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每次我做的紙杯蛋糕都是這樣,實心的,硬邦邦的,表皮還是硬的,一點都不好吃
做蛋糕要不斷的實踐練習,自己去總結經驗,一般做得多了會慢慢好起來,你這個明顯是沒有發酵,吃起來是黏黏的
B. 我做出來的紙杯蛋糕往下按時怎麼不彈起來一按一個坑,感覺跟做餅干似的有些酥脆啊
原因有很多種
1、蛋白打發的不夠,如果是戚風的話,要打至九分發,你打過的蛋白盆倒過來是掉不下來的
2、烤得時間可能不夠,建議低溫烤得時間長些,如果不確定時間是否夠,可以拿根牙簽插進蛋糕里看是否粘上蛋糕糊
3、蛋白消泡了,打蛋白之前就可以預熱烤箱了,如果蛋糕做好後再預熱烤箱,蛋白很容易消泡的,就不松軟了
怎樣讓蛋糕松軟:
一、選料
1、雞蛋最好選用冰蛋,其次為新鮮雞蛋,不能選用陳雞蛋。這是因為冰蛋的蛋白和蛋黃比新鮮雞蛋更容易分開。另外,若是單獨將鮮雞蛋白放入冰箱中貯存1~2天後,再取出攪打,會比新鮮蛋白更容易起泡,這種起泡能力的改變,其實是因蛋白的PH值從8.9降低到6.0所致。
2、糖宜選用細粒(或中粒)白砂糖,因為這在蛋黃糊和蛋白膏中更容易溶化。
3、麵粉宜用低筋麵粉,不能選高筋麵粉。高筋麵粉遇水會產生大量麵筋,從而形成麵筋網路,影響蛋糕的發泡。
4、油脂宜選用流質油,如色拉油等。這是因為油脂是在蛋黃與白糖攪打均勻後才加的,若使用固體油脂則不易攪打均勻,從而影響蛋糕的質量。
5、使用泡打粉和塔塔粉時,應注意其保質期和是否受潮。若使用了失效的泡打粉和塔塔粉,則會影響蛋糕的膨脹。
二、調制蛋黃糊
1、蛋黃加入白糖後,一定要攪打至呈乳白色,這樣蛋黃和白糖才能混合均勻。
2、加入色拉油的目的是使蛋糕更加滋潤柔軟,但用量要准確。色拉油加得過少,則蛋糕乾癟;加得過多,則不易均勻地融入蛋黃糊里,並且過量的油脂還會破壞蛋白膏的泡沫,最終影響到蛋糕質量。另外,加入色拉油時需分次調入,這樣更容易攪勻。
3、加水的目的是調節蛋黃糊的稀稠程度,所以應分次加入。
4、當蛋黃液中加入麵粉、泡打粉和精鹽後,不能過分攪打,只需輕輕攪勻即可,否則會產生大量的麵筋而影響到蛋糕泡發。
5、調制蛋黃糊時加入泡打粉,其作用是在蛋糕烘烤受熱時產生氣體,使蛋糕膨脹,其用量大致為麵粉的2%。
三、攪打蛋白膏
蛋白膏的攪打質量是製作戚風蛋糕的關鍵,而影響蛋白發泡的因素卻有很多。
1、分蛋時蛋白中不能混有蛋黃,攪打蛋白的器具也要潔凈,不能沾有油脂。
2、在蛋白中加入塔塔粉的作用是使蛋白泡沫更穩定,這是因為塔塔粉為一種有機酸鹽(酒石酸氫鉀),可使蛋白膏的PH值降低至5~7,而此時的蛋白泡沫最為穩定。塔塔粉的用量為蛋白的0.5%~1%。
3、因為糖能幫助蛋白形成穩定和持久的泡沫,故攪打蛋白時放白糖就成了必須。要達到蛋白膏泡發性好,且穩定持久,這里白糖的用量和加入時機就顯得很關鍵。白糖可增加蛋白的粘度,而粘度太大又會抑制蛋白的泡發性,使蛋白不易充分發泡(白糖的用量越多,蛋白的泡發性越差),不過加適量白糖才能使蛋白泡沫穩定持久。所以白糖的用量以不影響蛋白的泡發性,又能使蛋白達到穩定的效果為度。另外,白糖加入的時機以蛋白攪打呈粗白泡沫時為最好,這樣既可把白糖對蛋白起泡性的不利影響降低,又可使蛋白泡沫更加穩定。若白糖加得過早,則蛋白不易泡發;若加得過遲,則蛋白泡沫的穩定性差,白糖也不易攪勻攪化,還可能因過分攪打而使蛋白膏攪打過頭。
4、攪打蛋白膏的方法要先慢後快,這樣蛋白才容易打發,蛋白膏的體積才更大。
