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准備的東西不一樣,一般來講3周年應大辦,買鮮花或者花束供奉,再買圓饅頭5個,圓蛋糕5塊,蘋果5個,香蕉5個及一條魚或者是一個人雞,3雙筷子,3個酒盅,一個香爐,在准備一把香就可以啦!
Ⅱ 雞蛋糕能掃墓用嗎
一般來說,糕點是可以拿來掃墓的,糕點的形式多種多樣,形狀各種各樣,許多人特愛糕點,味道很不錯的。雞蛋糕是各式各樣糕點中的一種。用掃墓的祭品可以用肉類、過燙水的整隻禽類、糕點等等來祭拜祖先。祭拜祖先,只要在世的我們誠心實意,多做善事,在天之靈的祖先會保佑我們的,並不在祭品的多少,積德則靈。當然一般掃墓,作為後人也不是一件祭品祭品祖先,雞蛋糕是很好的祭品。
Ⅲ 三周年祭日需要准備什麼祭品
三周年祭奠的貢品一般是,水果、點心、以及食品等。其中水果及點心均以單數為主,每盤擺三個為宜。
水果:蘋果、桔子、香蕉等寓意平安。(切忌擺放梨)
點心:圓蛋糕、玫瑰餅等以圓形的點心為主,寓意祭奠圓滿。
食品:雞肉、魚肉或水餃和饅頭,寓意讓親人在天堂能夠衣食無憂。
三周年祭日來源
因為去世的人舉辦3周年紀念的都是去世之人的至親,孩子在三歲以前的三年,日日夜夜也離不開父母,一切都要靠父母,盡心盡力照料了三年,直到脫離了「三歲小孩」階段,從嬰兒進入幼兒了,可以脫離父母了。
父母逝世後,守孝三年,日夜不離,是為了報這三年的恩。所以,人去世3周年一般遵循當地習俗和制禮,要舉辦正式的3周年紀念活動。那麼以後的每年忌日,一般只在至親之中進行家庭聚會形式的紀念。
Ⅳ 花饃藝術—來自千年前的蛋糕!
花饃,又稱為「面花,麵塑」,不僅僅可食,更是一種享譽中外的民間藝術品,表現了淳樸善良的農家婦女們的心靈手巧和藝術想像力。
花饃主要流行於山西、陝西等地,它起源於中國民間祭祀活動中用麵塑動物代替宰殺牛羊等動物的習俗,花饃的造型生動、誇張,製作精巧細膩。
花饃在民間約有1000多年的歷史,流傳於黃河兩岸,它的文化底蘊更為深厚,從過事上講:有紅事花饃(婚慶專用),白事花饃(殯喪專用),各種節日花饃,從形式上講:有動物、有植物、有人物、有傳承著的各種敬仰物花饃等,黃河兩岸的人們很早很早就用花饃語言文化有聲無聲的傳奇著一種真情。
在人們生活日益興盛的現代化時代,花饃這一傳承中國文明的形式,慢慢的將被歷史悄然無聲的淹沒,但在鄉間的花饃仍然存在於各地的風俗習慣中,如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祭奠祖先、老人過壽、小孩滿月等等,都有各類造型和不同用途,花饃作為我國珍貴的民間藝術,被評為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花饃的製作從麥子篩選、晾曬、加工開始:
1.首先選用今年剛收獲的新麥,新麥乾燥,潮氣少,而且磨成麵粉後,更加勁道有柔勁。不會在蒸熟時發生劇烈形變,導致成型失敗。
而且新麥也是迎接新喜,除舊迎新的意思。代表著廣大勞動人民迎來了新的收獲,家家有餘糧。
2.其次經過凝水、籮面、制酵、發面的步驟。
這幾步是花饃與普通麵食最大的區別點。和面的水中,要加入些許食鹽,這樣和出來的面,會更加勁道,有利於形狀的呈現。
發酵過程也極為的重要,要根據花饃的體積與各個部分不同的形態,軟硬程度,發出最適合的面團出來。
3.捏形的步驟。
捏形是花饃藝術最為精彩的部分。不同寓意的作品,不只在每位巧婦手中一點點的捏出,更是首先出現在她們腦海的記憶里,這種千百年的文化傳承,經過一代代母傳女,姊傳妹,使得民俗藝術不斷發展,鞏固,變化。
每位巧婦,對於這不同寓意的花饃,有著自己不同的理解。這往往會在逢年過節,花饃製作的日子裡,出現了無聲無息的比賽。在比賽中,心靈手巧的大姐,會受到家族德高望重的前輩的表揚,同時這也造就了民俗文化在鄉民的口耳中相傳至今。
4.蒸制、成型的步驟。
花饃的蒸制與普通的面點有所不同。花饃更加註意火候,注意成型時,要軟硬均衡。不僅要好看,還要注重其實實在在的可食性。
5.著色、插面花的步驟。
這是花饃最後的一個步驟,也是最重要的步驟。巧婦們將蒸熟的作品,進行一定時間的放涼,然後將五顏六色的食用色素,各式各樣的食物性裝飾品與花饃本體之間,進行最後的著色,點綴。
本來只有形狀,稜角,樣子的白面饃饃,經過人為的食用性的「化妝」,將其所代表的民俗寓意,從自己的腦海里,呈現給各個賓客。
藝術本來就源自於生活中。每一位從早忙到晚,全心全意為了親手製作的花饃作品的巧婦們,她們正是中華民族傳統民俗藝術的傳承者。
藝術的本質是豐富生活,是為了祈禱上天,保佑族群的平安。而今天,花饃藝術正是對未來生活美好憧憬的心聲。
【虎娃】過周歲送給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