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店鋪 » 為什麼學抖音做蛋糕不成功
擴展閱讀
酸奶豆香蛋糕的做法 2025-02-04 17:46:21

為什麼學抖音做蛋糕不成功

發布時間: 2023-12-23 21:56:10

Ⅰ 觀點:蛋糕理論

蛋糕理論是由ray通過「無據推證」的思維方式推導的理論,多有強行推理,移花接木之處,敬請家長指引。

近段時間胡思亂想,仿照《三體》的「黑暗森林」理論推導了一個「蛋糕理論」,不妨分享出來博大家一笑。蛋糕理論由兩條公理和三個關鍵片語成:

第一公理:人的精力是需要被消耗的。

第二公理:人的信息接收量存在閾值。

關鍵字:思考,自我滿足,信息爆炸。

首先,為什麼取名為「蛋糕理論」?兩個星期前我陪母親參加一個烘培興趣班。課聽了一半,才發現當天所學與所預期截然不同:當天所做的蛋糕竟然不會用到麵粉,原材料只是一些調味品,糖,奶油。這才恍然大悟吃蛋糕吃不飽不是因為自己胃口太大,而是這類蛋糕壓根就不是為了讓我吃飽的。

morefoods摩坊 周六興趣班

至於「蛋糕理論「怎麼理解,待我細細道來。

首先我想要引出的第一個問題,是現代人的「信息獲取方式」。而我們現在最直接,信息量最大的獲取方式就是手機。

所以我粗略記錄一下自己玩手機的頻率:

1.早上上廁所

瀏覽新聞

2.路上

只要空閑就會掏出來玩,看各種資訊

3.吃飯前半小時

mono上看文章

4.飯後半小時

瞎逛

5.晚飯前半小時

知乎上找段子

6.飯後

綜藝,球賽集錦

Plus:一天之中出現需要等待,無事可做之時基本上都會掏出手機。

看完記錄我不禁好奇,在智能手機還未普及,甚至還沒有手機可用的歲月,我是怎麼度過這些無聊時光的?

涌現在我腦子里的第一個詞是「思考」,准確來說是「瞎想」。小時候抓著一個原型的簸箕,我會以簸箕為方向盤,左右打轉,想像一個賽車界新星的冉冉升起。也會想兩天前我要怎麼做,才能做了壞事又不被老師發現,不落得被點名道姓破口大罵,拿了處分懸掛示眾的下場。

第二個詞是「沒事找事」。我這么無聊,可容不得他人竊竊自樂,我要東張西望,看看別人都在干什麼。要是覺得他人做的事有趣,免不了東問西問。性子起了還要糾纏人家,勞煩別人加自己一份。還有一種「沒事找事」,是明知自己力量所不及,但閑著也是閑著,便不自量力虎山行,例如做個公眾號。

所以幾年前信息接受量少的時候也不見得我會過的很凄慘,但在這個通訊用微信,學慣用知乎,殺時間用抖音的時代,我是不是就沒法脫離我的錘子pro 2智能手機了呢?不走尋常路如我曾在大二的時候做過試驗:出門只用小靈通,得空才拿出智能機換卡看微信,事務照樣處理井井有條,還能有更多的時間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做獵頭期間,老大便要求我說:「做獵頭要打電話而不是用微信來你儂我儂。」其實說的很對,電話5分鍾就能把問題說得清清楚楚,微信上要斷斷續續說半小時,所以需要在微信上溝通的事真的是重要且緊急的嗎?

根據「無據推證」,我覺得可以對自己草草地下一個結論:我變懶了。信息爆炸時代接收信息方式五花八門,門檻近乎為零。每天都能接收到公知,大V已經整理好的知識,我還花那麼多時間苦思冥想豈不是效率低下。每天都能在網上看到那麼多新鮮有趣的資訊,自己再去做「想像未來,回顧過去,無中生有,自娛自樂」的事是不是太耗費腦力了。在提倡「科技改變生活」的今天,用更短的時間做更高效的事情不應是正確的嗎?