5、特別要注意蛋白膏的發泡程度,即達到硬性發泡。攪打蛋白膏可分為泡沫狀、濕性發泡、硬性發泡和打過頭四個階段。第一階段,開始攪打蛋白時,蛋白呈黏液狀,打約1分鍾後呈泡沫狀;第二階段,加入白糖繼續攪打5分鍾後,蛋白有光澤,呈奶油狀,提起打蛋器,見蛋白的尖峰下垂,此為濕性發泡;第三階段,再攪打2~3分鍾,提起打蛋器,見蛋白的尖峰挺立不垂,並且光澤較差,此為硬性發泡;第四階段,若繼續攪打,則蛋白會呈一團一團的棉花狀,即攪打過頭了。蛋白膏攪打到硬性發泡時,具有泡沫細小,色乳白,無光澤,傾入容器時不流動等特徵。
四、蛋黃糊與蛋白膏的混合
1、蛋黃糊和蛋白膏應在短時間內混合均勻,並且拌制動作要輕要快,若拌得太久或太用力,則氣泡容易消失,蛋糕糊會漸漸變稀,烤出來的蛋糕體積會縮小。大家都知道,兩種濃度差不多的麵糊更容易混合均勻,而蛋黃糊的濃度高,蛋白膏的濃度低,兩者很不容易混合均勻。所以,應先用部分蛋白膏來稀釋蛋黃糊,然後把稀釋過的蛋黃糊再與蛋白膏混合,這樣才容易混合均勻,兩者混勻的時間也才更短。
2、調制蛋黃糊和攪打蛋白膏應同時進行,及時混勻。任何一種糊放置太久都會影響蛋糕的質量,若蛋黃糊放置太久,則易造成油水分離;而蛋白膏放置太久,則易使氣泡消失。
五、烘烤
1、烘烤前,模具(或烤盤)不能塗油脂,這是因為戚風蛋糕的麵糊必須藉助黏附模具壁的力量往上膨脹,有油脂也就失去了黏附力。
2、烤制時宜選用活動模具,這是因為戚風蛋糕太松軟,取出蛋糕時易碎爛,只有用活動模具,方可輕松取出。
3、烘烤溫度也是製作蛋糕的關鍵。烘烤前必須讓烤箱預熱。此外,蛋糕坯的厚薄大小,也會對烘烤溫度和時間有要求。蛋糕坯厚且大者,烘烤溫度應當相應降低,時間相應延長;蛋糕坯薄且小者,烘烤溫度則需相應升高,時間相對縮短。一般來說,厚坯的爐溫為上火180℃、下火150℃;薄坯的爐溫應為上火200℃、下火為170℃,烘烤時間以35~45分鍾為宜。
4、蛋糕成熟與否可用手指去輕按表面測試,若表面留有指痕或感覺裡面仍柔軟浮動,那就是未熟;若感覺有彈性則是熟了。蛋糕出爐後,應立即從烤盤內取出,否則會引起收縮。
C. 為什麼做出來的蛋糕像橡皮一樣發不起來
做出來的蛋糕像橡皮一樣不發泡主要是因為蛋白沒有完全打發,只要注意蛋白打發達到乾性發泡一般都不會成橡皮一樣。
蛋白打發方法:
1.先打出雞蛋蛋清,用筷子或攪蛋器順同一方向打,盛蛋清的容器不能有水,油和蛋黃。蛋白打起泡後再將糖分2-3次加入打發。如果一次加入糖,打發時間會延長且組織較稠密。
2.糖加完後繼續攪打至光滑雪白,勾起尾端呈彎曲狀,此時即為濕性發泡,約7分發。
3.濕性發泡後繼續攪打至紋路更明顯且光滑雪白,勾起尾端呈堅挺狀,此時即為偏乾性發泡,約9分發,為戚風蛋糕蛋白打發最佳狀態。
4.此打發蛋白霜即為打發過頭,呈棉花狀且無光澤,不易與麵糊拌合。
D. 紙杯蛋糕為什麼不蓬鬆
問題一:為什麼我做的杯子蛋糕不夠蓬鬆 是蛋漿打發的問題,蛋漿打發的時間長了也不行短了也不行,要把蛋白打發到雞冠狀,蛋白可以立起來。還有裡面要加水。我空間有蛋糕烘焙的方法,可以去了解了解。
補充回答一下,蛋白打發的過頭也是一個問題,做蛋糕蛋漿裡面當然要加純凈水。
以下是我以前做蛋糕的基本配料,你可以看一下:
一、 普通蛋糕烤制
1、配料
(A)雞蛋 4斤 2.5斤
白砂糖 1.8斤 1.4斤
(B)麵粉 2.2斤 1.6斤
泡打粉 一袋 半袋
蛋糕油 3兩 2兩
香料 適量 適量
丙酸鈣 少量 少量
(C)水 700毫升 400毫升
2、製作方法
