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紅糕點鮑師傅,如果花35塊錢,能買到多少
說起蛋糕,女生們必定會歡呼雀躍,甜甜的、糯糯的,就像戀人在耳邊訴說的情話,男士們通常也會紳士地讓出自己的那一份甜點給女生。
有沒有男女通吃的蛋糕呢?那必須有,美食的存在就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
無招勝有招說的就是這款了,吃的時候滿嘴都是海蠣子味,可是又入口即化,仔細咀嚼又能品到細細的肉鬆沫,可謂妙哉。
肉鬆蛋糕還有很多種類,以上都是最經典的款式,要是大家還有更多其他的肉鬆蛋糕品種,也可以和重慶游品分享喲!
2. 香蔥肉鬆蛋糕卷怎麼取個好聽有趣的名字呢
可以叫香滿樓。
做法一
原料
蛋糕的材料主要包括了麵粉、甜味劑(通常是蔗糖)、黏合劑(一般是雞蛋,可用麵筋和澱粉代替)、蛋糕乳化劑、起酥油(一般是牛油或人造牛油,低脂肪含量的蛋糕會以濃縮果汁代替),啫喱粉、液體(牛奶,水或果汁),香精和發酵劑(例如酵母或者發酵粉)。
製作過程
用三根筷子准備打蛋清打幾下會出現大泡泡這個時候就要放食材了,為了突出甜,放一點點鹽一勺糖繼續打,繼續打,到有點稠時再放一勺糖,繼續打大約15分鍾後,就會變成奶油狀,而且筷子上的不會掉下來,這個過程比較關鍵,15分鍾連續打,蛋黃里放兩勺糖、3勺冒尖的麵粉、6勺牛奶,攪拌好,倒入一半奶油狀的蛋清(注意:上下攪拌也就是從底下往上翻攪而不是打圈,攪拌均勻後再倒入另一半奶油狀蛋清,上下攪拌好。)按下電飯煲煮飯鍵預熱1分鍾後拿出,鍋有點熱就可,倒入少許油,均勻塗在鍋內,以防粘鍋。倒入攪拌好的東西,然後摔幾下鍋,把氣泡震出來。
按下煮飯鍵,2分鍾左右,會自動跳到保溫檔,這時用毛巾捂住通風口,悶20分鍾 然後再按下煮飯鍵,20分鍾後就好了,開蓋後,鍋內塗了油,一倒就出來啦,蛋糕底部顏色比較深松軟可口的蛋糕,蛋糕製作完畢。
做法二
材料
1.低筋麵粉:120克
2.糖:45克
3.塔塔粉:2克
4.泡達粉:2克
5.食用油:75毫升
6.鮮奶:90毫升
7.雞蛋四隻。
做法
1.先將2克泡達粉加入麵粉中攪勻
2.將油、奶攪成奶昔狀
3.將攪入泡達粉的麵粉倒入油奶混合物中,慢慢攪勻,不要太大力以免麵粉出筋,都攪拌濕即可
4.將蛋白、蛋黃分開
5.蛋黃中加入一半糖攪勻,然後倒入剛才的麵糊里。這時可以使勁攪勻了
6.將蛋白打發,打成粗泡時加入塔塔粉(沒有也可以)和剩下的一半糖(如果是手動打應把糖分成三次打),直到打面雞尾狀即可,打發蛋白是個最關鍵的過程喔
7.將三分之一蛋白放到麵糊里順時攪勻
8.將攪勻的麵糊倒入剩下的三分之二的蛋白中,上下攪勻,不要太久也不要打圈,以免消泡喔
9.將蛋糕糊倒入模具中,輕輕震出氣泡,在此之前先預熱烤箱喔
10.上下火6分鍾,然後加上錫紙,以免蛋糕的表麵糊了,然後轉下火15分鍾,再轉上火15分鍾就OK了。
