀才好,否則餅乾的口感很硬,不酥鬆。
餅乾的造型很隨意,但不管你什麼型,最好保證每一個大小薄厚接近,並且每個間留一定的間距,這樣在烘烤時好控制溫度或火力。
製作餅干時會經常用到烤盤紙(也就是常說的油紙),還有烤盤布,這個是必須的,除了可以防止沾粘,也更容易清洗烤盤。烤盤紙也是有國產和進口的,進口的防粘性更好,自然價格也更貴些。說到烤盤布,建議大家選擇貴一點的玻璃纖維的那種,十幾塊錢(以前,不知道現在啊,東西漲價都太快了),但是太好用了,不用清洗只要擦擦就好,使用壽命也很長。
幾個烘焙小常識:
1、大部分家用烤箱都是機械式調溫。因此每一台烤箱的溫度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准確,需要在使用的時候根據個人情況調整及適應。即使同一品牌同一型號的烤箱,溫度也不會一致。
2、在普通麵粉里摻入20%的玉米澱粉或小麥澱粉,可以降低麵粉的筋度,代替低筋麵粉。
3、使用錫紙的時候,需要使錫紙亞光的一面接觸食物。
4、當烘焙的配方里提到「植物油」時,請盡量選擇淡色無味的植物油,而不要選擇重色重味的油脂,如花生油、茶油、橄欖油等。
5、除了烤箱外,烘焙最重要的工具是廚房秤和量勺。如果你實在不想購買量勺,那麼請至少購買一台最小量程精確到0.1克的電子秤。
6、將全脂奶粉與水以1:9的比例混合,可以替代全脂牛奶。在烘焙配方中所有需要使用牛奶的場合都可以如此替換。因此,奶粉在烘焙中應用比牛奶更廣泛。
7、麵包請不要放入冷藏室,會加速它的老化。
8、一般情況下,「黃油」與「奶油」是同一種東西,英文名都為BUTTER。
9、大部分餅干,都可以用90%的木糖醇代替配方里的糖,製作無糖餅干,以適用於糖尿病人或想降低熱量攝入的人。但需要注意,每個人每天攝入的木糖醇不要超過50克。
10、糖可以有助於蛋白和全蛋的打發,並使打發的泡沫更加穩定。因此,打發雞蛋的時候,加入雞蛋里的糖不能用木糖醇代替。
11、根據個人口味需求,大部分配方里的糖,都可以在30%的范圍內調整增減,不會對成品造成太大影響。但配方里的油脂請一定不要隨意增減。
12、烤盤和錫紙都具有隔熱效果。當烤焙食品上色後,在表面蓋一張錫紙,或在上方再放入一個空烤盤,都可以起到防止食品表面上色過深的作用。
13、優秀的配方、規范的操作過程、准確的原料稱量,是烘焙成功的基本三要素。
5.烘焙的注意事項
a新烤箱到手要空烤,讓加熱管的異味散掉
b采購回的工具,完全清洗一次,吹乾使用;其中以打發蛋白用的工具和容器最為重要,不能有水有油或其他物質,否則蛋白永遠打不發
c模具放於乾燥處,如不是封閉環境,下次使用之前提前清洗一次,畢竟家裡灰塵還是蠻多的
d烘焙的粉類材料,個人建議找個塑料箱裝起來,特別是塑料密封袋封裝的原料,容易粘灰後發膩,取時手會比較難過
e黃油保質期為冷藏一年,冷凍為二年,如整塊購買,自己切成小塊,用油紙或者塑料袋之類包裝,冷凍處理,需要時提前一天轉為冷藏。
f馬蘇里拉芝士,最好本地購買,運輸中再用冰袋,也不能保證品質不下降,當然,冬天除外
g陽極的模具,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極容易劃個印子
h新手切記不要因為模具長的比較好看、好玩、或者其他非客觀因素瘋狂購買,最後會發現使用次數極少,或根本沒使用過。並不會因為模具買多,而增加烘焙水平
i烤箱使用時,不要在烤箱前圍觀,以免玻璃突然因某種幾率而暴掉,特別是家裡有小孩、老人以及小動物的,要注意些烘焙食品製作要訣
6.烘焙知識大全
烘焙,又稱為烘烤、焙烤,是指在物料燃點之下通過乾熱的方式使物料脫水變干變硬的過程。
烘焙是麵包、蛋糕類產品製作不可缺少的步驟,通過烘焙後澱粉產生糊化、蛋白質變性等一系列化學變化後,麵包、蛋糕達到熟化的目的。也能使食物的口感發生變化。
製作階段麵包烘烤一般包括下面三個階段:1)第一階段:面火120--160℃,底火180--220℃;實際溫度達到設定溫度後,麵包入爐。維持時間約2—15分鍾。
注意:小麵包溫度高,時間短;大麵包溫度低,時間長;作用:麵包增大體積,主要是讓其長高。2)第二階段:提高面火至180--220℃、底火200--250℃,維持到面火達到要求時,約5—10分鍾。