先將A料放入攪蛋桶,攪至糖熔化,在這個時間中,將B料中的麵粉、泡打粉、香料、過篩。A料攪均勻後,加入B料,蛋漿在攪至發泡到適當程度後加入C料,蛋漿攪均勻後入烤盤,入盤的時候要把蛋漿摸平,注意的是烤盤裡面螞賀要刷上色拉油然後墊上一層白紙。
3、入烤箱
在如烤箱的時候,要先把烤箱的溫度升到表面溫度為180度、底火溫度為180度,進了烤箱的時候在把溫度調到上200度、兆穗下200度。大概15―20分鍾後開烤箱觀察是否烤熟,看是否烤熟可以用細小的竹簽插入蛋糕底層,拔出竹簽看是否有蛋漿粘在竹簽上面,如果沒有就熟了。出烤箱的時候把烤盤放在案板上嗑一下,有助於蛋糕出烤盤也可以防止蛋糕塌陷。
問題二:有哪位大神知道為什麼我做的紙杯蛋糕會這樣??上面部分是正常的蓬鬆的,可是到了底部就變成厚厚的一層呢 10分 底火太低,加熱不均勻使蛋糕底部未烤熟。重新放回烤箱上火調低下火調高一點就可以了
問題三:杯子蛋糕過硬,不夠松軟是為什麼? 可能是配方或者製作過程有問題。可以參考下面的方法進行改良:
材料:低筋麵粉約50g、雞蛋2個、糖約20g、牛奶約30g、鹽少許、食用油少許、白醋兩滴
步驟:
1、蛋黃蛋清分開放在兩個容器里,如果不熟練的話,比較容易學的方式是把蛋打破後放在手裡,兩族物卜只手倒來倒去,讓蛋清從指縫漏出去,一定注意蛋清裡面不能混進蛋黃,否則後期打發蛋清會比較慢。
2、將蛋黃、10g糖、牛奶、鹽和食用油混合後攪拌均勻,糖溶解後加入麵粉攪勻。為了更松軟的口感,可以採取劃十字的方式攪拌,即用攪拌棒在容器里不斷劃十字。
3、將蛋清打發。如果是用手動打發的話,這個過程會比較漫長,但如果用電動打蛋器,就非常快。中間加入10g糖,兩滴醋,再繼續打直至蛋白全部硬性發泡。蛋白的硬性發泡就是倒過容器來,蛋白也不會掉出來。
4、將打好的蛋清分兩次放入之前攪拌好的蛋黃麵糊中,慢慢的攪拌均勻,推薦採取劃十字的方式攪拌。之後將麵糊倒入紙杯,大概倒入杯子的3/4就可以了。
5、將紙杯放入預熱好的烤箱。烤杯子蛋糕的標准溫度大概為160-180攝氏度,15分鍾左右。
問題四:紙杯蛋糕做出來太瓷實,不蓬鬆,什麼原因 你好,你的配料結構不合理,打糊時必須加點白糖、泡多源G等,蛋糕才能蓬鬆個大飽滿、入口即化。
問題五:這是什麼原因呢,我烤的紙杯蛋糕一點都不蓬鬆味道也不是很好 這可能是蛋白打發的不夠,要把蛋白打發才可以。裝蛋白的器皿必須是干凈的,不能有水也不能有油,打發蛋白到提起打蛋器能掛住成尖才可以。一般蛋糕烤出不蓬鬆多半原因是蛋白打發的時間不到位造成的。還有蛋白糊和蛋黃糊混合的時候不能劃著圈使勁攪拌,一定要上下翻拌。翻拌均勻後要盡快裝模,免得消泡,消泡的蛋糊烤出的成品也不會蓬鬆。另外還要注意烤箱溫度,一般紙杯蛋糕設置160~170度就差不多,溫度設置太高,蛋糕會外焦內生,內部黏糊糊自然就不會蓬鬆。只要注意這幾點,應該能夠烤出合格的蛋糕。
問題六:親們我考出來的紙杯蛋糕很硬,不蓬鬆是什麼原因 【材料】
低粉 (96克)
色拉油 (60ml)
橘子水 (40ml)
泡打粉 (5克)
玉米澱粉 (8克)
雞蛋 (5個)
白糖(蛋黃糊里的) (20克)
白糖(蛋白里的) (70克)
動物性淡奶油 (200克)
【步驟】
准備材料。將色拉油,橘子水,白糖放一塊兒。
將它們攪拌至白糖融化。
將低粉,泡打粉,玉米澱粉攪拌均勻過篩入橘子水裡面。
拌勻,將蛋黃分次加入攪拌均勻。
拌好的麵糊放一邊備用。
蛋白放幾滴白醋。
攪拌至魚眼狀分三次加入白糖攪打。打至中性發泡。將蛋白泡沫翻拌入蛋黃糊里,拌勻。
分別裝入紙杯8分滿。入烤箱,160度,30--35分鍾。取出涼涼
將淡奶油打至漸顯紋路,裝裱花袋。擠上蛋糕。