3. 以前讀書的時候小賣部有一種麵包,袋子材質是紙的,中間有肉絲和乳酪,現在想上淘買,誰知道叫什麼名字
這種小賣部賣的麵包都是幾塊錢,這樣的沒有什麼名字啊,估計有各大著名叫個肉鬆麵包啊之類的。淘寶上面一搜你送麵包類,然後慢慢看應該能找得到。
4. 肉鬆蛋糕寓意
肉鬆蛋糕一道甜點,是在蛋糕的基礎上,添加肉鬆作為輔料而做成的蛋糕。口感甜中帶咸,比一般的蛋糕更有特色。
中文名肉鬆蛋糕外文名無輔 料肉鬆基 礎蛋糕
目錄
1 種類:
2 發明:
3 影響:
種類:編輯
圖1
圖1
一般人們所說的肉鬆蛋糕大多數都是指在蛋糕房裡生產的(圖1),這種蛋糕的優點比較新鮮,但它的保質期短,沒有包裝,所以不方便攜帶,一般是即買即食。
圖2
圖2
還有一種就是帶有獨立小包裝的肉鬆蛋糕,這種蛋糕是由傳統的蛋糕演變而來的(圖2),是在蛋糕的表層塗有一層肉鬆,這種蛋糕的口感獨特,裡面的蛋糕是甜的,外面的肉鬆有點鹹味,吃起來甜中略帶點咸,並且保質期長,方便攜帶,是居家旅行都可食用的產品。
發明:編輯
獨立小包裝的肉鬆蛋糕是由肥東龍崗吉利食品廠在2007年自主研發的產品,生產過程中克服了:蛋糕易破碎、肉鬆沾不上蛋糕等原因。經過一年多的反復試驗,逐漸已經發展成熟。品種發展到香辣雞絲蛋糕,牛肉蛋糕和阿牛蛋糕等幾個品種。華中和華東地區很多廠家都在嘗試批量生產這種產品。正逐步的向全國輻射開來。
圖3
圖3
圖4
圖4
影響:編輯
以前蛋糕房裡面製作的肉鬆蛋糕或麵包,由於受包裝和運輸的影響,人們購買的量有限,只能小批量的生產。不能形成大批量生產的企業的規模。
自從獨立小包裝的肉鬆蛋糕發明以後,解決了包裝和運輸的問題,從而使肉鬆蛋糕走上了大批量生產的規模,很多廠家開始生產銷售,從而解決了受地域銷售的影響。這種蛋糕開始大量的生產起來。從而帶動了「肉鬆」這個我們著名特產的興起,這種原料的大規模需求,一定程度上也分解了豬肉這個我們畜牧業終端的走向。
5. 有肉鬆的蛋糕名字大全
這個現在有很多麵包,都是大陸送的最簡單的,就是肉鬆蛋糕,你可以去蛋糕店問一問。
6. 西餐甜點有哪些
定義與分類
西式甜點,中西餐譜上通行的英文Dessert乃借自法文,特指正餐之後的那一道甜點,區別於Tea Time的閑食,又作「甜品」而通行於中餐館,不過那是粵語的說法。
與甜點對應的是開胃菜,後者很少有甜的,種類上也遠不如甜點豐富。如果說開胃菜相當於一本書的前言或者導讀,那麼甜品相當於這本書的後記或跋。成為經典的導讀或前言不勝枚舉,寫得好的後記卻並不多見。
開胃因顯而易見的實用而被普遍接受,結束的意義卻很曖昧。一道成功的甜點應該兼有一切壓軸節目的樂而不淫以及悼詞的哀而不傷,方能控制好「結束」的火候。
