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店鋪 » 蛋糕蛋黃糊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生日蛋糕配的生日帽 2025-02-10 03:40:07
蛋糕蛋黃糊是什麼意思 2025-02-10 03:37:06
感謝姐妹送來的生日蛋糕 2025-02-10 03:30:46

蛋糕蛋黃糊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5-02-10 03:37:06

1. 蛋糕上一層軟的下一層不發硬的,是蛋白蛋黃沒攪拌好嗎

做戚風蛋糕為何要把雞蛋黃和蛋清分兩次打?最先這一蛋黃糊和這個蛋清糊要分開打,是因為做戚風蛋糕時,蛋黃糊打的時間較短,而蛋清糊,一定要打的時間久,在我製作蛋糕那麼多年的經驗下,能夠告訴你們,蛋清糊,它就相當於我們平常蒸饅頭後的發酵飼料,而蛋清,僅有打得成彎勾狀,這類才是能夠將整個蛋糕做膨鬆。而蛋黃糊,它主要是具有的是一種奶香味效果,他不用打得那麼的發,時間也不必太長,只需把它攪散就行了,不用像蛋清糊一樣,攪拌成那類泡沫塑料兒狀。

因此當我把這一蛋清糊和蛋黃糊拌和到一起,再放入適量小麥麵粉,生雞蛋吶,牛乳呀這些製成這一的整體蛋糕糊,放入電烤箱以後。無論熟度掌握的再怎麼好,這方面生日蛋糕便是沒發,跟一塊磚頭一樣,出來之後的口感特別差,所以大家在家中一定不要擅長去打發非常累,四個小時基本是徒勞的。

2. 蛋糕怎麼做簡單又好吃

以下是幾種簡單又好吃的蛋糕做法

一、電飯鍋蛋糕

材料准備

雞蛋4個

低筋麵粉80克

玉米油40克

牛奶40毫升

白糖60 - 80克(可根據個人口味調整)

檸檬汁或白醋幾滴(用於去腥)

製作步驟

分離蛋清蛋黃:將雞蛋磕開,把蛋清和蛋黃分別放入兩個無油無水的干凈容器中。

製作蛋黃糊:在蛋黃中加入玉米油和牛奶,用手動打蛋器攪拌均勻,使油、奶、蛋黃充分融合。接著篩入低筋麵粉,繼續攪拌,直到形成細膩、無顆粒的麵糊。

打發蛋清:在蛋清中滴入幾滴檸檬汁或白醋,然後用電動打蛋器低速打發。當蛋清出現魚眼泡時,加入三分之一的白糖;繼續打發至蛋清體積變大、泡沫變細,再加入三分之一白糖;當蛋清呈現出明顯的紋路時,加入剩下的白糖。最後將蛋清打發至提起打蛋器,有直立的小尖角狀態,即為濕性發泡(接近乾性發泡)。

混合麵糊:先取三分之一的蛋清放入蛋黃糊中,用刮刀採用翻拌的手法輕輕拌勻。然後將拌勻的麵糊倒入剩餘的蛋清中,繼續用翻拌的手法攪拌均勻,直到看不到白色的蛋白,麵糊呈細膩、有光澤的狀態。

烤制蛋糕:在電飯鍋的內膽底部和四周刷上一層薄油,防止蛋糕粘鍋。將麵糊倒入電飯鍋內膽中,輕輕震動幾下,排出麵糊中的氣泡。按下電飯鍋的煮飯鍵,等跳到保溫鍵後,不要打開鍋蓋,讓蛋糕在鍋中燜20 - 30分鍾。然後再按一次煮飯鍵,跳閘後再燜10 - 15分鍾。最後打開鍋蓋,將蛋糕倒扣在盤子上,冷卻後即可脫模食用。通過先液體後固體的加熱過程,使蛋糕逐漸凝固、膨脹。在蛋白打發過程中,加入檸檬汁或白醋可以調節蛋白的酸鹼度,有助於蛋白的打發,並且能去除雞蛋的腥味。

口感調整:如果喜歡更濕潤的口感,可以適當增加牛奶的用量;如果喜歡更蓬鬆的口感,可以在打發蛋白時盡量打到乾性發泡狀態。另外,還可以在麵糊中加入一些果乾(如葡萄乾、蔓越莓干)或者巧克力碎,增加蛋糕的風味。