我在思考的另一個問題,是碎片化閱讀。

碎片化閱讀是一個值得我們如此這般推崇的概念嗎?我曾為自己抓緊一些碎片化的時間學習而驕傲,但回顧我使用手機的一天,已經有大量而且連續的時間花在進行碎片化內容的閱讀上,所謂碎片化已經名不副實,相對應的傳統閱讀時間早已被擠壓殆盡。而我在所謂碎片化的時間里,也會頻繁被「誘人」的app推送,「震驚」的彈窗打擾,碎片化閱讀所獲取的是「知識」還是「流量」不得而知。

然而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去做碎片化的閱讀,效果能夠如期望般好嗎?已經被整理出來的結論背後是提供者嚴謹的思維推理和對應的知識儲備,雖然我們能讀懂結論,但是缺乏對結論使用邊界,推導過程的認知。想要去用這個結論也只會束手束腳。但我們以為「我們已經獲取了知識」會讓我們產生滿足感,這種滿足感會阻擋我們進一步探尋知識背後的詭異復雜的知識結構,只能停留在知其然的層面。

滿足感的另一個來源是人的信息接收閾值。我 懷疑 人的信息接收量是存在閾值的(也可能是我瞎編亂造),可體現在「長時間學習後什麼字都看不進去」「刷了兩個小時微博,感覺沒有什麼能讓自己提起興趣的了」,也可體現在看書,學習前看一會兒知乎,看完之後學習興致全無。在此基礎上我再次 懷疑 並「無據推定」,當碎片化閱讀,信息流已經填滿了一個人當天的信息接收量,人會產生滿足感,會自我安慰「今天已經學到了各種各樣有用的知識,了解到足夠多的社會資訊」,從而阻擋「慢而苦」的「思考,學習」的獲取方式,進而削弱求索能力。

最近我也在反思,「慢」對我來說是不是已經成為貶義詞,因為我恐懼「慢」。等待,無事可做的時候,我需要立即拿出手機,以讓大腦處於開放接受信息但並不運轉的狀態。早已沉不下讀書的心,不願在書中慢慢求索,因為可以直接吸收已經整理出來的「二手知識」。相比於苦心鑽研後大器晚成,我奉承「出名要趁早」的原則,我的焦慮要求我不能「慢」。

但理性分析,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比起精緻,可口的蛋糕, 我還是想吃用麵粉做的蛋糕,雖然不夠精緻,但是能吃飽,有能量。

你再回頭看看蛋糕理論,是不是看懂了我想瞎編些什麼?

-END-

歡迎關注「書讀了沒」,微信號:shulemei

Ⅱ 抖音電飯鍋做蛋糕的方法有哪些

抖音電飯鍋做蛋糕的方法:

材料准備:首先材料,咱們只用最基本原料:雞蛋、牛奶、白糖、麵粉。還有就是准備一個電飯煲、雞蛋3到4個,牛奶250ml半盒、白砂糖、普通麵粉(中筋粉、低筋粉都行)。

製作方法:

1. 將蛋黃和蛋清將其分別放到干凈的大碗中。

2. 筷子三根,將2到3湯匙的白糖加到蛋清里,再加一點鹽,朝一個方向劃圈打,直到打發成硬性泡沫,也就是盆子倒扣蛋白都不會掉下來的狀態。這一部分非常關鍵,蛋糕成不成就看它了!(如果有打蛋器最好,沒有就用三根筷子打)

3. 將打發的蛋白分二次加到剛才的蛋黃糊里,上下翻拌,切勿劃圈,拌勻再加第二次,直到全部拌勻為止。之後用湯匙在拌好的蛋糕湖上劃十字,另一手同時轉動大腦,這樣可以給蛋糕液消泡,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可以用牙簽一個一個地把泡泡刺破。

4. 電飯鍋內壁抹上薄薄的一層花生油,蓋鍋蓋按煮飯開關,當開關跳閘的時候,將蛋糕糊緩緩倒入鍋中,用湯匙抹平,也可以捏住鍋膽晃動幾下以使其平整(很燙,要用布隔著捏哦);然後再蓋上鍋蓋,再度按煮飯開關。