問題七:為什麼我做的杯子蛋糕不鼓,是平的,不蓬鬆?要放酵母嗎 原因:
1、蛋糊太稀了,減少水量解決。
2、蛋清打發不夠,沒達到乾性打發。打發分濕性和乾性,打發器挑起蛋清液時,三角鉤不等
長於3公分,才是乾性打發。
3、出爐後沒有倒扣,出爐倒扣是解決回縮問題的有效辦法,也是必行之事。
問題八:為什麼我做的紙杯蛋糕總是不夠蓬鬆,出爐後還總回縮呢? 原因:
1、蛋糊太稀了,減少水量解決。
2、蛋清打發不夠,沒達到乾性打發。打發分濕性和乾性,打發器挑起蛋清液時,三角鉤不等
長於3公分,才是乾性打發。
3、出爐後沒有倒扣,出爐倒扣是解決回縮問題的有效辦法,也是必行之事。
問題九:為什麼我烤的杯子蛋糕硬心,上面是蓬鬆的,下面這樣 下面沒起來 ,沒有熟,上下火沒調節好,建議烤盤放到底層,或烤到一半的時候上火降溫,下火升溫再烤
問題十:網路上學的紙杯蛋糕可怎麼也做不出蛋糕店裡的松軟 配方沒問題嗎
E. 紙杯蛋糕不發是什麼原因,哪位高人指點一下
蛋糕發不起來估計是翻拌消泡造成的,也有可能蛋白沒有打到位,紙杯蛋糕相對比較容易,如果還發不起來,這兩種可能性很大。
F. 紙杯蛋糕做出來怎麼不發的
雞蛋要打發的很好,翻拌防止消泡,考的時候注意溫度,
作法:
1. 淡奶油和白砂糖混合均勻,盆下面墊了熱水盆,讓淡奶油變溫,最好是攪拌到讓白砂糖溶解
2. 加入乾酵母攪拌均勻
3. 靜置30分鍾,活化酵母,能看到表面有一些小泡泡(天冷,我在底部墊了加了熱水的盤子)
4. 加入一個雞蛋,拌勻
5. 加入過篩的低粉,拌勻
6. 拌好的麵糊
7. 把麵糊舀進模具
8. 烤箱預熱180度,中層,烤了40分鍾分鍾左右。
G. 為什麼我做的紙杯蛋糕總是不夠蓬鬆,出爐後還總回縮
原因:
1、蛋糊太稀了,減少水量解決。
2、蛋清打發不夠,沒達到乾性打發。打發分濕性和乾性,打發器挑起蛋清液時,三角鉤不等
長於3公分,才是乾性打發。
3、出爐後沒有倒扣,出爐倒扣是解決回縮問題的有效辦法,也是必行之事。
H. 為何做出的紙杯蛋糕不軟,是硬的
沒有發起來吧,要把蛋白打發,如奶油蛋糕上的奶油的狀態,打發不到位就發不起來,可以參考http://www.haodou.com/recipe/926296
I. 做出來的紙杯蛋糕總是會回縮,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紙杯蛋糕回縮,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
1、紙杯蛋糕的配方使用的是戚風蛋糕的配方。
戚風本身不如海綿蛋糕和傳統馬芬蛋糕,平常我們製作戚風蛋糕,出爐就會倒扣至冷卻。
而用紙杯,一般我們不倒扣,戚風蛋糕遇冷,會回縮的很快。建議使用海綿蛋糕或者製作成傳統馬芬蛋糕(需要黃油打發或者泡打粉),海綿蛋糕不倒扣,也會回縮但不會太嚴重。
下圖左邊為海綿蛋糕,右邊為馬芬蛋糕(需打發黃油)
J. 這是什麼原因呢,我烤的紙杯蛋糕一點都不蓬鬆味道也不是很好
這可能是蛋白打發的不夠,要把蛋白打發才可以。裝蛋白的器皿必須是干凈的,不能有水也不能有油,打發蛋白到提起打蛋器能掛住成尖才可以。一般蛋糕烤出不蓬鬆多半原因是蛋白打發的時間不到位造成的。還有蛋白糊和蛋黃糊混合的時候不能劃著圈使勁攪拌,一定要上下翻拌。翻拌均勻後要盡快裝模,免得消泡,消泡的蛋糊烤出的成品也不會蓬鬆。另外還要注意烤箱溫度,一般紙杯蛋糕設置160~170度就差不多,溫度設置太高,蛋糕會外焦內生,內部黏糊糊自然就不會蓬鬆。只要注意這幾點,應該能夠烤出合格的蛋糕。