二、微波爐蛋糕(馬克杯蛋糕)

材料准備

雞蛋1個

蛋糕粉(低筋麵粉)40克

白糖20 - 30克

玉米油5 - 10克

牛奶30 - 40毫升

製作步驟

混合材料:將雞蛋打入一個可微波的馬克杯中,用筷子或小勺子把雞蛋打散。接著加入玉米油、牛奶,攪拌均勻。然後篩入蛋糕粉和白糖,繼續攪拌,直到形成均勻的麵糊,沒有麵粉顆粒。

微波加熱:將馬克杯放入微波爐中,高火加熱1 - 2分鍾。具體時間可以根據微波爐的功率適當調整。加熱完成後,取出馬克杯,蛋糕會稍微膨脹,表面可能會有些微裂,這是正常現象。

裝飾(可選):可以在蛋糕表面撒上一些巧克力碎、堅果碎或者淋上一些酸奶作為裝飾。從而加熱蛋糕麵糊。這種加熱方式比較快速,能在短時間內容烤熟蛋糕。不過由於微波爐的功率和加熱方式與烤箱不同,所以製作出來的蛋糕質地可能與烤箱烤制的蛋糕略有差異,會相對更緊實一些。

口味變化:如果想要製作巧克力口味的蛋糕,可以用可可粉代替部分麵粉,同時減少牛奶的用量,增加一些巧克力醬。還可以在麵糊中加入少許香草精,提升蛋糕的香味。這種馬克杯蛋糕非常適合一人份食用,方便快捷,適合忙碌的早晨或者作為下午茶點心。

三、平底鍋蛋糕

材料准備

雞蛋2個

麵粉50克

白糖30 - 40克

玉米油10 - 15克

牛奶40 - 50毫升

鹽一小撮(可以提升甜味)

製作步驟

製作麵糊:將雞蛋打入一個大碗中,加入白糖和鹽,用打蛋器攪拌均勻。接著加入玉米油和牛奶,繼續攪拌。然後篩入麵粉,攪拌成均勻的麵糊。麵糊的狀態應該是可以緩慢流動但不是特別稀。

煎制蛋糕:將平底鍋小火預熱,刷上一層薄油。用勺子舀一勺麵糊放入平底鍋中,攤成一個圓形的小餅狀。小火慢慢煎制,當蛋糕表面出現一些小氣泡,並且底部變成金黃色時,翻面繼續煎。另一面也煎至金黃色後,就可以出鍋了。因為平底鍋的溫度相對較低,所以需要小火慢煎,這樣才能保證蛋糕內部也能熟透。加入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甜味,使蛋糕的味道更加豐富。

創意發揮:可以在麵糊中加入一些蔬菜碎(如菠菜碎)、火腿丁等食材,製作出鹹味的蛋糕。或者在煎制過程中,在蛋糕表面撒上一些肉鬆、芝麻等,增加口感和風味。這種平底鍋蛋糕製作簡單,不需要復雜的工具和設備,很適合家庭製作。

3. 戚風蛋糕蛋黃糊的做法圖解教程

戚風蛋糕是變化非常多樣的糕點,因為吃起來清爽,也深受許多女性喜愛。戚風蛋糕主要的構造是蛋黃麵糊及蛋白霜兩大關鍵,前者用麵粉、蛋黃及植物油等攪拌而成,後者則是將蛋白加糖打發,兩者結合後便是最基本的戚風蛋糕麵糊。看似簡單朴實的戚風蛋糕,「攪拌麵糊」的步驟可是成敗一大關鍵,初學者怎麼做才會成功?跟著甜點達人李彼飛,一步一步學會「蛋黃麵糊」的製作訣竅吧!