5. 然後倒入一半量的奶油狀的蛋清注意,上下攪拌而不是打圈倒入攪拌好的東西,成品就是這樣了,然後把氣泡戳破。煮飯開關再跳的時候不要理他,等15-20分鍾,再按一次。

第三次跳閘後,約20分鍾後打開鍋蓋,往蛋糕中插一根牙簽檢查一下,如果牙簽可以很乾爽地拔出來,說明蛋糕就ok了,就可以拿出來了。(如果還帶點蛋糕沫或者蛋糕表皮不夠乾爽,那就再按一次煮飯開關,十分鍾後出鍋)

等防涼後,就可以在上面擠一些奶油放上自己喜歡吃的水果或者別的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來,這樣就做完了。

Ⅲ 大家最近有沒有看到抖音上電飯煲蛋糕失敗的案例

肯定有嘛,我在抖音上學的電飯煲蛋糕,我也是失敗告終。不知道是時間不對,還是調的那個蛋清不對,還是哪裡有問題?反正做出來的跟抖音上的就是不一樣,一點也不好吃。

生日蛋糕做起來容易嗎

要想做好生日蛋糕必須勤學苦練,自學的話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它有些細節問題處理不好會影響整體效果。比如一些色彩的搭配,一些復雜的手法。如果有專業人士的指導會事半功倍。

Ⅳ 抖音蛋糕的做法是怎樣的

配料:低筋麵粉100克,雞蛋4個,細砂糖50克,食用油 60毫克,牛奶95克,鹽1克,泡打粉1克,檸檬汁少許。

1、製作方法:將雞蛋分別放在干凈的兩個容器里。注[蛋黃、蛋清分離]

2、 蛋黃加入三分之一白砂糖用電動打蛋器器攪拌均勻。再倒入准備好的食用油和牛奶繼續攪拌均勻。

3. 繼續加入准備好過篩的麵粉、泡打粉、鹽。註:不用打蛋器,用橡皮刮刀十字攪拌均勻。

4. 蛋清加檸檬汁,攪拌中把剩餘的白砂糖分三次分別放入蛋清里,用電動打蛋器直到將雞蛋打發到非常濃稠的狀態,提起打蛋器時,滴落的蛋糊可以在蛋糊表面劃出花紋並且花紋維持較長時間不會消失。打蛋頭上保持有2-3CM的蛋糊不會滴落。

5.分兩次把三分之二攪拌好的蛋清放入攪拌好的蛋黃里,用橡皮刮刀十字攪拌均勻,然後倒入剩餘三分之一的蛋清的容器里攪拌均勻成為蛋糕糊待烤。烤箱預熱5分鍾,把蛋糕糊倒入模具里,7分滿。中層上下火150度,烤焙30分鍾左右,表面金黃色即可出烤箱。

Ⅵ 抖音網紅蛋糕做法是怎麼樣的

將25g淡奶油、250g 牛奶 和50g無鹽黃油放鍋里煮至快沸騰,慢慢倒入2的蛋黃糊中 邊倒邊不停攪拌 。攪勻後倒回鍋中, 用小火加熱, 邊不停用蛋抽攪打以防止粘糊,直到呈現濃稠感像軟化的奶油乳酪時離火。抖音上最火的半熟芝士蛋糕,甜而不膩,關鍵是做法超級簡單。

蛋糕是一種古老的西點,一般是由烤箱製作的,蛋糕是用雞蛋、白糖、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以牛奶、果汁、奶粉、香粉、色拉油、水,起酥油、泡打粉為輔料。經過攪拌、調制、烘烤後製成一種像海綿的點心。

蛋糕是一種麵食,通常是甜的,典型的蛋糕是以烤的方式製作出來。蛋糕的材料主要包括了麵粉、甜味劑(通常是蔗糖)、黏合劑(一般是雞蛋,素食主義者可用麵筋和澱粉代替)、起酥油(一般是牛油或人造牛油,低脂肪含量的蛋糕會以濃縮果汁代替),液體(牛奶,水或果汁),香精和發酵劑(例如酵母或者發酵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