作用:使麵包形成硬的麵包殼,並使麵包定型。3)第三階段:面火維持在180-220℃、底火調低到180℃,維持至麵包均勻上色,約需5-10分鍾。
作用:使麵包形成均勻的焦黃色或金黃色。麵包在烘烤過程中內部的變化1)麵包坯溫度、水份變化及內部結構的形成麵包坯處在烤爐中後,同時接收熱量的來源或方式有:加熱管的熱輻射、烤盤的熱傳導、爐內熱空氣對流傳熱。
A.烘烤初期a.表皮的形成剛入爐的生坯,表面溫度為30℃左右,首先遇到熱空氣。熱空氣中水份會被冷坯冷凝成水珠並附著在其表面。
但這是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的,很快水珠會汽化,且麵包表面溫度迅速上升到高於100℃,這樣表面會乾燥,並形成白色的薄表皮。b.麵包皮(殼)的形成同時,熱量往內部傳導,內層溫度也在上升,短時間內表皮下的溫度接近100℃,形成外高內低的溫度梯度分布。
這樣熱量的傳遞方向(推動力)是由外向內的。而麵包中水份的分布剛好相反,是外低內高的水份梯度分布。
這樣水份是由內向外補充,並在表皮下形成蒸發層(因溫度接近100℃)。但由於烘烤進行中,內部溫度會不斷上升,當達到澱粉的糊化溫度時(高於50℃),水份會被澱粉結合,這樣內部向外補充的水份會越來越少,蒸發層水份會減少,溫度會超過100℃,然後麵包外皮乾燥成一層無水的麵包殼(產品吸潮回軟後稱為麵包皮)。
A.烘烤後期a.麵包囊形成烘烤繼續,熱量不斷向內傳遞。由於麵包皮的阻擋作用,以及內部淀糊化,往外擴散的水份有限,但溫度會不斷升高,最終接近100℃,這樣蛋白質也會變性。
澱粉糊化和蛋白質變性後,麵包殼下面部分形成麵包囊,這部分實際上也熟化了。b.麵包囊心的形成麵包幾何中心部分在烘烤過程中得到的熱量最少,升溫速度最慢。
由於中心溫度與麵包皮溫度相差太大,處在中間位置的麵包囊部位的水份既向外擴散,也向內部分滲透冷凝。當麵包囊形成時,麵包中心水份比以前高出2%,溫度最終一般會上升到90—98℃。
並形成麵包囊心。2)烘烤過程麵包內部微生物學變化及發生的生化反應A.微生物學變化a.酵母的活性變化生坯入爐後,內部各部位溫度均會上升,但升溫幅度不同。
不管如何,麵包各部位的溫度均會超過50℃。低於50℃時,酵母有個旺盛產氣的過程,然後,隨著溫度的上升,酵母活性降低,直到死亡。
這個過程約為5分鍾。但對麵包體積和形狀仍有影響。
b.酸性微生物活性變化主要為乳酸菌。一般各部位溫度超過60℃時,全部死亡。
如果囊心溫度尚未過到要求就出爐,有時能檢出活菌。B.生化反應a.澱粉酶:α-澱粉酶於97℃、β-澱粉酶於82℃鈍化。
此前它們一直在分解澱粉。b.蛋白酶:在80--85℃鈍化,此前多少會分解蛋白質。
c.澱粉糊化澱粉糊化分解成糊精和麥芽糖。糊精結合大量水,是形成澱粉凝膠並構成麵包松軟口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d麵筋蛋白變性:60-70℃變性凝固,釋放部分結合水,形成麵包蜂窩或海綿狀組織。這種鋼化作用是麵包具有確定形狀的主要原因。
如圖所示。e成色反應美拉德反應:大於是150℃時麵包組分中蛋白質、氨基酸等與糖、醛類物質發生的羰氨反應。
形成由灰至金黃的顏色。焦糖反應:糖類在高於180後形成焦糖色。
酶促裼變:在40-60℃時多酚氧化酶催化的酚類物質的反應,形成裼色,這是次要的成色反應。f香味的產生主要由兩部分:酵母發酵時形成的一些醇類、酸類、酯類物質在烘烤時的變化;成色反應時形成的醇類、醛酮類、酯類物質。
它們構成麵包特有的風味。1)麵包在烘烤中體積和重量的變化A.體積增大的原因及影響因素體積增大的原因:a.膨脹氣源:CO2、水、醇、酸、醛類受熱膨脹;b.澱粉糊化也膨脹;c.蛋白質變性後形成剛性,維持已膨脹的體積結構。
影響因素:a.前期發酵狀況:包括酵母活力,面團持氣性,醒發狀態;b.烘烤初溫:適宜。太高時麵包很快形成,不利於後步體積延展膨脹;c.烘烤濕度:濕熱空氣潤濕表皮,否則破裂;d.是否用烤模:模具減少了麵包坯散發氣體的有效面積。
B.烘烤後重量變化一般烘烤後重量會損失10—12%。損失的主要物質及比例為:水份95%;乙醇1.5%,CO23.3%,揮發性酸0.3%,乙醛0.08%。