戚風蛋糕要做的蓬鬆可口,麵糊的攪拌訣竅必須好好掌握。
戚風蛋糕蛋黃麵糊這樣拌
液體油與蛋黃直接攪打,再加入液體與麵粉。由於油脂與液體並不容易結合,這時蛋黃中的卵磷脂就擔任了非常重要的乳化角色,讓完成的蛋糕組織更均勻細致。

Step 1

液體油與蛋黃放入鍋中, 以直線垂直來回混勻成有稠度的蛋黃液。

TIPS:垂直來回

通常搭配手持打蛋器使用,是乳化蛋黃糊時常用的動作。能快速的將油與蛋黃混合均勻。

Step 2

再依序加入牛奶,攪拌均勻後,再加入煉乳,同樣再攪拌均勻。

TIPS:其他液體

如果配方中有少量的其他液體,如百香果汁、檸檬汁、莓果汁等,可以先與主液體混合後再一起加入。

Step 3

將低筋麵粉一口氣倒入鍋中拌勻,完成的蛋黃麵糊會很有光澤。

TIPS:井字混合

粉料加入蛋黃糊時,為避免粉類噴濺,可先劃圈將周圍的粉拌入,再以「井字」混合,以減少低筋麵粉出筋機會。

4. 戚風蛋糕蛋黃蝴的攪拌手法為什麼

1、工具選擇:手動打蛋器、硅膠鏟。蛋黃糊的各種原料不是一股腦一起下入,而是有嚴格的先後順序,要不,做出來的戚風蛋糕不會細膩細絲。
2、分離蛋清、蛋黃,把蛋黃置於廣口盆內,便於後期操作。
3、用手動打蛋器把蛋黃攪打均勻。
4、先下入細砂糖40克,利用細砂糖的滲透壓、水溶性及吸水性,把蛋黃內多餘的水分吸收,便於蛋黃更好地乳化,做出的蛋黃糊才會細膩如脂。
5、用手動打蛋器把加入的細砂糖攪拌至完全溶化,均質地分散到蛋黃內。
6、這時再加入脂溶性的植物油100ml。
7、用手動打蛋器攪打至植物油與蛋黃呈均質細膩分布狀態,這時蛋黃糊呈現出誘人的金黃色。
8、分次加入牛奶120ml,攪打至牛奶均勻分布到蛋黃糊中,沒有油水分離現象發生。
9、低筋麵粉140克,一定要篩入到蛋黃糊內,然後用手動打蛋器採用劃大圈的方式攪拌均勻,切記過度攪拌,以免起筋,出現烤出的蛋糕脹腰、塌陷等現象發生。
10、然後用硅膠鏟把蛋粉糊內的麵粉粒藉助盆壁,抹散刮勻,使蛋粉糊呈現出均勻細膩的狀態,戚風蛋糕的蛋粉糊就完成了。

5. 戚風蛋糕,蛋黃乳化比蛋白打發更重要,你知道要如何做味道絕美嗎

戚風蛋糕,蛋黃乳化比蛋白打發更重要,你知道要如何做味道絕美嗎?

戚風蛋糕的蛋黃糊便是根據了雞蛋黃的化學作用,把水性的白砂糖、脂溶的食用油及其生物大分子的牛乳、低筋粉乳狀液在一起,產生勻質細膩蛋粉糊。可是,蛋黃糊中各種各樣原材料推廣次序、拌和技巧您做對了嗎?下面咱們就要來一起討論一下雞蛋黃的化學作用。有些朋友,尤其是新手,常常把蛋糕糊的所有原材料,如雞蛋黃、白砂糖、食用油、牛乳、蛋糕粉,一股腦一次性放入,拌勻,特別是一些新手。海綿蛋糕,雞蛋黃乳狀液比蛋白打發更為重要,常常被忽視,口味不細致。

雞蛋黃乳狀液順序該是把雞蛋黃用打蛋器攪打勻稱後,先放入白砂糖,憑借白砂糖的滲透濃度特點,消化吸收掉雞蛋黃里邊多餘水份。然後放入食用油,那樣攪打在一起,會展現出勻質的「蛋液壓油」。雞蛋黃融合了水溶的白砂糖與脂溶的食用油,成的均一相對穩定的「蛋液壓油」,那把雞蛋黃的兩性關系水解特點發揮到了極致。這時候,再放入牛乳,一定要少量多餐放入,每放入一部分,先攪打勻稱,再倒入下一次的,才不會發生「油水分離器」狀況。添加蛋糕粉時,一定要篩粉,這一步千萬不能省去。

6. 做戚風蛋糕失敗最常見問題是什麼

做戚風蛋糕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我個人經驗得出有以下幾個最常見的失敗方法。

五:火候,准備好一切以後我們要開始把原料送進烤箱製作了,這時候火候成了重中之重,烤箱底部火源一定不能過高,烘烤時間也不能過長,不然前面的忙碌都會白費的,因為掌握不了火候和烘烤時間,蛋糕底部或者整體水分就會流失,蛋糕也會塌陷,體積變小。