西式的甜品花團錦簇,尤以意、法為盛。提拉米蘇(Tiramisu)和薩芭雍(Sabayon)這種華麗的甜點一出場,餐桌就變成了春裝發布會的天橋。作為義大利甜點的代表,外貌絢麗、姿態嬌媚的提拉米蘇已風靡全球。它以Espresso(特濃義大利咖啡)的苦、蛋與糖的潤、甜酒的醇、巧克力的馥郁、手指餅乾的綿密、乳酪和鮮奶油的稠香、可可粉的乾爽,只用了不到十種材料,把「甜」以及甜所能喚起的種種錯綜復雜的體驗,交糅著一層層演繹到極致。
製作西點的主要原料是麵粉、糖、黃油、牛奶、香草粉、椰子絲等。由於西點的脂肪、蛋白質含量較高,味道香甜而不膩口,且式樣美觀,因而近年來銷售量逐年上升。
分類與簡單做法
抹茶紅豆
薄薄的一塊蛋糕,分成四層,最上面那層是我很喜歡的抹茶味,就是在奶油里加上抹茶粉,吃起來清新淡雅。接著是蛋糕,蛋糕下面是一層紅豆沙,顏色比我們通常看到的要淡許多,一問才知道紅豆是去皮的,難怪口感特別細膩。紅綠兩種味道的結合恰到好處,清淡中帶點濃厚,而且不是很甜。
拿破崙
先說最上面那層黑白相間的巧克力,代替普通拿破崙上面糖粉的作用,好看又好吃。主料P UFF,是一種用一層黃油夾一層麵粉,層層疊疊烤出來的東西,蓬鬆酥脆,吃上去有點像羊角麵包,但更加緊實。
裡面夾的不是普通奶油,而是香草吉士,所謂吉士類似雞蛋牛奶凍,沒有奶油那麼甜,凝結度更高些,很嫩很滑。
香蕉布丁蛋糕
特別的地方是用布丁取代最上面的那層奶油,而且亮黃色的布丁配以綠色的獼猴桃和紫紅色的提子顯得很鮮艷。
大家還記不記得以前有種叫香蕉先生的冷飲,味道跟這差不多,但是布丁的口感稍微硬了些,不夠滑嫩和有彈性。
倫巴
這個名字起得很有創意,據說是因為吃起來有種「蛋糕在嘴裡跳舞」的感覺,如倫巴舞般圓滑流暢。
厚厚的奶油有兩種味道,牛奶巧克力和黑巧克力,吃起來香濃潤滑。原以為這款西點就是純奶油,後來才發現最底下有一層薄得幾乎看不見的蛋糕,使它的口味更加豐富。
肉鬆蛋糕
新僑的點心師功夫確實厲害,連肉鬆都能用在西點上。肉鬆的質量相當不錯,入口即化,那樣才能跟奶油的口感協調起來。不過總覺得鹹的肉鬆和甜的奶油一起吃,味道有點怪怪的。
水果撻
之前我對「撻」的了解還基本停留在蛋撻上,現在才知道還有咖啡撻、椰子撻、水果撻等許多品種。這種由紅提、獼猴桃、橙子、青蘋果、紅蘋果、西瓜、香瓜和芒果8種材料組成的水果撻,撻底松軟,香草味奶油入口即化,水果清新爽口,外形、顏色、味道都十分棒。
櫻桃忌士
士蛋糕本身沒什麼特別,很多地方都有賣。關鍵是上面三顆紅艷誘人的櫻桃,讓人一看就不由覺得這塊蛋糕一定很好吃。所以買下來後,迫不及待地先放了顆櫻桃進嘴裡,吃起來軟軟糯糯的,有點酸,這種酸味很能吊人胃口。蛋糕卻有點硬,可能不是當天做的關系。
提拉米蘇
一直聽到提拉米蘇這個名字,卻一直沒弄清楚它到底是什麼味道,這次終於吃到了。簡單點說它是雙層咖啡蛋糕,表面撒著咖啡粉,也可以說是海綿般柔軟的蛋糕在咖啡糖漿中浸制而成。
兩層軟綿綿的東西其實是芝士,這種芝士來自義大利,跟奶油一樣軟滑,而且比奶油更厚,最重要的是它沒有普通芝士那種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