重量損失大小主要與機包大小、是否用烤模有關系。
7.烘焙者須知的常識有哪些呢
下面簡單歸納烘焙精品咖啡的要點: (1)首先要掌握《咖啡品鑒大全》中所介紹的商業咖啡基本烘焙技術。
(2)精品咖啡的基本分類與商業咖啡大同小異。但坐標軸上加上了「特性」,因此,需要事先了解這一概念。
(3)無法簡單分類的咖啡豆太多,需要個別對待。最好先找出每個咖啡豆的特性,並盡快找到合適的停止烘焙時機。
(4)含水量、密度差異不大。 (5)利用咖啡豆的烘焙度,發揮其個性,得到簡單味道。
(6)越軟的豆子特性變動越大。A、B類豆的烘焙停止時機難以掌握。
(7)精品咖啡能夠省略手選步驟,但同時也非常考驗烘焙者的技術與知識。
③ 裱花師應聘一般問什麼
在應聘裱花師時,僱主通常會詢問你之前的工作經歷,特別是在哪些店面或烘焙店工作過,因為這有助於了解你的實際操作經驗。
色彩搭配是裱花藝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僱主可能會問你如何使色彩搭配更加協調,這不僅是為了美觀,也是為了確保成品能夠吸引顧客。
各種花朵的花語也是裱花師需要了解的知識之一。在婚禮蛋糕或紀念日蛋糕上,花朵的選用不僅要美觀,還要考慮到它們所代表的意義。因此,僱主可能會問你對花語的理解和應用。
此外,僱主還會關注你在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這包括工作態度、團隊合作能力、衛生標准以及如何處理緊急情況等。僱主希望了解你是否具備專業素養,能否在高壓環境下保持冷靜。
總的來說,應聘裱花師時,面試官會關注你的實際操作經驗、色彩搭配技巧、對花語的理解以及專業素養。通過這些問題,僱主可以更好地評估你的能力和是否適合這個崗位。
④ 我想去蛋糕店當學徒但不好意思問怎麼辦
雖說很多人都說去做學徒省錢還能學技術
但是進去了才知道,師傅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做完各種以後都很累了,根本無心再教你
其次,店裡面是以盈利為主的,能給你食材讓你練習嗎
而且很多做學徒師傅都是不教你的,全靠自己看,看會的和教出來的
肯定是不一樣的
可以去專業的烹飪學校學一下
給自己打氣,加油,不僅要去問,而且要用最好的狀態問,表現出最好的自己,要知道這是機會,機會來的時候就
真的想學的話,你就直接去學校學,店裡誰會認真的教你啊,你又不是他的親人外面的師傅都是會留一手的,
學徒就應該主動點,不懂就問嘛。你是來學習的,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只要你自己想學的,不要管它學的好不好,用心去學,一定能學好的。
你應該聽過一句話「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所以你去當學徒的話,精髓的東西老師傅輕易是不會交給你的.
⑤ 君之烘焙做戚風蛋糕成功的進來下問個問題
烤架放在下層,這樣盒子放進去後正好就置於中間位置,就是盒子底部和烤箱下層外殼的距離等於盒子頂部和烤箱上層外殼的距離。具體時間和溫度非常不確定,絕對不能按照君之的生搬硬套,因為君之自己也說過,每個人的烤箱不同,時間和溫度都需要自己試驗後決定。我按照君之配方每次都調小20度,然後再觀察是否需要增加時間和溫度,最後記下自己烤箱的數據。
戚風蛋糕非常容易出現表皮糊,心不熟的現象,根據你說的,你的烤箱你可以定在170度或者180度。時間50分鍾後就開始觀察。但是避免表皮不糊的好辦法就是在20分鍾後(這個時間可以靈活掌握,以表皮金黃時為准)表面蓋一張錫紙。然後繼續烘烤,一直到總時間50分鍾或者1小時。拿一把干凈的水果刀插入蛋糕中心,拔出來,刀片上不掛東西,就是熟了。
溫度時間是死的,人是活得,在第一二次一定要隨時觀察,找到自己烤箱合適的溫度時間,記好,以後就非常方便了。
我的烤箱烤戚風蛋糕是140度50分鍾,和君之的溫度差太多,都是自己試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