總結一下不管做什麼都很難一次就做的完美,就像我們的生活一樣,需要一邊學習一邊摸索,慢慢的我們會發現自己也會做得非常完美。

7. 戚風蛋糕蛋糕中蛋黃糊的乳化怎麼完成

戚風蛋糕的製作過程中,蛋黃乳化是屬於打發以緩解。蛋黃糊乳化直觀視覺上的呈現是將蛋黃攪打至發白的情況。製作戚風蛋糕打發一環節很重要,另有戚風蛋糕的烘焙食譜供參考,注意事項及烘焙食譜如下:

戚風蛋糕製作的注意事項:

一、蛋白部分的注意事項:

1、雞蛋要保證新鮮,否則清與黃不易分離,夏天超過30度可以放入冷藏能更好的分離開。

2、蛋清中如有蛋黃要用蛋殼往出撈,保證攪拌缸干凈沒有油(蛋清中沒有蛋黃),否則蛋白充入空氣的體積不夠大,或根本無法打起。

3、蛋白最佳的打發溫度17—22度,溫度太高,蛋清粘性差包不住空氣,溫度過低攪打時間會延長,反而會破壞蛋清組織。

4、蛋白打發不足與蛋黃部分混合時氣泡會破裂會比較稀,產品入爐後膨脹不佳,考出的產品易收縮。如打發打度(硬)不易於蛋黃部分混合均勻會形成白色塊狀。

5、製作蛋白時,分兩次加入糖,是防止糖溶化的不好,可以是蛋白充入更多的空氣。

6、蛋白打攪號後,不能防止太久容易消失。

7、攪打好的蛋白取出1/3的目的是讓蛋黃麵糊的密度不會相差太大,加入混合的時候避免過多空氣的消失,混合的時間不能過長,用力不能過猛,要選擇上下折疊拌勻,否則氣泡流失的較多。

8、拌好後的麵糊要保證在第一時間入爐。

二、蛋黃部分的注意事項:

1、蛋黃與糖一定要將糖打化,否則烤出的產品表面會有白色顆粒,如充入空氣不足則不能輔助蛋白的膨脹。

2、如先加入水,後加油,會使蛋黃充入的空氣消失。因為先加油能夠包住氣泡使空氣不易流失。

3、麵粉加入後要立即攪拌,避免產生顆粒,攪拌過久容易產生筋度,影響產品入爐的膨脹,使表面裂口較深,口感較硬、

4、蛋黃部分如不及時與蛋白混合,一定要用保鮮膜封上,防止干皮。

德普烘焙實驗室烘焙食譜(視頻) 戚風蛋糕的做法

8. 關於戚風蛋糕蛋白和蛋黃糊的攪拌問題

戚風蛋糕的麵糊就是很稀的,而且蛋白與蛋黃要分開打,蛋白要打到可以立起一根筷子的硬度,而且蛋白與蛋黃麵粉糊混和的時候一定要一字型的快速混和,如果採用轉圈混和會使麵粉有筋性影響口感,混和的慢了,蛋白會消泡,也會影響最終的口感。

盛1/3蛋白到蛋黃糊中。用橡皮刮刀輕輕翻拌均勻(從底部往上翻拌,不要劃圈攪拌,以免蛋白消泡)。這步很重要,因為蛋白蛋黃糊比重不同,所以很難直接攪拌均勻,先混入三分之一蛋白糊有利於更平衡二者的比重,達到速度攪拌均勻的目的。

翻拌均勻後,把蛋黃糊全部倒入盛蛋白的盆中,用同樣的手法翻拌均勻,直到蛋白和蛋黃糊充分混合。

重點是:

1、首先把三分之一的打發後的蛋白和蛋黃糊混合在一起,然後再把混合物一起加到剩餘的三分之二蛋白里

(8)蛋糕蛋黃糊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製作關鍵

選料

1.雞蛋最好選用冰蛋,其次為新鮮雞蛋,不能選用陳雞蛋。這是因為冰蛋的蛋白和蛋黃比新鮮雞蛋更容易分開。另外,若是單獨將鮮雞蛋白放入冰箱中貯存1~2天後,再取出攪打,會比新鮮蛋白更容易起泡,這種起泡能力的改變,其實是因蛋白的PH值從8.9降低到6.0所致。

2.糖宜選用細粒(或中粒)白砂糖,因為這在蛋黃糊和蛋白膏中更容易溶化。

3.麵粉宜用低筋麵粉,不能選高筋麵粉。高筋麵粉遇水會產生大量麵筋,從而形成麵筋網路,影響蛋糕的發泡。

4.油脂宜選用流質油,如色拉油等。這是因為油脂是在蛋黃與白糖攪打均勻後才加的,若使用固體油脂則不易攪打均勻,從而影響蛋糕的質量。

5.使用泡打粉和塔塔粉時,應注意其保質期和是否受潮。若使用了失效的泡打粉和塔塔粉,則會影響蛋糕的膨脹。

調制蛋黃糊

1.蛋黃加入白糖後,一定要攪打至呈乳白色,這樣蛋黃和白糖才能混合均勻。

2.加入色拉油的目的是使蛋糕更加滋潤柔軟,但用量要准確。色拉油加得過少,則蛋糕乾癟;加得過多,則不易均勻地融入蛋黃糊里,並且過量的油脂還會破壞蛋白膏的泡沫,最終影響到蛋糕質量。另外,加入色拉油時需分次調入,這樣更容易攪勻。

3.加水的目的是調節蛋黃糊的稀稠程度,所以應分次加入。

4.當蛋黃液中加入麵粉、泡打粉和精鹽後,不能過分攪打,只需輕輕攪勻即可,否則會產生大量的麵筋而影響到蛋糕泡發。

5.調制蛋黃糊時加入泡打粉,其作用是在蛋糕烘烤受熱時產生氣體,使蛋糕膨脹,其用量大致為麵粉的2%。

攪打蛋白膏

蛋白膏的攪打質量是製作戚風蛋糕的關鍵,而影響蛋白發泡的因素卻有很多。

1.分蛋時蛋白中不能混有蛋黃,攪打蛋白的器具也要潔凈,不能沾有油脂。

2.在蛋白中加入塔塔粉的作用是使蛋白泡沫更穩定,這是因為塔塔粉為一種有機酸鹽(酒石酸氫鉀),可使蛋白膏的PH值降低至5~7,而此時的蛋白泡沫最為穩定。塔塔粉的用量為蛋白的0.5%~1%。

3.因為糖能幫助蛋白形成穩定和持久的泡沫,故攪打蛋白時放白糖就成了必須。要達到蛋白膏泡發性好,且穩定持久,這里白糖的用量和加入時機就顯得很關鍵。白糖可增加蛋白的粘度,而粘度太大又會抑制蛋白的泡發性,使蛋白不易充分發泡(白糖的用量越多,蛋白的泡發性越差),不過加適量白糖才能使蛋白泡沫穩定持久。

所以白糖的用量以不影響蛋白的泡發性,又能使蛋白達到穩定的效果為度。另外,白糖加入的時機以蛋白攪打呈粗白泡沫時為最好,這樣既可把白糖對蛋白起泡性的不利影響降低,又可使蛋白泡沫更加穩定。若白糖加得過早,則蛋白不易泡發;若加得過遲,則蛋白泡沫的穩定性差,白糖也不易攪勻攪化,還可能因過分攪打而使蛋白膏攪打過頭。

4.攪打蛋白膏的方法要先慢後快,這樣蛋白才容易打發,蛋白膏的體積才更大。

5.特別要注意蛋白膏的發泡程度,即達到硬性發泡。攪打蛋白膏可分為泡沫狀、濕性發泡、硬性發泡和打過頭四個階段。第一階段,開始攪打蛋白時,蛋白呈黏液狀,打約1分鍾後呈泡沫狀;

第二階段,加入白糖繼續攪打5分鍾後,蛋白有光澤,呈奶油狀,提起打蛋器,見蛋白的尖峰下垂,此為濕性發泡;

第三階段,再攪打2~3分鍾,提起打蛋器,見蛋白的尖峰挺立不垂,並且光澤較差,此為硬性發泡;第四階段,若繼續攪打,則蛋白會呈一團一團的棉花狀,即攪打過頭了。蛋白膏攪打到硬性發泡時,具有泡沫細小,色乳白,無光澤,傾入容器時不流動等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